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風雲人物

【專訪】和鑫光電資訊處處長杜智興

2020-10-27
分類 : CXO分享, 風雲人物
0
A A
0
1200 4l8a3623

結合學界AI資源 強化市場競爭力

企業推動AI過程中,泰半都面臨AI人才嚴重不足的挑戰。和鑫光電如何因應這個挑戰?

採訪/施鑫澤 文/林裕洋 刊期/2020.01


雖然近來台灣也有不少國際知名的企業,如台積電、華碩、宏碁等大型企業,但是整體經濟結構仍然以中小企業為主,根據經濟部統計資料顯示有超過百萬中小企業主。隨著國際競爭趨勢日趨激烈,加上全球吹起智慧製造的風潮,企業若不改變,恐怕喪失產業競爭力,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需大力推動中小企業智慧製造數位轉型計畫。

該計畫主要目標落實5大創新產業中的「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以精密機械之推動成果及台灣資通訊科技能量為基礎,推動新5S(永續Sustainable、協同Synergistic、智慧Smart、技藝Skill、共享Sharing)思維觀念,導入數位技術及智慧生產,驅動臺灣中小企業製造業朝高值化發展,打造精實強盛的中小型製造業,成為臺灣創造就業的穩定力量。

和鑫光電資訊處處長杜智興說,受到中美貿易大戰的影響,讓全球製造業版圖有很大改變,許多台商企業紛紛選擇到台灣或東南亞設立新生產基地,此時台商打造新一代的全自動、半自動廠房,新的生產設備,都具備智能製造生態的能力。企業是否願意推動智慧製造的關鍵,在於自於是否有足夠市場的訂單掌握度,才能支撐在添購新設備或引進新方案上的投資,因此政府單位協助中小企業研發與製造技術升級之時,更應該全力協助拓展海外新市場商機。

商業環境快速改變 企業需主動掌握市場動態

創立於1999年的和鑫光電,以「人類智慧生活最佳夥伴」為願景,聚焦觸控應用與TFT背板解決方案之發展,致力以策略創新與資源整合建立優勢。該公司觸控解決方案可分別應用於AMOLED等不同終端領域,產品應用涵蓋穿戴裝置、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一體成型電腦與工業用顯示器產品,TFT背板解決方案可應用於電子標籤、電子書、電子看板等產品。

和鑫光電為全球前二大 Rigid 觸控感應器供應商,其所發展的內建式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主要搭配 AMOLED 面板使用,位居於業界現今與未來主流之列。鑑於業界主要生產搭載 AMOLED 觸控感應器的專業廠商不多,該公司後續將不斷提升產品信賴性與高性價比,在搭載Flexible AMOLED 的Flexible 觸控感應器部分,也將朝前三大Flexible 觸控感應器專業製造廠邁進。因應物聯網與無人商店興起,市場對TFT-LCD與電子紙搭配的薄膜電晶體需求量增加,該公司亦已開發出相對應的技術與製程,提供具競爭力的薄膜電晶體背板技術,全力改善企業獲利能力。

杜智興表示,過去製造業只談產、銷、人、發、財等,尤其台灣製造業向來非常注重研發,期盼以技術力拉大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台積電堪稱最佳的代表。只是在商業環境快速轉變的狀況下,傳統專注在技術研發與供應鏈管理的策略,面對對手的產品、技術、規模、資本、通路權力能力,逐漸成熟到領導規格或引領趨勢,過去的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 KSF)早己成為關鍵生存要素(Key Survive Factor, KSF),企業必需關注市場,反覆關注市場機會的成長空間,更細膩的看待與經營每一個客戶,更快速的應對市場,進行修正與調整,在產品、價格、交期、品質、服務到方案價值上,建構競爭與議價能力,提升價格競爭力或市場佔有率,即運用更有彈性的資訊方案或服務平台,讓企業進化再進化。

消費者體驗至上 仰賴公有雲服務協助

過去雲端運算概念在台灣萌芽初期,多數企業考量到商業機密的安全,多半傾向以既有虛擬化平台為基礎,實際運用上仍以私有雲平台為主。不過,隨著雲端服務種類快速增加,企業開始嘗試將部分非核心服務、資料轉移搬移到公有雲平台後,除金融產業受限於法規限制,依然傾向自建私有雲之外,已有高達43.5%資訊長希望建置融合公、私有雲的混合雲架構,以兼顧資料安全與彈性費用支出的優點。根據CIO IT經理人的調查報告指出,在全球前三大公有雲平台中,多數台灣企業優先會選擇租用能直接提供技術支援的微軟Azure平台,其次則為Google平台、AWS等等,而向來保守的製造業,近來也積極引進公有雲服務,以強化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杜智興說,製造業一直是上下游合作很緊密的產業,多數業者比較注重供應鏈管理,在確保原物料供應無虞之外,也能避免影響到公司既定的生產流程。過去供應鏈間,依賴大量的電話、電子郵件聯繫,維繫層層的供需業務協同。但在邁入注重消費者體驗的年代,唯有掌握消費市場的變化,才能避免陷入被市場淘汰的命運。於銷售方面,部份企業對外採用1688阿里巴巴服務、對內採用SaleForce 雲服務,逐步系統性與計劃性的,展開業務的推展與服務。在配銷物流服務上,採用運籌物流雲平台,減化出口作業及控管海外庫存,掌握補貨步調,滿足前線客戶需求。在人才招募上,採用LinkedIn、104等人事服務,多方評估與了解候選人背景,於每個市場上,取得更適的全球人才。

