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供應商視野

新加坡 TraceTogether 普及率高達九成的秘訣

2021-10-11
分類 : 供應商視野
0
A A
0
Hzsafeentry0420

面對世紀疫情,到底該如何面對,新加坡選擇與病毒共存的策略,其主要依仗便是 TraceTogether App 的成功運用。


採訪/施鑫澤 ‧ 文/楊迺仁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人民生活造成重大衝擊,在疫苗普及率尚未達到一定的覆蓋率之前,為避免疫情蔓延,許多國家都祭出各種防疫政策,要求全民共同遵守,但在推動過程中,卻因為各種因素,往往導致效果不彰或備受質疑。

以今年 5 月 19 日上路,政府編列預算高達 8 億元的「1922 簡訊實聯制」為例,就被批踢踢(PTT)八卦版許多網友批評:「有沒有掃 QRCode 也沒人在看」、「跟確診者重覆足跡會通知你嗎」、「結果還是細胞簡訊全部撒」、「市場入口用實聯制,結果一堆人從小巷進去。」就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在 6 月 29 日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的回應,也說簡訊實聯制只是輔助性質,僅記錄抵達時間,沒有離開時間,至於進入場所的停留時間、接觸哪些人,還是要精準疫調才能落實。

更嚴重的是,前台中地院法官張淵森在今年 6 月間,揭發警方利用嫌犯以簡訊實聯制發送的簡訊來鎖定嫌犯行蹤,違反發送簡訊者原本信任指揮中心所說的「限於疫調使用」的承諾,涉及侵害人民隱私權。

前述種種問題,讓人不無疑問,難道沒有比簡訊實聯制更有效的疫調控管方式嗎?尤其在變種病毒的威脅下,一旦疫情爆發,人民就只有選擇居家停止外出的選擇嗎?

內容目錄 隱藏
選擇適當時機有助增加安裝意願
符合人性的方便性
兼顧隱私及效能的追蹤機制

選擇適當時機有助增加安裝意願

新加坡是亞洲地區中最快達到八成以上疫苗覆蓋率的國家,雖然去年 4 月至 6 月初疫情一度相當嚴峻,但今年上半年疫情已經明顯獲得控制,因此從 8 月開始慢慢鬆綁防疫措施,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

但在 Delta 變種病毒肆虐下,新加坡確診人數也開始逐日攀升,9 月 19 日新增確診病例達 1012 人,創下去年 4 月底以來最高單日確診人數 (近日更是破 3000 人)。儘管本土疫情升溫,新加坡政府卻沒有拉高防疫措施,而是透過加強檢測及開始施打追加第三劑等措施來因應疫情。而讓新加坡政府能夠不用在去年疫情爆發之初,要求包括餐廳禁止內用、社交聚會人數最多 2 人等緊縮防疫措施的關鍵之一,就是「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App。

這個被新加坡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家梁浩楠譽為「新加坡防疫成效關鍵」的 App,功能其實與中國大陸推動的手機「健康碼」或我國的「1922 簡訊實聯制」很類似,都是希望能夠掌握每個人民的足跡,除了避免疑似確診或是需要隔離的人民,不會進入公共場所外,一旦有人確診,也可以盡快找出密切接觸者,或是迅速提供關鍵資訊如確診者足跡、停留時間等給民眾。

常駐在新加坡的 Kevin Gau 現身說明 TraceTogether 在防疫上的成功之處。

但新加坡政府為什麼會對 TraceTogether 充滿信心呢?現職 Tableau 亞太區方案架構總監,以及加州州立大學大數據計劃顧問委員會成員,長年居住在新加坡的資訊產業人士 Kevin Gau 認為,其中關鍵在於 TraceTogether 使用普及率已高達九成,不僅能夠發揮防疫成效,在個資隱私方面,也已取得新加坡人民足夠的信任。

TraceTogether 至截稿前的最新版本為 2.9.2 版,在 Google Play 有超過 28,000人給予平均 4.4 星等的
高評價。但「TraceTogether 剛推出時,使用率非常非常的低。」Kevin 說:「因為早期的 TraceTogether
一樣要用手機掃描 QR Code 後登錄,頂多只能作人流控管,無法整合資訊進行追蹤,當然也無法用來
作疫情監控分析。」

Kevin 分析新加坡推動 TraceTogether 的策略指出,當初新加坡政府是用鼓勵而非強制的方式,希望新加坡人民安裝 TraceTogether,但「當時處於封城狀況,很多人的想法就是既然不能出去,安裝也是多餘。」導致使用度不高。

但新加坡去年在第一波疫情結束,逐步解封之後,第二波疫情再起,人民就不太願意乖乖待在家裡了。「經歷被關在家裡的痛苦,以及終於解封外出的感受,人民就回不去了。」Kevin 說:「而且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 Work From Home,政府此時要人民安裝 TraceTogether,碰到的阻力自然就會比較小。」

符合人性的方便性

但真正讓 TraceTogether 普及率高達九成的關鍵,Kevin 認為「使用方便」才是關鍵。以去年新加坡規定的「社交聚會人數最多 2 人」為例,同住者其實是可以例外的,但疫調人員要如何確認一群聚會的人,真的是同住者?

