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學園區生成式 AI 論壇
若說 AI 是企業轉型的核心,高效能資料儲存系統便是驅動引擎。IBM 以整合性的 AI 策略與 watsonx 平台,協助企業從生成式 AI(GenAI)的洞察出發,進而實現智能決策與流程自動化,帶來顯著的營收增長。
文/明雲青
逾半數企業正積極導入 GenAI 或開發 AI Agent。但要讓 AI 跑得快、學得動,卓越的資料儲存系統是關鍵。IBM 資料與人工智能技術顧問張婷雅指出,AI Agent 處理龐大數據,要求儲存層具備多項條件,包括支援高效查詢,快速回應 AI Agent 提問與指令。支援低延遲與高吞吐量查詢。統一格式與治理,確保資料一致性與版本控管、方便 AI Agent 持續複用。支援結構化與非結構化資料,讓 AI Agent 同時讀取不同型態數據。彈性擴展的儲存架構,以處理大量、多樣且快速增長的資料規模。
高效可靠的資料儲存系統,對 AI Agent 至關重要。如在 RAG 應用,儲存層須提供高速查詢架構與快取向量資料能力,快速支援企業客服或知識問答助手;在即時決策輔助場景,須連接各類資料源並整合資料治理,提供銷售建議、供應鏈調整等依據;針對流程自動化 AI Agents,須支援快速讀取、更新紀錄並觸發後續流程,執行多個不同資料源子任務;在模型訓練與微調,須高效存取大量帶有標籤的資料,作為GenAI訓練底座。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 Facebook 與 IG,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IBM 透過 watsonx 平台,為企業規劃清晰的 GenAI 實踐路徑。在洞察階段,重點在於運用 GenAI 找出具價值的應用場景,並透過自然語言理解與預測洞察;為此 IBM 彙整七大關鍵應用,含內容生成、摘要、命名實體識別、分類、資訊洞察、RAG、程式碼生成/最佳化/檢查。
進入決策階段,旨在以 AI Agent 撰寫決策模型、運用決策表和業務規則描述策略,並導入預測模型,提升精準判斷力。到了最後的流程執行階段,watsonx 讓 AI Agent 直接操作第三方系統,完成端到端流程自動化。
意欲實現 GenAI 最後一哩路,有賴三大必備要素。首先 watsonx 預建技能庫,涵蓋數千個技能模組,並整合上百個第三方系統。其次探索現有自動化流程,可導入既有 RPA 技術堆疊或支援其他自動化工具。再者為自建技能,讓使用者結合商業決策、任務流程協作與 GenAI,打造企業專屬的自動化流程。IBM 的 AI Agent 擁有反思、工具使用、推理與行動、規劃、多代理等五大設計模式,共同構建 AgentOps,透過統一介面促成不同 Agent 協作,高效交付智能洞察與自動執行任務。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