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欄

英特爾落敗 大家可以學到什麼教訓?

2024-09-03
分類 : 專欄
0
A A
0
林宏文

文/林宏文


最近英特爾衰事不斷,從鉅額虧損、股價大跌,再到公司宣布裁員,股東還對公司提告,昔日半導體龍頭跌落神壇,讓人不勝唏噓。很多媒體對此都有不同分析角度,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也談談這件事對全世界半導體行業經營者的教訓與學習。

簡單歸納一下英特爾落敗的三大原因。首先,過去四十年,全球半導體最大的變化,就是 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模式被專業分工打破,但英特爾堅持過去的成功軌跡,卻因此淪為時代的眼淚。半導體從原本垂直整合變成垂直分工、設計與製造分家這個趨勢,全世界只有台灣抓到最多機會,從台積電、聯發科到日月光,都是這個大趨勢下的產物。

我因為《晶片島上的光芒》這本書在日文出版,有很多機會與日本朋友接觸。80 年代日本第一,當時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有六、七家日本企業,但全都是 IDM,也沒有及早轉型,如今產業實力已大不如前。但對比台灣的聯電,早年也是產品、製造垂直整合的 IDM,但 1996 年就進行拆分,最後拆出聯電與多家設計公司,其中聯發科、聯詠還擠身全球設計前十強。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其次,英特爾落敗的第二個原因,是主流產品已從 CPU 擴展到 GPU 等其他領域。與日本不同的是,英特爾本身產品設計力很強,80 年代遇到日本挑戰,很快就從 DRAM 轉型到 CPU,又抓住 PC 大成長,所以建立了龍頭地位。

但從 PC 進入手機、網路及現在的 AI,英特爾又遇到亂流,無力從 CPU 擴展到手機通訊、AI GPU 等產品線,因此當本身產品毛利不夠高以後,就很難再掩護日益衰敗的製造實力,逐漸讓位給下單至台積電的輝達、超微及高通。

最後,除了輝達加台積電這種「IC 設計 + 晶圓代工」模式的強力威脅外,還有另一大群新殺出來的雲端(CSP)大廠,蘋果、Google、亞馬遜、微軟到臉書群雄並起,而且都推自己的 IC 產品。這些大客戶擁有比英特爾更強大的協商力與購買力,不一定要採用英特爾晶片。驕傲的沒落貴族遇到這些網路新勢力,很難不淪為時代變遷下的犧牲品。

我也看到有國外媒體細數歷屆英特爾 CEO 犯了那些錯,例如歐德寧錯過成為蘋果第一代 iPhone 手機的半導體供應商、史旺沒有掌握收購 OpenAI 股份的良機,另外科再奇沒有採用 ASML 第一代 EUV 設備的生產。

這些英特爾 CEO 犯的錯,當然是加速英特爾帝國崩坍的原因,而且這些錯誤如今看起來確實都不小。不過,也不能說歷任 CEO 做的決定都不對,例如現任季辛格之前的史旺,很多人說他財務出身,做得不好,但事實上他任內考量自己工廠製造不行,決定把第二代繪圖晶片 GPU 交給最有效率的台積電生產,但後來季辛格上任後又把訂單全部取消,用現在的情況來看,搞不好史旺做的決定才是正確的。

[ 閱讀所有林宏文的專欄文章 ]

而且,進一步來看,沒有 CEO 不會犯錯,只要做對的事比做錯的事多很多,公司不至於會走到衰敗的地步。我認為關鍵原因還是在於,公司在策略走向與商業模式的選擇上,不能逆於大環境的改變,畢竟可以逆勢而為的例子太少了,英特爾很難是例外。

再從更微觀的角度來看,只要問一下台積電亞歷桑那廠的員工,就可以知道英特爾失敗當然是有原因的。例如,台積電派到美國的員工薪水比台灣增加兩倍,但仍然比美國員工低,可是工作壓力更大,加班根本稀鬆平常。但對比英特爾員工不只不用加班,工作也輕鬆許多,難怪英特爾每下愈況,被台積電徹底超越。

最近,前 Google 董事長施密特去史丹佛大學演講,提到 Google 為何在 AI 輸給 OpenAI,是因為員工過得太爽,大家都還想在家上班。他還提到 Tesla 及台積電,都把員工逼得很緊,只想爽爽的做,當然是要付出代價。

施密特這個說法很直接,是因為他不知道當時正在直播,後來趕緊請校方下架,但已有人把影片存檔外流。這種不想公開的話,其實最真實。台積電的成功,原因就是台灣員工很努力,美國人現在都知道,晶圓廠機台若在半夜一點壞掉,美國員工隔天早上才會修,但台積電半夜兩點就會修好,而且修機台的工程師太太不會抱怨。

