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IT經理人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風雲人物

專訪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王乃弘

2020-12-15
分類 : 風雲人物
0
A A
0
1200-202010080181

光田醫院總院長王乃弘

以病患需求為中心 勾勒AI智慧醫院

無論何種形式的智慧醫療,都應該要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如病患、醫師、護理師、藥師等,才能讓智慧方案發揮最大效益。

採訪/施鑫澤 文/林裕洋 刊期/2020.11


回顧 COVID-19 肆虐全球初期,世界各國政府都深受檢驗試劑不足之苦。在醫療資源有限狀況下,必須從疑似發燒或有呼吸道症狀患者中,找出有肺部感染的病患,並且依照病情輕重給予合適資料,便成為各大醫院的最大挑戰。以光田綜合醫院為例,由於醫師每日要判讀X光影像報告超過百筆,於是在著手成立肺炎小組外,引進長佳智能的肺部X光AI智能輔助判讀系統,藉由該系統協助醫師快速診斷肺炎,能在最短時間內決定病症的輕重緩急。

由於所有到院發燒或有呼吸道症狀患者的X光片影像,都會進入AI系統進行分析,只需2分鐘即可判別正常或異常。該系統會在不正常的肺部X光片中,以紅色標示異常,有助於加快醫療處理速度。當院內遇疑慮個案立即啟動「肺炎小組」,透過手機院內APP系統推播通知,由感染科、胸腔內科醫師攜手合作,立即檢視患者胸部X光片,確認進一步投藥治療或收治隔離病房。

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王乃弘說,創新科技持續問世下,市面上出現各種形式的智慧醫療服務,以及專為行動設備設計的各種APP。雖然光田綜合醫院發展智慧醫療速度並不快,但也能藉此重新思考智慧醫療的背後含義,以及所要服務的對象為何。我們認為無論何種形式的智慧醫療,都應該要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如針對病患設計的APP或服務,就應該要從病患需求面出發,若是為醫療人員設計的智慧專案,就應該要從醫師、護理師、藥師的角度出發,才能讓智慧方案發揮最大效益。

內容目錄 隱藏
以病患需求為中心 勾勒AI智慧醫院
打造向上院區 勾勒AI智慧醫院
最佳化就醫體驗 改善醫院效率
實踐醫療4P AI技術扮演核心
以病人為中心 設計一站式APP
善用5G/IoT 掌握人員物品位置
善用遠端醫療系統 減輕分院負擔

打造向上院區 勾勒AI智慧醫院

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王乃弘說,我們認為無論何種形式的智慧醫療,都應該要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如針對病患設計的App或服務,就應該要從病患需求面出發,才能讓智慧方案發揮最大效益。

創立於1913年,前身為仁聲醫院的光田綜合醫院,是台灣中部地區的知名醫療院所,目前有23個部定專科(衛生福利部定專科執照),並依據醫療專長及醫療業務發展,另設有44個次專科。該院所為落實以病人為中心,建立以跨科別診療之機制,特成立全方位醫療照護中心,如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癌症中心、腦中風中心、心臟血管照護中心、耳鼻喉照護中心、肺癌篩檢暨防治中心等,堅持不斷超越自我力求創新,只為提供給民眾最好的光田服務。

隨著醫療業務不斷拓展,光田綜合醫院在2006年成立「長青院區」,2017年10月設立「仁馨樂活園區」,可提供護理之家、日間照護中心及失智症照護服務,讓醫療照護之範疇由預防醫學、急性醫療延伸至慢性照護,成為鞏固全人、全方位之完善醫療照護系統。目前光田綜合醫院病床數達1300張以上,相關體系涵括弘光科技大學、弘光附設老人醫院、清泉醫院、通霄光田等。

王乃弘指出,光田綜合醫院、弘光科技大學體系,在教育人才及臨床醫學與教學研究領域上的密切交流與產學合作,期望能提供病患更棒的醫療服務。因應醫療業務持續攀升,我們也啟動「向上院區」新建工程,希望將光田綜合醫院打造成「AI智慧醫院」,屆時向上院區將有近4萬坪醫療空間,可提供近千床,可望為中部醫療開創全新的境界。

最佳化就醫體驗 改善醫院效率

在資通訊科技發展快速下,帶動各產業運用創新科技發展新業務的趨勢,醫療產業自然也沒有置身其外。雖然各方研究機構對智慧醫療的定義不盡相同,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智慧醫療定義,則是將資通訊科技運用在醫療及健康領域,如醫療照護、疾病管理、公共衛生監測、教育和研究。國發會則認為是透過網際網路及相關的技術,提供或強化健康服務與健康資訊。

