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精選文章

協奏曲:IT 與研發的協同需求,營運模式的 AI 變革

2025-05-22
分類 : 精選文章
0
A A
0
協奏曲:IT 與研發的協同需求,營運模式的 AI 變革

在 AI 與數位轉型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企業內部的 IT 部門與研發部門正站在一場前所未有的協同革命門檻上。從過去各自為政、偶有交集,到如今因數位主線、AI 與雲端等新技術的崛起而緊密串聯,這場跨部門的數位協奏曲,正悄然改變著產品開發、製造與營運的每一個環節。

文/編輯部


在 AI 與數位轉型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企業內部的 IT 部門與研發部門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協同革命。過去,這兩個部門像是同一支樂團裡的不同樂器,各自演奏著自己的旋律,偶爾在專案交接時才短暫合奏。如今,隨著 AI、雲端、資料治理等新技術的崛起,這場協奏曲正變得越來越緊密、越來越精彩。

內容目錄 隱藏
傳統協同的「斷線」與新時代的「串流」
AI 時代的協同新樣貌
傳統與 AI 協同模式的對照
技術挑戰與現場解法
CIO 的行動清單與未來展望

傳統協同的「斷線」與新時代的「串流」

回顧過去,IT 部門與研發部門的分工其實非常明確。IT 負責基礎設施、資安、系統維運,研發則專注於產品設計與開發。這種分工雖然讓各自專業得以發揮,卻也帶來了不少「斷線」的困擾。

想像一下,一個新產品的開發案,研發部門設計好功能,交給 IT 部門部署,過程中需求傳遞繁瑣,資訊落差大,常常導致專案延遲、錯誤頻發。在台灣,這樣的情況也不陌生。CIO Insight 的調查發現,台灣企業在推動科技專案時,跨部門協同與溝通已經成為資訊長最頭痛的三大難題之一。但時代變了。數位主幹道(Digital Thread)、敏捷開發、持續整合等新觀念,正推動著 IT 與研發部門從「斷線」走向「串流」。現在,產品的全生命週期資料可以貫穿設計、製造、售服,讓每個部門都能即時掌握最新資訊,協同變得更即時、更緊密。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 Facebook 與 IG,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數位主幹道這一術語最早由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DoD)於 2010 年代提出,特別是在美國空軍的「數位工程」和「數位分身/數位孿生(Digital Twin)」相關計畫中被廣泛使用。其目的是為了提升複雜武器系統的設計、製造、維護效率與可追溯性。美國國防部在其「數位工程戰略(Digital Engineering Strategy)」文件中,明確將數位主幹道定義為「一種能夠在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之間,實現資料和資訊連續流動的框架」。

AI 時代的協同新樣貌

AI 的出現,讓這場協同革命進入了全新階段。過去,部門間的協作多半靠人力溝通、手動交接,現在則是靠平台、靠數據、靠智能。以 PLM(產品生命週期管理)、ALM(應用生命週期管理)、CAD(電腦輔助設計)等系統為例,這些平台不再只是各自為政的工具,而是成為串聯 IT 與研發的數位主幹道。PTC、Siemens、Dassault Systèmes 等國際供應商都強調,PLM/ALM/CAD 的整合,是企業協同與創新的基石。在 AI 的加持下,這些平台變得更聰明了。

舉個例子,PTC 的 CAD 系統現在可以用 AI 自動產生多種設計方案,幫助工程師在減重、強度、成本等多目標間取得最佳平衡。PLM/ALM 結合大型語言模型(LLM),可以自動搜尋文件、產生測試案例,甚至強化售後服務知識庫。這些功能,讓跨部門的協同不再只是「你丟我接」,而是「你問我答、你想我做」的即時互動。

傳統與 AI 協同模式的對照

如果要說明 AI 導入前後的協同差異,或許可以這麼比喻:傳統模式像是接力賽,每個部門跑完一段就把棒子交給下一棒,中間常常因為交接不順而失誤;AI 時代則像是足球賽,大家在場上隨時互傳、即時協作,目標一致、節奏明快。

在技術層面,傳統協同多半依賴分散的 PLM/ALM/CAD/ERP 系統,資料格式不一、流通困難。AI 導入後,API 中台、資料湖、單一資訊來源(single source of truth,SSOT)等新技術,讓資料可以自由流動,部門間的資訊壁壘逐漸消失。

AI/ML 技術則進一步自動化了測試、設計、知識搜尋等流程,讓協同變得更高效、更有創意。以 Siemens 與 Accenture 為例,雙方於 2025 年成立聯合事業群,結合工業 AI、軟體與 IT 專業,協助全球製造業推動軟體定義產品與智慧工廠。

像德國 KION AG 就透過 Siemens Teamcenter 與生成式 AI,優化工程流程;西班牙 Navantia 則利用數位孿生技術,將設計與製造成本降低 20%。此外,該事業群也積極發展 AI 代理人(Agentic AI),協助企業自動化模擬、機器人等工業流程,並強化 OT 資安防護。

技術挑戰與現場解法

當然,協同的路上也不是沒有挑戰。最常見的問題包括系統整合困難、資料品質不一、權限管理複雜,以及 AI 決策的可解釋性與合規風險。

在台灣,許多企業在導入 PLM/ALM/AI 時,會先成立跨部門專案小組,推動資料標準化與自動化測試,並逐步建立 API 中台與資料湖,讓 ERP、PLM、MES 等系統能夠順利整合。

國際上,像 PTC、Siemens 等供應商則提供 API 中台(如 PTC ThingWorx Flow)、資料湖(如 AWS Lake Formation)、RAG(檢索增強生成)、Explainable AI 等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克服技術障礙。