「新加坡的疫調巡檢人員,是真的會要你拿出同住的證明。」Kevin 說:「但不是每個人手邊都會有戶口名簿之類的證明文件,更何況,還是有人買不起或不用智慧型手機。」

所幸 TraceTogether 推出「群組」功能,使用者可以將同住家人建立在群組中,「當巡檢人員提出要求時,你只要上傳 TraceTogether 的資料,戶政單位核對後,很快地就可以得到正確結果。」Kevin 說「當人民覺得很方便時,就會有完全不同的心情,推廣起來也就容易許多。」

但 TraceTogether 很快就碰到一個推動阻礙,首先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手機,其次總是會有人不會操作 App,如年齡偏低的小孩要如何要求使用?Kevin 表示,新加坡政府的作法是,只要是 7 歲以上的人民,都要使用 TraceTogether,但 7 歲以下的人民有兩種選擇,第一個選擇就是利用前述的「群組」功能,跟某位同住者綁在一起;第二個選擇,也是大幅提升 TraceTogether 方便性的關鍵-合力追蹤器
(TraceTogetherToken)。

「合力追蹤器的尺寸大約只跟 Apple 的 AirPods 耳機充電盒大小差不多。」Kevin 說:「人民到民眾中心(類似區公所)就可以免費取得,即使遺失,第一次還是可以免費取得,若再遺失付新幣 9 塊錢(約新台幣 185 元),就可以補發。」近期發送的新款更是縮小尺寸,攜帶相當方便。

新加坡政府甚至推出合力追蹤器自動更換機,提供 24 小時免費無人服務。如果合力追蹤器損壞了,人民只要到自動更換機掃描證件及合力追蹤器上面的 QR Code,再把壞掉的合力追蹤器放進回收盒,就可以拿到一個全新的合力追蹤器,人民還可馬上透過檢測掃描器,確定剛拿到的合力追蹤器運作是否正常。

Kevin 表示,新加坡人民只要註冊身分證 ID 及連絡電話,就可以取得 TraceTogether Token,屆時就算沒有手機,只要帶著 Token,就可以很快的完成檢核。而且新版本已經可以提供疫苗施打紀錄,包括施打劑次及施打時間,方便公共場所管制打過及沒打過疫苗的人民。

「如果沒有或不方便打疫苗(如身體條件不適合),TraceTogether 也會記錄核酸檢測的檢驗時間及結果。」Kevin 說。「新加坡政府最近甚至主動將 Token 送到還沒有使用的人民家中,對提高使用普及率有很大的幫助。」

兼顧隱私及效能的追蹤機制

除了個資記錄方便提供檢核的功能外,TraceTogether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追蹤機制。TraceTogether 的追蹤機制,主要分成近距離追蹤及場所追蹤兩種。

近距離追蹤,就是每個人不管是帶合力追蹤器或是在手機上裝 App,只要是距離 10 公尺內,就會透過新加坡數位服務部門所研發的藍牙追蹤(BlueTrace)協定,以加密方式互相傳遞匿名資料,以蒐集與紀錄兩個裝置之間的近距離接觸與時間,儲存在手機上的資料會在25天後自動移除。

以普通人的行動,每天約有數百筆的記錄。若是外出,則會有千筆以上的 TraceTogether 交換記錄。只要使用者與確診者維持相當時間以上的近距離接觸,TraceTogether 就會自動通知,政府部門也可以很快地透過 TraceTogether 快速準確地聯絡到需要被聯絡的人。

但為了避免危害使用者的隱私,TraceTogether 並不會蒐集手機的位置資訊,且所蒐集的資料只存放在手機上,除非使用者曾與確診者近距離接觸,否則政府單位永遠不會存取手機上的資料。

另一則是場所追蹤功能,先在公共場所入口處設立一個稱作「Safe Entry」的 Gateway,人民只需要將手機或合力追蹤器靠近一個手掌大小的四方型偵測器,完成簽到後就可以自由進出。