綜合各方看法,就是將資訊科技與醫療流程結合,進而達到病人就醫的效率、提高就醫品質、創造就醫體驗,即是提供方便、速度、連續、完整的就醫環境。

王乃弘表示,智慧醫療不光對病患帶來好處,對醫院營運、醫護人員等,同樣有多元化的幫助。如在少子化的時代,醫院也亦面臨人手不足的困境,藉由資通訊科技協助,可減少人力的浪費,並且提高醫護人員、行政人員的工作效率,以最少人力創造最大效益。

實踐醫療4P AI技術扮演核心

發展超過百年的醫療,在藥物、檢測技術進步下,發生過三次醫療革命,而21世紀第三次醫療革命,即是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Leroy Hood提出的「4P醫學」,包含:預防(Preventive)、預測(Predictive)、參與(Participatory)和個人化(Personalized)。而要達成前述目的,必須藉由融合資通訊科技、醫療技術的智慧醫療,才能實踐精準醫療的願景。

所謂預防部分,即是透過收集病人大量各種檢測數據,透過AI技術評估是否可能會有併發症發生,並告知醫護人員及時處理。在預測方面,則同樣運用AI技術監控病人的健康狀況,確保能受到完善的醫療照護,避免出現病情惡化或在沒有接受完整資料之前,即死亡的不幸事件。

「至於個人化部分,則是透過專注在一個或多個族群上,如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等等,為不同病患提供合適的客製化服務。」王乃弘解釋:「而在參與部分,則可以透過衛教方式,鼓勵病患參與回饋。當然也能夠引進時下熱門的智慧互動機制,增加病患參加與回饋的意願。」

以病人為中心 設計一站式APP

營運至今越過百年,本著「光大愛心、廣播福田」的初衷,秉持「篤實、關懷、倫理、卓越」核心價值,光田綜合醫院擁有陣容堅強的醫護團隊,成為守護中部民眾健康的重要堡壘。為提供民眾更舒適的醫療環境與品質,該醫院將在台中市沙鹿區向上路七段設立的向上院區,2019年已動工,預計2022年竣工。在新院區建置過程中,光田綜合醫院也預先規劃眾多智慧醫療機制,以便能實現AI醫院的願景。

因應智慧醫療風潮,不少醫院都推出各種形式的APP,如掛號APP、看診進度查詢APP、用藥APP等。雖然此類APP有其便利性,但是由於都是以點方式呈現,當同一位病患需要安裝多種APP時,反而會造成使用上的困擾。光田綜合醫院認為此類APP設計時,應該要以使用者為中心,以「一站式方案」滿足病人使用需求。如以專為病患設計的APP,就必須思考如何讓病患願意主動使用,如操作介面必須簡單化,包含掛號、就診、付款等資訊,也必須能一併在該APP中呈現,這也是光田綜合醫院為病患設計專屬APP的目標。

王乃弘說,對於正在興建中的向上院區,我們自然有許多期許。首先,在護理站部分,我們也會設計一個專為護理人員設計的APP,會呈現所有住院病人的詳細資訊,包含住院原因、護理人員、主治醫師等等,以及重點提示。另外,雖然我們所有病房都會同步引進新世代的床邊系統,可將資訊同步在手機、護理白板中呈現,考量到整體興建成本,我們第一階段是針對個人或VIP病房,引進聲控設計,方便病患用聲音控制燈光、窗簾等。當然在考量節能趨勢,護理站也會具備遠端管理的功能,可在病患忘記關閉電源時,協助關閉電燈。

善用5G/IoT 掌握人員物品位置

隨著AI技術的日趨成熟,加上台灣5G頻譜開放之後,結合AR、VR技術的應用,可讓醫療團隊更有效地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無論是室內定位、IOT裝置部署,乃至於遠距診療應用等。為此,光田綜合醫院已規劃在向上院區中引進多種創新科技,並要求工程業者必須預留資訊管線,為日後引進感測器、醫療服務型機器人、室內定位服務等奠定基礎。

在護理人員不足下,掌握病患位置成為一大難事,若病患沒有遵守醫院規範擅自移動,更會對後續治療造成影響。未來,當基礎建設完成之後,只需要在病患配戴的醫療手環中加入tag,即可透過電子白板掌握病患的詳細位置,不僅可減少護理人員的負擔,也能防止高傳染性病患因隨意移動,避免造成其他病患或陪病民眾的恐慌。

「另外,當病患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時,我們也能透過此種機制掌握檢查進度,讓後續科別預先做好準備。」王乃弘解釋:「當病患在某個環節耗費許多時間時,我們也會有相關記錄進行了解,是否有流程需要改善,又或者是病患本身的問題等等,無論是提升品質或客製化服務,都能帶來很大的效益。」

