•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IT經理人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精選文章

多雲策略的利弊與訣竅

2020-06-10
分類 : 精選文章
0
A A
0
Reaching top

彈性的特色功能,是CIO追求多重雲端策略的理由。本文由專家們指出多重雲端策略的優缺點,並提供取得成功的訣竅。

文/Clint Boulton 譯/Nica


公有雲市場,為CIO提供租用軟體與基礎架構的多種選擇,是一場頗為競爭的軍備賽。各種價格、營運要求與功能組合,常迫使IT主管尋求一個以上的雲端廠商才能滿足企業營運技術需求,很多人將此稱為多雲策略。

多數CIO認為多雲策略指的是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IaaS平台(服務式基礎架構),像是Amazon Web Services (AWS)、Microsoft Azure或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某些IT主管則認為多雲是單一IaaS供應商,輔以Salesforce.com、Workday、ServiceNow等其他廠商所提供的SaaS工具。

Gartner對多重雲端有更正式的定義:刻意使用多個公有雲供應商提供之相同型態的雲端服務,Gartner分析師David Smith如此說明。此種定義下,行動app可能透過容器或其他技術,在AWS或Azure間以既定營運要求為基礎機動移轉。這些可攜式app透過單一控制台管理與監控其正常運作時間、可靠度與安全性。
在Gartner多重雲端組合選項上勾選所有項目的企業不多,因為這樣既定的、動態的縮放很難做到,Smith說道。無論如何定義多雲,1,200位受訪者裡有52%的人使用公有雲,而有81%的受訪者與一或多個公有雲廠商合作,這是Gartner於2018/11進行調查所得結果。

內容目錄 隱藏
多重雲端優勢
多重雲端劣勢
多重雲端訣竅
1.慎選策略夥伴
2.教育營運同仁
3.設定雲端政策
4.整合與反覆執行
5.慎思廠商「鎖定」問題

多重雲端優勢

多數CIO傾向實作單一公有雲廠商,再找另一或多位廠商以便抗衡不被任何平台鎖定,Gartner分析師David Smith說道。「沒人想被鎖定,或因為利用雲端優勢而受限。」

彈性與功能性,是CIO採用多重雲端的關鍵原因。Pentagon準備讓AWS成為該企業通用雲端基礎架構的單一供應商,但另外使用Office 365與幾個「專門用途」公有雲與私有雲,資訊長 Dana Deasy 之前如此表示。「這能讓我們利用到來自各種商用雲端供應商的所有新技術,並建立更彈性(與靈活)的應用程式。」Deasy說道。

Zulily利用GCP分析其零售顧客並個人化產品,但當顧客進行購買時,交易是在AWS執行,Zulily在2018年將其倉儲管理與其他作業搬遷至該處。Zulily的資訊長 Luke Friang表示,AWS讓Zulily能夠「在技術方面迅速改革」,進而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Novant Health的技術長 James Kluttz 對管理電子式健康記錄軟體所需不斷成長的基礎架構要求疲於奔命,於是將其Epic系統轉移到Virtustream託管的私有雲上。此外另充份運用Azure的統計與深度學習軟體,以營運需求為基礎,對採用AWS或GCP維持開放心態。

「如此完美做法相當靈活,但可能未來某一天將財務系統驅動佈署在AWS裡,會比在GCP或Azure裡更好。」Kluttz繼續補充說明,IT主管有責任在採用雲端時避免鎖定並維持彈性。「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做法是短視的…時間會自我證明。」

多重雲端劣勢

多雲的建構是一系列的取捨。許多CIO被雲端吸引是為了降低成本,但在遷移到雲端環境的過程中,節約變成了更多挑戰,為公司企業提供如何實作雲端軟體顧問諮詢的 Insight Enterprises 首席策略師 Sridhar Vasudevan 表示。因此,CIO們有時會花費超出預期的費用,Vasudevan說道。

多雲也會讓情況更複雜。容器與協作軟體或許能讓app具可攜性,但其客製化與資料(由於資料持續性問題)可能無法讓它們順利流入下一個雲端。而且,穿越多雲自然會帶來更多風險,至少就理論上來說是這樣,因為更多的接觸點擴大了安全性威脅的範圍。「許多資料從這個雲端走向多個雲端時被曝露了。」Vasudevan說道。

要考慮的還有人的問題。消費AWS、Azure與GCP運算服務的企業,很難找到適任人才支援各個平台安全性、合規性與管理要求,AWS顧問諮詢夥伴Onica的技術長 Tolga Tarhan 表示。他見過公司行號將多雲實作暫緩六個月上線,因為很難跟上作業。「執行團隊必須備齊所有平台的工具,再建置備份與安全性的最佳實作,」他說道。「這會是個挑戰。」