「掃描速度比掃 QR-Code 快很多。」Kevin 說:「而且不需要另外填寫個人資訊,兩種追蹤方式相互搭配,就可以完整迅速地進行足跡疫調。」

透過 TraceTogether Token 靠近 Safe Entry,亮綠燈便可通行。
在 Youtube 上可以查詢到 SafeEntry 的使用情境。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標籤: TraceTogether新常態
上一篇文章

NVIDIA 與 VMware 合作開發人工智慧 (AI) 就緒企業平台

下一篇文章

迎向高齡化社會 長照2.0效益展現

相關文章

1200x630 I160s05 1 (1)
供應商視野

解構 AI 時代分解式儲存關鍵價值

2025-10-17
I172d14 1
供應商視野

如映 CyberEyes 平台助肯驛國際轉型成功,強化市場競爭力

2025-10-09
I172d13 1
供應商視野

NTT DATA 豐富能量推動生成式 AI 最佳助手

2025-10-08
下一篇文章
圖片1

迎向高齡化社會 長照2.0效益展現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近期文章

  • 跨域整合、強化可視化管理 園管局助企業提升供應鏈韌性
  • 解構 AI 時代分解式儲存關鍵價值
  • AMD與Oracle擴大合作,助力客戶實現新世代AI規模化
  • 經濟部 6 年投 442 億發展無人機 鎖定國防與產業雙軸升級
  • HPE Discover More AI Taipei 2025:AI、混合雲與網路技術加速企業轉型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櫻花集團總經理李惠恂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跨越 AI 鴻溝:影子 AI 與超級使用者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英特爾公布Panther Lake架構 首款採用18A製程打造的AI PC平台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生成式 AI 標準化根因分析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歐美 AI 法規陸續底定,導入 ISO 42001 將事半功倍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量子 AI 將會開發每個人的無限潛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L.K.C. Lab 與 Progress Software 攜手合作 驗證資安防護能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CQL 系列報導 ─ CQL 應用與推廣策略解析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重視企業 AI 使用流暢度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雜誌紙本
  • CIO 雜誌 HYREAD 版
  • CIO 雜誌 Zinio 版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 協進會

關於我們

  • 公司介紹及工作機會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編:84493719|台北市 100 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 15-1 號 19 樓|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7/28 活動延期通知

因高雄市政府於7/28早上宣布全日停班停課,因此「智慧醫療研討會高雄場」活動延期舉辦。主辦單位將另行公告研討會相關訊息,歡迎報名參加!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1200630 10172

經濟部 6 年投 442 億發展無人機 鎖定國防與產業雙軸升級

文/鄭宜芬 為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行政院院會 16 日通過「無人載具產業發展統

I171s04

CEO、CIO 迎接 AI 浪潮

文/張瑞雄(資訊系教授、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 在當今的數位經濟中,人工智慧(AI

12006300925

行銷自動化新階段 李宏毅談 Agentic AI 轉型價值

文/鄭宜芬 Agentic AI 將目標轉化為可執行的自主式應用與自動化工作流程

12006301003

Fast-ID 驗轉中心上線 7 家銀行啟用跨機構身份驗證

文/鄭宜芬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偕同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金融Fast-ID聯盟)

I171d05

善用 AI 工具打造企業永續後盾

文/林呈欣 身為企業資訊長應提示檢核表(Checklist),以及透過 AI 自

Owennini1200

從護國神山到護國群山,台灣半導體產業升級的大好機會

文/林宏文 今年台灣半導體展 SEMICON Taiwan 2025 盛大展出,

1200630 10174

跨域整合、強化可視化管理 園管局助企業提升供應鏈韌性

文/鄭宜芬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下稱園管局)為協助園區廠商因應地緣政治與美國關

120063009232

從 AI 影像到飛控模組 臺灣無人機建構自主技術鏈

文/鄭宜芬 無人機近期成為軍工產業的焦點,為加強臺灣在全球無人機產業中的競爭力,

12006301008

中國數位監控技術跨境輸出 資安院提企業四大防禦建議

文/鄭宜芬 近期中國外洩相關監控資料檔案約 600GB,涉及中國網路監控防火牆技

Ciotaiwan logo 600 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四堂課
  • 智慧醫療研討會 台北/高雄場
  • 金融科技高峰會 春季/秋季場
  • 製造業CIO論壇 台北/台中/高雄場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亞太CIO論壇
  • CISO資安學院 金融/醫療/新竹場
  • CIO Insight 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