在人員以外,室內定位也可用在物品的管理上,除醫療設備的管理之外,也能確認醫療廢棄物是否有遵循預先設定好的位置移動,避免發生非預期的感染事件。

善用遠端醫療系統 減輕分院負擔

雖然遠距醫療發展已久,可惜過去受限於網路連線品質問題,並沒有創造如預期般的效益。隨著低延遲、高效能的5G技術問世,光田綜合醫院也規劃在向上院區中引進遠距醫療機制,結合專家會議系統,日後可支援其他分院提供醫療支援服務,為偏鄉民眾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此外,在護理之家部分,光田綜合醫院也計畫導入醫療行動服務機器人,結合AI技術、病患資料庫之後,不僅可提供問題資訊,也能依照病患的性別、情緒等,給予相對應的服務等。

王乃弘說,在向上院區部分,未來光田綜合醫院也有計劃引進專為醫療設計的智慧機器人,以節省醫護人員的工作。因此,我們在現階段就將軌道設計、充電等因素納入考量,要求各部門必須預留相關空間,公共空間也必須預留感測器的安裝位置,避免事後重新修改設計。

光田綜合醫院認為發展智慧醫療、智慧醫院等專案,最重要工作是必須融合人性、溫度,唯有如此才能讓病人感覺到智慧醫療帶來的效益,乃至於願意主動使用相關服務。若只是冷冰冰的機器人,恐怕難以吸引民眾參與,自然也無法創造出智慧醫療的效益。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
標籤: 4P醫學一站式APP光田綜合醫院就醫體驗智慧醫院王乃弘第三次醫療革命遠端醫療系統醫療行動服務機器人
上一篇文章

2021年四大數位轉型趨勢預測:資訊長將扮演要角

下一篇文章

Dialog Semiconductor成為AST&Science先進通訊客製IC的首選供應商

相關文章

1200-小圖曾新穆-11
風雲人物

【專訪】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講座教授兼巨量資料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曾新穆

2022-07-07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吳彬安
風雲人物

【專訪】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吳彬安

2022-07-07
華碩集團資安長金慶柏
風雲人物

【專訪】華碩集團資安長金慶柏

2022-07-04
下一篇文章
預設精選圖片1200x630

Dialog Semiconductor成為AST&Science先進通訊客製IC的首選供應商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點擊看文章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華碩集團資安長金慶柏

    【專訪】華碩集團資安長金慶柏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微服務的迷思:不要為微而微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植樹育林 電子製造業如何達碳中和?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2022年度CIO大調查報告下載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大型企業資訊長必須具備的七項領導特質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明鏡為鑒:10個數位轉型成功案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華利實業穩居全球前五大製鞋業採用 HPE Superdome Flex作為 SAP S/4HANA 平台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AI最常見的應用有哪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臧正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重新定義 IT 的 9 項創新科技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電子報
  • 《CIO IT經理人》數位版雜誌 (Zinio)
  • 《CIO IT經理人》平面雜誌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協進會
  • CIO.com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0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5-1號19樓 | 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IT 經理人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Great results. Beautiful and fit middle-aged woman in sports clothing looking at smartwatch while training with her husband outdoors

Under Armour 創造身歷其境的數位體驗

Under Armour結合了實體和數位產品,幫助客戶達成健身目標。 文/Mar

詹鴻基-16-logo

兼顧開發速度與成本 首重雲端安全

第十一屆金融CIO高峰會春季場 會後報導 在兼顧開發速度與成本下,企業對雲端原生

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數位金融創新實驗室執行長謝明華

花旗銀行轉型有成 搶攻API商機

第11屆金融業CIO高峰會 秋季場 在創新科技湧現下,金融業者面臨最大挑戰並非來

1200-IMG_20200327_112102

【專訪】成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哲偉

在人工智慧演算法進化下,帶動資料探勘技術的大幅進步,可望對醫療照護產業帶來極大幫助。其中,最明顯案例即是在短時間內,對COVID-19完成基因時序變化的解析。

Security in online business technology for antivirus concept

定義數位時代的資料隱私策略

個性化的客戶體驗、自動化的商業營運以及資料科學導向的洞察睿見,都取決於資料的品質

200612-呂正華_A2A2458-1200

第七屆製造業CIO論壇台北場

美中貿易、COVID-19疫情延燒,改變全球製造業的版圖。有不少台商選擇回台投資

ciotaiwan-logo-600-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 企業防疫與持續營運計畫 線上座談會
  • 亞太CIO線上高峰論壇
  • 製造業CIO論壇
  • 金融CIO高峰會
  • Asia Leadership Forum 2020
  • 智慧醫療研討會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CIO大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