多重雲端訣竅

真正企業規模的多雲實作現在還很少,Smith說道。即便如此,許多CIO在多雲的旅程上仍進行順利。對狀況不那麼好的企業而言,Gartner分析師Lydia Leong與Insight的Vasudenvan提供了在採購多雲策略時的建議。

1.慎選策略夥伴

挑一個功能廣泛的策略供應商,但留下充份利用更多雲端供應商的空間。事實上,Leong比較建議與多個雲端供應商執行試驗性專案。這麼做可以找出你IT部門在管理多雲環境的挑戰。

2.教育營運同仁

深信雲端服務就是商品的財務與採購單位可能會試圖施壓營運與IT部門選擇最便宜的服務。CIO必須確保這些領導者瞭解,雲端供應商的重要價值,在於創新與差異性,將這些服務視為商品會降低營運價值,Leong表示。

3.設定雲端政策

訂定雲端運算政策,依應用程式型態、應用設計與應用堆疊,定義哪些應用工作負載可搭配雲端廠商。哪些功能與特點是當下與未來所需?Vasudevan認為將新功能安置於新雲端環境的相關處置是一條漫漫長路。

4.整合與反覆執行

與DevOps團隊共同開發可於各異雲端供應商間存活的應用與資料來源的整合技能,Leong表示。

5.慎思廠商「鎖定」問題

戰術型應用,通常無法由雲端可攜性帶來的保證開發時程與成本中獲得足夠利益,而可能維持在某個平台上,Leong表示。但當某些app需要更好的可攜性時,就必須充份利用Docker這類容器、Kubernetes協作或Cloud Foundry PaaS的功能。

多雲或許能提供一些優勢,但CIO還是需要做成本利益的分析,並考量無數取捨。或者暫時繼續與單一策略夥伴合作。

「我們的客戶仍尋思如何在單一雲端順利運作,」Vasudevan表示,在逐步建構之際,他要客戶們想想,「若你真的專注在單一雲端裡開發業務所需事物,是否也正在滿足多雲的先決條件?」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
標籤: 多重雲端多雲雲端雲端運算
上一篇文章

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的結合

下一篇文章

NETGEAR擴增WiFi 6產品線 推出全新RAX50路由器及EAX20 Mesh延伸器

相關文章

Vector illustr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human resources
精選文章

人工智慧從四個方向強化企業人力資源策略

2022-07-06
1200-AdobeStock_224036496
精選文章

大型企業資訊長必須具備的七項領導特質

2022-07-05
1200-609Z_AI_vs_human3
精選文章

AIOps 在企業管理上的優缺點

2022-06-28
下一篇文章
NETGEAR-RAX50

NETGEAR擴增WiFi 6產品線 推出全新RAX50路由器及EAX20 Mesh延伸器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點擊看文章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華碩集團資安長金慶柏

    【專訪】華碩集團資安長金慶柏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微服務的迷思:不要為微而微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植樹育林 電子製造業如何達碳中和?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2022年度CIO大調查報告下載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大型企業資訊長必須具備的七項領導特質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明鏡為鑒:10個數位轉型成功案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AI最常見的應用有哪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華利實業穩居全球前五大製鞋業採用 HPE Superdome Flex作為 SAP S/4HANA 平台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臧正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重新定義 IT 的 9 項創新科技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電子報
  • 《CIO IT經理人》數位版雜誌 (Zinio)
  • 《CIO IT經理人》平面雜誌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協進會
  • CIO.com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0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5-1號19樓 | 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IT 經理人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1200-202103260247

CIO價值學院第二堂課基礎架構台中場 會後報導

以創新基礎架構 打一場數位轉型勝仗 肇因於數位科技的演進、COVID-19疫情的

1200-transport-2262256_1920

北市攜手台灣智駕 啟動自駕測試

臺北市為補足夜間公共運輸缺口,解決公共運輸駕駛人力不足問題,近年積極媒合產學研單

1200-4L8A3623

【專訪】和鑫光電資訊處處長杜智興

結合學界AI資源 強化市場競爭力 企業推動AI過程中,泰半都面臨AI人才嚴重不足

預設精選圖片1200x630

NBC Olympics 選用戴爾科技集團儲存系統製播東京奧運賽事

Dell EMC PowerScale系列儲存系統協助NBC Olympics

台灣理光常務董事許博惇

新冠肺炎蔓延 台灣理光啟動分流辦公演練

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理光集團於1月28日因應成立危急應變小組,積極地監測事態發展

1200-202003200227

融入雲端原生概念 建構智慧導向的企業網路

邊緣運算是當今熱門話題,欲完美走向這一趨勢,需要改造相關聯網架構。 彙整/明雲青

ciotaiwan-logo-600-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 企業防疫與持續營運計畫 線上座談會
  • 亞太CIO線上高峰論壇
  • 製造業CIO論壇
  • 金融CIO高峰會
  • Asia Leadership Forum 2020
  • 智慧醫療研討會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CIO大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