台積電如此成功,正因為公司設在台灣,台灣人認真打拼,把製造代工做到世界第一,至於美國的工作環境與文化,做設計很有競爭力,但做製造就比不過亞洲國家。而且再厲害的 CEO 都改變不了,就算找來一位比季辛格厲害五倍十倍的 CEO,只要繼續逆著潮流幹,應該都不會有機會。

只是,一個不斷沈淪的英特爾,再壞下去對其他人都沒好處。這家曾是美國最驕傲的半導體巨擘,已是大到不能倒的企業,美國政府會為它祭出何種絕招?會對台積電出什麼重手?台積電孤獨地在台灣努力長大,如今舉目四望已看不到對手,未來最大敵人變成是地緣政治,不管是反壟斷、課重稅,或甚至被逼著要讓出什麼技術,恐怕未來都會是一場場硬仗。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標籤: 台積電文化英特爾
上一篇文章

AI 晶片引領半導體市場至 2030 年

下一篇文章

增強 AI 安全性並兼顧使用安全

相關文章

I170s11
CSO精選

有效的防火牆管理

2025-08-19
I170d04
專欄

CQL 系列報導 ─ 探討 CQL 的架構與運作原理

2025-08-14
I170d05
專欄

ESG 永續資訊揭露標準浮現

2025-08-12
下一篇文章
增強 AI 安全性並兼顧使用安全

增強 AI 安全性並兼顧使用安全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近期文章

  • 藍盾+實名要素驗證 政府 LINE 帳號防堵詐騙集團
  • 數位轉型意識提升 2025 企業數位五力自評 69.3 分創新高
  • 有效的防火牆管理
  • 金融業與科技業加速佈局虛擬資產
  • 川普2.0來襲:長期韌性、短期彈性的供應鏈新趨勢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1200630

    【專訪】聯華電子資深副總經理暨資安長吳宗賢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擔心採用雲端 LLM 翻船,地端 LLM 建置成希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面對生成式 AI 帶來的勞役不均現象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燁輝企業總經理張振武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川普2.0來襲:長期韌性、短期彈性的供應鏈新趨勢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MCP ─ AI 模型與數據世界的橋樑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邁向個資保護新時代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漢翔公司資訊處處長方一定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資安署攜衛福部四策略強化醫界防護 資安將納醫院評鑑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Rapidus 二奈米成功試產有何意義?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雜誌紙本
  • CIO 雜誌 HYREAD 版
  • CIO 雜誌 Zinio 版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 協進會

關於我們

  • 公司介紹及工作機會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編:84493719|台北市 100 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 15-1 號 19 樓|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7/28 活動延期通知

因高雄市政府於7/28早上宣布全日停班停課,因此「智慧醫療研討會高雄場」活動延期舉辦。主辦單位將另行公告研討會相關訊息,歡迎報名參加!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0814

雲端平台成駭客中繼站 資安院籲強化郵件與雲端安全防護

文/鄭宜芬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近期發現,駭客攻擊手法持續進化,開始濫用常見雲端服

I169s12 (1)

當數位分身遇見 XR 沈浸式技術,一切可能盡在 3D 模擬中

數位分身與 XR 整合之產業應用 數位分身(Digital Twin)技術最初在

I170s10

人工智慧時代的 FATE 原則

文/張瑞雄(資訊系教授、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 當人工智慧(AI)進入全面普及階段

I170s04 1

川普2.0來襲:長期韌性、短期彈性的供應鏈新趨勢

對等關稅政策正衝擊全球經濟發展,面對地緣政治、貿易壁壘等挑戰,臺灣製造業在佈局全

I169d05

以永續金融聚焦企業範疇三減碳

文/林呈欣 金管會作為金融市場的監理者,在推動企業永續轉型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I170d04

CQL 系列報導 ─ 探討 CQL 的架構與運作原理

口述/孫培然·彙整/CIO編輯室 接下來要探討的是 CQL(Clinical Q

1200630

【專訪】聯華電子資深副總經理暨資安長吳宗賢

資安為雙軸轉型奠基 點亮晶圓代工燈塔 聯電導入工業 4.0 技術,2025 年入

1200630 (1)

國際加速器解密 進軍美國百億市場通路

文/鄭宜芬 不少新創團隊擁有頂尖技術,卻找不到進入美國市場的門路。國際創投加速器

1200630

【影】AI × 無人船 臺灣自研智駕船航向未來

文/鄭宜芬 從「國艦國造」到「無人船駛向前線」,在地緣政治風雲詭譎、AI 浪潮翻

Ciotaiwan Logo 600 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四堂課
  • 智慧醫療研討會 台北/高雄場
  • 金融科技高峰會 春季/秋季場
  • 製造業CIO論壇 台北/台中/高雄場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亞太CIO論壇
  • CISO資安學院 金融/醫療/新竹場
  • CIO Insight 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