EMS 大廠可利用 AI+PLM/ALM 平台,預測專案良率,提升報價與生產決策精度。這不僅讓跨部門協同更順暢,也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代工市場中搶得先機。對汽車產業來說,車廠可藉由建立 closed-loop digital twin,讓設計、製造、維運資料全流程串聯,AI 自動預測維護需求,提升產品可靠性與維修效率。在醫療器材公司方面則可以導入 PLM+AI,實現設計文件自動審查與法規合規性檢查,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CIO 的行動清單與未來展望

對於企業資訊長來說,這場協同革命既是挑戰,也是機會。首先,必須優先檢視數位基礎設施,強化 PLM/ALM/CAD 等平台,建立單一資訊來源(SSOT)。其次,推動 API 中台與資料治理,確保跨部門資料流通與一致性,為 AI 應用打好基礎。

導入 AI/ML 技術於協同流程(如自動化測試、生成式設計、知識搜尋),能大幅提升效率與創新。設立跨部門專案小組,推動 IT、研發、業務等部門協同,建立敏捷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最後,重視 AI 可解釋性與合規,確保 AI 決策可追溯、資料安全與合規。

[ 推薦文章:Computex 2025 從工廠到城市,鴻海 AI Factory 驅動三大智能平台 ]

展望未來,AI 與 PLM/ALM/CAD 等平台將更深度整合,協同模式持續智能化、敏捷化。數據治理、資料品質、AI 可解釋性將成為企業競爭力關鍵。台灣企業也將逐步從小規模試點走向全流程智能協同,提升全球競爭力。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564x96 Cio Taiwan形象稿

標籤: CIO人工智慧
上一篇文章

近九成銀行使用 AI 節省人力、提高效率與客戶體驗

下一篇文章

信驊科技推新一代 AST1800 晶片與 Cupola360 RX2000 智慧巡檢相機

相關文章

◤圖片由 Gemini 生成
精選文章

AI 加持讓資料工程師如虎添翼

2025-09-04
I170s04 3
精選文章

IT 為價值核心扮演企業轉型引擎

2025-08-21
I170s04 2
精選文章

智慧製造再升級燈塔工廠成主流

2025-08-20
下一篇文章
1200630

信驊科技推新一代 AST1800 晶片與 Cupola360 RX2000 智慧巡檢相機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近期文章

  • SentinelOne 融合 AI重新定義智慧 SOC
  • HCL AppScan 三位一體技術 重新定義源碼檢測
  • 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 落實零信任
  • 克服 AI 應用四大挑戰,Cloudflare 節點遍佈全球
  • Synology PB 級伺服器專為 AI 巨量資料設計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I171s07

    生成式 AI 標準化根因分析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櫻花集團總經理李惠恂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跨越 AI 鴻溝:影子 AI 與超級使用者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署長蔡福隆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量子 AI 將會開發每個人的無限潛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英特爾公布Panther Lake架構 首款採用18A製程打造的AI PC平台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汽車製造】Bentley Motors 智能引擎驅動奢華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如映 CyberEyes 平台助肯驛國際轉型成功,強化市場競爭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智慧機器人應用 SIG 成立 臺南整合產官學研共推 AI 機器人聚落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雜誌紙本
  • CIO 雜誌 HYREAD 版
  • CIO 雜誌 Zinio 版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 協進會

關於我們

  • 公司介紹及工作機會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編:84493719|台北市 100 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 15-1 號 19 樓|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7/28 活動延期通知

因高雄市政府於7/28早上宣布全日停班停課,因此「智慧醫療研討會高雄場」活動延期舉辦。主辦單位將另行公告研討會相關訊息,歡迎報名參加!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I171s07

生成式 AI 標準化根因分析

生成式 AI 企業活化應用系列( 1 ) 在瞬息萬變的產業環境下,能夠將數位科技

120063010034

數位碳管理 × 材料創新 建構永續轉型

全球每年產生超過 4 億噸塑膠垃圾,但回收率不足一成,塑膠汙染已成迫切的環境課題

I171d06

AI 助教在高等教育的功能與潛力

文/洪為璽 生成式 AI 不只改寫企業流程,也正在重塑高等教育,原因很簡單:教育

120063010033

【專訪】交通部觀光署署長陳玉秀

智慧景區+跨域整合 數據驅動新觀光模式 觀光發展的核心在於提升旅客體驗,觀光署在

120063010031

【專訪】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署長蔡福隆

國家級防護戰略 落實全社會資安韌性 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自 2022 年成立以來

1200630 (1)090152

先進封裝趨勢 漢高:聚焦小晶片與 AI

文/鄭宜芬 德國化工大廠漢高(Henkel)於9月10日在國際半導體展 SEMI

120063009182

黃志芳:地緣政治推升無人機、無人船等軍工產業成焦點

文/鄭宜芬 地緣政治讓全球越趨重視軍工產業,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 18 日於「2

I172y02

【專訪】櫻花集團總經理李惠恂

產品與服務雙軌 AI 化 智慧廚衛新模式 不同於一般的傳統製造業,櫻花集團定位為

1200630

AI Automotive 產業大聯盟成軍 打造自主車電生態鏈、鏈結國際市場

文/鄭宜芬 臺灣國際車輛論壇(TAIFE)1 日舉行「AI Automotive

Ciotaiwan logo 600 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四堂課
  • 智慧醫療研討會 台北/高雄場
  • 金融科技高峰會 春季/秋季場
  • 製造業CIO論壇 台北/台中/高雄場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亞太CIO論壇
  • CISO資安學院 金融/醫療/新竹場
  • CIO Insight 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