其次,為掌握消費市場的變化,唯有廣泛收集消費者使用商品的意見,最終回饋到產品改善或新商品設計上,才能強化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已在B to C市場有不錯成績的宏碁、華碩、宏達電等等,在台灣就有10多個維修據點,全球維修據點更超過上千個以上。若要分析市場特性,定位與調整產品訂位,更廣泛收集與分析使用者意見,最佳方式就是透過公有雲平台協助,由售後維修轉化銷前企劃,在第一時間收集第一線資訊。因此,根據CIO IT經理人的調查報告,顯示,企業使用公有雲服務的主因,正是著重在調整營運模式,增加供需協同強度,動態提升靈活度、彈性擴充等目的。

AI技術成顯學 和鑫與學界合作

人工智慧已成為眾多應用服務的核心,包含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尤其台灣製造業更關心的工業4.0,亦是以該技術為核心,進而達到預測維修、提高生產品質與效率等目的。根據CIO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企業引進人工智慧技術的意願更高,包含已導、今年將導入、測試中/評估中等比例已經超過 60%。值得注意之處,企業推動AI專案過程中,泰半都面臨AI人才嚴重不足的挑戰,所以除有業者成立人工智慧學院之外,各大專院校也相繼開設相關課程。不少企業選擇與學校合作、邀請專家到企業內部授課,藉此縮短員工學習相關技術的時間。

而科技部自2018年起在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與成功大學等四所大學內成立AI創新研究中心,加速在AI核心技術、智慧製造、智慧服務及生技醫療等領域之研發及成果擴散。目前各研究中心已分別與新加坡Certis、日本北海道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和鑫光電、美光科技、勤業眾信、鴻海、華碩、仁寶電腦等產學單位鏈結或建立實質合作關係,共同推升人工智慧創新應用。

為強化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力,和鑫光電在前進校園招募人才之外,也推動「高階主管幕僚實習計畫」,預計透過與大專院校合作,視個人專長分配至集團內部實習,讓新鮮人有機會與高階經理人近距離接觸,提供觀察並參與決策的平台,提供職場新鮮人絕佳的歷練機會。

杜智興說,和鑫光電在透過多元管道招募人才之外,為加速推動AI專案的速度,我們也透過與清華大學與成功大學合作的方式,於營運決策、資源調配、品質效度、製造工藝與現場管理上,讓同仁更夠熟悉相關技術,對提升公司競爭力帶來很大幫助。

台灣應發展製造雲 協助中小企業轉型

在工業 4.0 議題席捲全球下,從《CIO IT經理人雜誌》進行的「CIO大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推動數位轉型的目標,主要是希望增加市場競爭力、提高營運(生產營運、服務營運等)效率,且比例均接近70%。另外,亦有接近40%受訪企業認為,數位轉型是抓住未來發展機會的重要變革,這是企業轉型成敗的重要關鍵。如在國際航空產業有傑出成績的漢翔航空,即是察覺到全球航空產業的競爭加劇,客戶對產品品質與交期要求嚴苛,於是透過推動工業4.0方式,實踐數位轉型的願景,最終也順利爭取到與多家國際客戶的長遠合作關係。

「歷經多年市場的變化,台灣中小企業都知道轉型的重要性,也渴望引進合適解決方案改善體質,維持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杜智興解釋:「隨著公有雲服務逐漸被中小企業肯定,加上台灣有不少技術與經驗兼具的系統整合商,可惜欠缺合適的製造雲解決方案可供業主採用,因為這是降低資本資出的最佳選擇,也是台灣資訊業者不應該忽視的商機。」

穩健基礎架構 有助支撐轉型專案

因應物聯網、工業4.0等新興議題興起,和鑫光電亦掌握此發展趨勢,開發新的技術與製程,目前已建立新的產品平台。此外,該公司亦同時開發多項技術,首先是對於產品的布局,除穩定維持現有 AMOLED OCTA 高階觸控感應器外,也投入工控、車載等專業領域的市場開發,發揮成本競爭優勢,並獲得市場認同。此外,該公司也致力於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期望能服務於專業運用領域的客戶。其次,則是透過新產品線建立,擴展非觸控感應器的業務運用,目前已成功開發薄膜電晶體背板技術,可運用於TFT-LCD 與搭配電子紙的薄膜電晶體背板。

