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消防機器人問世 保護消防人員安全
創立至今歷經四次業務轉型的建東精工,在保護民眾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推出臺灣首款國產消防機器人。具備體積小、操作簡便、馬力大等特性,結合在地生產、維修簡便等特性,除能保護消防人員的安全外,也能縮短火災救援時間。
採訪/施鑫澤·文/林裕洋·刊期/2024.10
隨著消防科技的蓬勃發展,在保護消防員安全、提高救災效率等前提下,在國外已被廣泛採用的消防機器人,近幾年已在廠商代理下進入臺灣市場,並多次在火災現場中展現出預期效益。根據 Transparency 公布最新報告指出,預估 2023 年至 2031 年期間,消防機器人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 9.7%,到 2031 年市場規模將達 29 億美元。
然在市面上眾多進口品牌中,建東精工近期推出的 MOTIONNEX FRT-509 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是第一台臺灣自行設計與生產的國產設備。其具備體積小、操作簡便、馬力大等特性,加上擁有在地生產、維修簡便等特性,已成為眾多縣市消防隊的採購首選。根據建東精工公佈資料顯示,目前 MOTIONNEX 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已在高雄市、彰化縣、宜蘭縣、屏東縣等地上線服役,建東精工也捐贈消防署的南投竹山訓練中心一台消防機器人,讓受訓消防員透過實機操作方式了解消防機器人的特性與優點,未來到地方分隊服役時即可立即上手。
建東精工董事長林弘杰指出,有別於進口消防機器人,建東精工 MOTIONNEX FRT-509 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從設計到生產,全部是在臺灣完成,具備絕佳穩定性、高可靠度等特色,且已經過多次實際驗證。如 2023 年在屏東明揚國際屏東廠火災的救災行動中,展現出連續工作長達 19 個小時的優異成績。這是人類無法達到的表現,也真正讓救災時間大幅縮短,減少鉅額損失。
這款產品是搭配中華電信行動即時影像服務解決方案,所以在救災過程中均能享有非常優異的通訊品質,在救災現場扮演消防指揮官、消防員的最佳夥伴。

歷經四次業務轉型 跨足消防機器人
創立至今超過 60 年的建東精工,致力不同領域客戶高效率、高品質且價格合理的產品,強調易於操作的使用方式與對細節的嚴格把關,承諾帶給市場安全又有效的全方位解決方案,致力於提升競爭力及改善工作環境,成為具備「幸福、特色、美」的公司。該公司在研發生產電動代步車、電動輪椅及各種電動載具的差速器、減速機、煞車及馬達有非常亮眼的成績,在多個國際市場深受當地用戶採用與肯定。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建東精工創立初期,當時臺灣正好處於輕工業發展時代,早期產品是針對農業、養雞產業等需求,提供營運過程中所需的工具設備。隨後看準許多罐頭工廠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該公司也投入自動化產線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工作。為協助不同規模企業導入此類設備,建東精工很早就引進 ERP 系統,以便協助技術能力有限的客戶快速導入,也奠定公司在自動化市場的地位。
林弘杰表示,公司創立至今,業務內容經過四次轉型,也曾經做過汽油引擎的產品,目前則以電動代步車、電動輪椅及各種電動載具的差速器、減速機、煞車及馬達。企業推動轉型最大挑戰並非科技,而是人員的心態轉變與調整。因為當公司業績好的時候,員工或單位主官會認為為何需要轉變,甚至對於公司推動業務轉型採取消極的態度配合,此時便必須公司領導人堅持轉型策略,同時與員工、單位主管持續溝通,才能達成轉型的目標與目的。
社會責任與使命感 催生首款國產設備
儘管因應救災需求、保護消防人員生命安全等前提下,近幾年臺灣也引進國際品牌的消防機器人,只是並沒有廣泛被各縣市消防隊採用。長期擔任消防顧問的林弘杰認為關鍵因素有三點,首先因為臺灣市場本身不大,加上沒有國產業者投入生產,導致進口消防機器人的價格偏高,並非所有消防分隊都有能力採用。其次,進口消防機器人的體積較大,不一定能夠在臺灣狹小空間中執行任務,多數狀況下還是只能仰賴人力進行處理。第三點,進口消防機器人的數量不多,因此所有後勤維修都得仰賴原廠協助,一旦代理商沒有庫存零件時,就會出現後續維修時間非常冗長的問題。
近幾年臺灣頻頻發生消防人員殉職的憾事,最終讓建東精工決定投入消防機器人的研發工作,期盼吸引更多同業投入此領域,共同提升臺灣消防科技的水準。建東精工 MOTIONNEX FRT-509 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在設計之初,即是朝向易用、好用、肯用等角度出發,加上建東精工提供的維修服務,消防同仁自然願意使用該設備,進而降低救災過程中的風險。
[ 推薦文章:【專訪】永進機械總經理陳伯佳 ]
林弘杰說,我們研發國產消防機器人的目的,就是要解決進口消防機器人無法完全滿足臺灣市場的痛點。相較於一般品牌商只能採用市面上現有的動力模組,建東精工本身就是動力系統的研發與生產業者,自然能根據消防機器人的使用需求,推出專屬的解決方案。因此,MOTIONNEX FRT-509 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採用比國外進口同級產品高出 50% 扭力的動力系統,產品體積則減少 30%。如此一來,不光能在狹小空間中運作自如,也能在陡坡中順利進出,爬坡能力達 35 度、越障能力達 17 公分,搭配耐熱高達攝氏 1,000 度的包覆線材,完全不用擔心設備故障的問題。
採用中華電信影像服務 確保資料傳輸品質
根據建東精工提供資料指出,由於開發團隊在設計階段即與消防人員密切討論,很多功能都是因應實際操作需求設計。如 MOTIONNEX 消防機器人砲塔出水量達到每分鐘 4,800 公升的水準,且有效最大射程為 60 公尺,操作人員可遙控距離長達 300 公尺,可大大降低現場救災的風險。
在電池續航力部分,MOTIONNEX FRT-509 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具備定點射水續航力 15 小時以上、可連續行走 2 小時的能力,且可攜帶多條水帶。因應救災需求,建東精工也加入影像監控、可見光及紅外線熱顯像鏡頭、五用氣體偵測警報器等模組。其中,熱顯像鏡頭偵測溫度範圍為 -20~1000℃,五用氣體偵測警報器則可偵測一氧化碳、硫化氫和 VOC 氣體等,且會發現在有害氣體當下立即發出告警訊息。也能拖曳消防水帶直接進入高風險現場滅火,避免消防同仁直接面對危險。
「雖然消防機器人具備影像監控、偵測能力,但若無法即時將氣體資料、影像資料等,快速傳送給火災現場的指揮官參考,就失去研發此類設備的意義。因此,我們需要一套穩定、高效能的通訊系統。」林弘杰解釋:「為確保消防機器人能在全臺灣各地發揮預期效果,我們選擇與在全臺灣 5G 通訊服務涵蓋率超過 97.6% 以上的中華電信合作,引進中華電信的行動即時影像服務。」
投入跨設備資料交換 擴大消防機器人效益
建東精工選擇採用中華電信行動即時影像服務的關鍵,在於該服務是由行動通訊網路、行動 AI 智慧科技等整合,是專為特定場域設計的 AI 行動影像解決方案。此獨步市場服務,支援高畫質行動影音傳輸、多視角彈性部署等功能,加上 AI 自動化科技偵防、低延遲行動影像等特性,所以早已被廣泛運用在警政、國安、消防救災及保全等領域,如強化軍方演習、警政科技執法、消防勘災救援等應用。
根據中華電信提供資料顯示,在提供建東精工所需的行動即時影像服務之外,專案團隊也提供多項客製化服務,如設計可安裝於消防機器人中的影像拍攝模組。其次,則是提供具備超低噪度的影像調控技術,讓影像辨識過程中更為有效、精準。最後在 AI 辨識模組部分,能在現場即時精準辨識車輛、人員的行為特徵等。在前述眾多技術結合下,讓建東精工的消防機器人在火災現場等中,扮演輔助消防人員救災的最佳夥伴。
林弘杰說,目前 MOTIONNEX FRT-509 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還是屬於單機作業的等級,在我們未來長遠規劃中,此設備將朝向區域聯合協同聯防的發展。因為若發生大型火災時,消防指揮中心勢必須同時指揮多台消防機器人,若欠缺情資共享的機制,將無法發揮最大效益。相反,若消防機器人可透過連網機制進行情資分享與交換時,當不同地區分隊到場共同救災時,現場指揮中心可透過單台儀表板掌握現場全貌,自然有助於提升整體救災效率。
建立巡迴維修團隊 提升消防機器人妥善率
建東精工推出 MOTIONNEX FRT-509 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有三大目標,首先是希望降低各縣市消防分隊的採購成本,目前已帶動進口品牌設備逐步降價。其次,則是希望扮演拋磚引玉的角色,吸引更多臺灣廠商投入相關設備研發。因為當所有縣市分隊都願意採購時,整體市場規模就比過去更大,未來在臺灣建立成功案例之後,還能外銷到其他國家。最後,則是提供一套完整後勤、維修機制,讓消防救災機器人能發揮預期效益,而非僅是作為裝飾的用途。
林弘杰表示,在提供合理價格、後勤維修服務之外,我們也規劃成立技術支援團隊,定時巡迴到採購 MOTIONNEX FRT-509 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的各縣市消防分隊,進行教育訓練與設備檢測等工作。消防機器人能否發揮效益,妥善率與人員熟悉度是非常重要關鍵,團隊在提供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也會進行設備檢測工作,當發現有元件發生潛在問題時,可以立即進行維修與更換,確保消防機器人妥善率,可在發生火災時立即出勤、保護民眾的安全。
在建東精工規劃中,將會持續擴充 MOTIONNEX FRT-509 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的功能,除前述多台協同作業功能之外,也加入 AI 辨識火災範圍功能,提供火場指揮中心最即時的救災建議,徹底發揮消防機器人救災能力。
縮短火災撲滅時間 另類方向實踐 ESG
隨著地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帶動 ESG 浪潮席捲全球,全球各界莫不積極推動各種節能減碳策略,期盼能達成 2050 淨零碳排的目標。傳統談到節能減碳,泰半都是聚焦在採用節能設備、提高設備運作效率,以減少產線運作過程的碳足跡。身為臺灣首家推出消防救災機器人的建東精工認為,若能縮短火場救災時間、提升救災效率,也是實踐 ESG 的好方法。
[ 推薦文章:ESG 數據治理,創造永續企業競爭力 ]
林弘杰說,在火災現場一定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乃至於各種有毒氣,因此若能善用消防救災機器人的協助,不光能保護消防人員的安全,也能減少救災時間。未來,若臺灣每個消防分隊都能配置此設備,在保護人民的身命財產安全之外,也有助於降低每次火災的碳排量,是國家實踐 2050 淨零碳排目標的絕佳助力。然而若深入目前使用消防救災機器人的狀況,多數分隊因擔心進口設備維修不易、待料時間過久等問題,導致設備通常處於待機狀態,也失去先前採購的意義。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