杜智興說,盜取,是競爭中,對手最快速與最有效的方法,企業在推動轉型過程中,資訊架構基礎環境變得非常重要,特別是在資安管理上要更為周全與健全。首先,現在駭客發動的資安威脅事件不斷發生,讓整體網路遭受很大壓力。其次,現在高科技產業不僅是技術競爭,更已走向資本競爭,近年可看到許多中國企業都願意花費數倍薪資到台灣搶人才。所以如何有效的防堵內部及外部資安事件的發生,從應用層、系統層、網路層、硬體層,分級分層層層把關,讓資安防護做到滴水不漏,才能確保企業長久累積的研發與技術資產。

標籤: 人工智慧公有雲和鑫光電數位轉型杜智興製造業
上一篇文章

微軟加碼投資台灣

下一篇文章

2020台北金融科技論壇登場

相關文章

1200630
風雲人物

【專訪】羅昇企業資訊部資深經理林忠信

2025-07-04
I168d12 Web
風雲人物

【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

2025-06-11
【專訪】流亞科技董事長陳暐仁
風雲人物

【專訪】流亞科技董事長陳暐仁

2025-06-05
下一篇文章
2020台北金融科技論壇,主辦單位與外館長官合影

2020台北金融科技論壇登場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近期文章

  • 結合 AI 與電力交易 星星電力首創 Power Bank 營運模式
  • 終於!HPE 完成購併 Juniper 兩強攜手迎戰 AI 網路運算新時代
  • 【專訪】羅昇企業資訊部資深經理林忠信
  • 循環科技與智慧系統 深植綠色永續韌性
  • 釀醋工廠智慧化 以餐飲 ODM 提升競爭力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ASUS NUC 15 Pro

    那可太厲害!華碩NUC 15 Pro系列迷你電腦 釋放AI極致潛能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Rovo AI 三利劍 引領企業轉型 Linktech 攜手 Atlassian 以 AI 賦能企業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下的科技角色與挑戰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若見到三星李在鎔,我要送給他這句話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AI 影響勞動市場的綜合性指標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羅昇企業資訊部資深經理林忠信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人工智慧驅動的預測內容行銷 ─ 滿足全球 B2B 科技產品客戶需求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從供應鏈轉型遠眺長線戰略目標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TA-DIF 打造可解釋可部署 AI OT 安全異常偵測機制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NVIDIA 黃仁勳:代理式人工智慧(Agentic AI)引領產業變革,數位員工時代來臨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雜誌紙本
  • CIO 雜誌 HYREAD 版
  • CIO 雜誌 Zinio 版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 協進會

關於我們

  • 公司介紹及工作機會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編:84493719|台北市 100 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 15-1 號 19 樓|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7/28 活動延期通知

因高雄市政府於7/28早上宣布全日停班停課,因此「智慧醫療研討會高雄場」活動延期舉辦。主辦單位將另行公告研討會相關訊息,歡迎報名參加!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NetApp台灣區總經理林松源(圖左)與硬體工程經理謝順欽(圖右)

超融合架構成主流 NetApp HCI搶進

採訪/施鑫澤 文/林裕洋 NetApp HCI能滿足AI、大數據需求,保證效能維

1200 46a0843

【專訪】阿瘦實業董事長羅榮岳

利用數據挖掘商業價值 成功開闢第二成長曲線 肇因於世界趨勢、科技應用、商業模式的

▲ 友通資訊副董事長李昌鴻

【專訪】友通資訊副董事長李昌鴻

智慧工廠啟用 扮演企業OT最佳夥伴 在嵌入式領域累積豐富專業經驗與技術能量的友通

1200 聿信02

醫療新創巡禮 ─ 聿信醫療器材

聿信瞄準智慧醫材商機 推出首創連續呼吸AI監聽 醫生跳出舒適圈投入新創,有點讓一

吳明璋會後報導首圖

ISC2 最新資安六大焦點趨勢

2023 ISC2 Security Congress 研討會 會後報導 全球資

中信國際電訊CPC資深顧問馮振武

營運挑戰接踵而至 考驗企業數位力

文/林裕洋 從2018年底開啟的美中貿易戰烽火未歇,加上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

Ciotaiwan Logo 600 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四堂課
  • 智慧醫療研討會 台北/高雄場
  • 金融科技高峰會 春季/秋季場
  • 製造業CIO論壇 台北/台中/高雄場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亞太CIO論壇
  • CISO資安學院 金融/醫療/新竹場
  • CIO Insight 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