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與自動化技術正以驚人速度進展,愈來愈多企業開始利用 AI 來簡化營運流程、降低成本並提升生產力。結果是,人類勞工面臨裁員,職位被 AI 取代。不論人們是否樂見這種情況,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力,勢必要做出艱難決策,其中就包括裁員。
編譯/酷魯
多家企業,如 Klarna、微軟、Cisco、亞馬遜(Amazon)、Google、UPS 及 Ocado,已開始以 AI 和自動化技術取代被裁撤的人力,抑或為了加速 AI 發展,而開始大規模裁員。儘管這些技術確實提升了生產力,但也帶來對未來就業安全的嚴重隱憂。
Klarna 擴大 AI 應用,人力規模縮減約 40%
Klarna 是一家領先的「先買後付」金融科技公司,這家公司一直致力在內部全面導入 AI 工具,並強調這些技術帶來的生產力提升。2024年,該公司還特別使用 AI 生成的「執行長分身」來進行第三季度財報的發表,以展示 AI 有能力取代許多工作。
Klarna 在 2023 年與 OpenAI 達成合作關係,並於2024人推出 AI 客服助理,其處理的工作量相當於 700 名全職員工。拜 AI 應用擴大,以及整體人力結構調整之賜,該公司全職員工人數從 202 年 12 月的 5,527 人減少至 2023 年 12 月的 3,422 人,整體人力規模縮減了約 40%。
Klarna 執行長 Sebastian Siemiatkowski 曾公開表示,透過 AI 聊天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已能執行過去由真人代理員處理的工作,例如回覆客戶詢問與辦理退款。透過導入生成式 AI,Klarna 旨在在擴展服務規模的同時降低營運成本,並有報導指出,目前該公司已有相當比例的客服互動由 AI 處理。
微軟全面投入 AI 競賽,將裁減約 3% 全球員工
隨著微軟將更多資源投入發展先進 AI 的競賽之中,微軟日前證實,將裁減約 3% 的全球員工,預計將影響約 7,000 個職位,涵蓋微軟全球各業務部門與地區。該公司表示,截至去年 6 月,微軟全球共有 228,000 名員工,由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領導。
這是微軟自 2023 年 1 月宣布裁員 10,000 人以來,規模最重大的裁員行動。公司今年稍早也曾進行一輪小規模的績效導向裁員。微軟發言人表示,此次裁員的部分目的是為了精簡微軟內部的管理層級。
不論微軟與 OpenAI 的關係十分生變,但微軟依舊是 OpenAI 的主要支持者之一,該公司光是 2025 會計年度在 AI 相關領域的支出就將高達 800 億美元。有分析師指出,隨著微軟面臨開發先進 AI 所需的高昂成本,裁員勢在必行。
Cisco 裁員約 5,900 名員工,以利策略性轉型
和其他科技同業一樣,Cisco 也避不開一面裁減人力,一面加速擴展 AI 能力的產業大趨勢。2024年該公司宣布將裁員約 7% 的員工,約 5,900 人,作為公司策略性轉型的一部分,重點轉向 AI 和資安等高成長領域。該公司正積極將 AI 技術整合進其網路解決方案中,例如應用於網路管理的預測分析工具,以及自動化客服系統。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 Facebook 與 linkedIn,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儘管 Cisco 將此次裁員定位為業務重整、專注於新興科技領域的策略調整,但從其導入 AI 工具來執行如網路監控與故障排除等任務來看,自動化技術的導入確實降低了對某些職位的需求。
亞馬遜持續加碼 AI 與機器人,預計裁減約 14,000 名員工
Amazon 正推動一項大規模重組計畫,預計將在公司內部裁減約 14,000 名員工。這波人力縮編是這家科技巨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之一,背後主因是公司策略性轉向 AI 與自動化技術,目的是在經濟不穩的時期提升長期營運效能。
這波裁員將影響 Amazon 幾個核心部門,包括雲端運算、零售營運與人力資源。該公司高層指出,這項業務重整的目標是為 Amazon 的長期成功奠定基礎。針對受裁員影響的員工,Amazon 承諾將為他們提供資遣方案與職涯轉型協助服務。
科技產業的專家認為,這項裁員行動是個轉捩點,突顯企業愈來愈重視 AI 所帶來的效率提升,而不是傳統的人力勞動。Amazon 持續加碼投資於 AI 與機器人技術,也反映出整個產業正面臨一個更大的課題:如何在技術進步與財務穩定之間取得平衡。
Google 逐年投上千億美元開發 AI,去年兩波調整大規模人力
Alphabet 是眾多迅速布局 AI 領域的科技公司之一,尤其在生成式 AI 工具問世後,整體投資規模持續擴大。Google DeepMind 執行長 Demis Hassabis 曾在去年表示,為了成為 AI 領域的領導者,Google 將逐年投入超過 1,000 億美元開發 AI。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動 AI 發展的同時,Google 也同步調整了大規模的人力與不動產策略。
[ 推薦文章:提示工程已死!情境工程成為 GenAI 新顯學 ]
2024年4月針對財務團隊的重組,是繼今年 1 月裁撤 Google 硬體部門、核心工程團隊與 Google Assistant 團隊約 1,000 人之後的又一波行動。在今年 1 月,Google 曾宣布在全球裁撤 12,000 個職位,這項消息由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內部備忘錄中公布。
UPS 正透過 AI 技術削減成本,並宣布裁員 20,000 人
2025 年初,UPS 宣布將裁員 20,000 人,這是該公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之一的人力精簡行動。執行長 Carol Tomé 指出,包含機器學習在內的新技術,使得原本需要人工定價專家處理的業務建議書撰寫等任務得以自動化,從而實現這波裁員。
儘管 UPS 澄清 AI 並未「直接」取代員工,但從其在物流管理、路線最佳化與客戶互動等方面積極導入 AI 工具來提升效率的情況來看,自動化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對部分職位的需求。這些發展凸顯出物流巨頭正透過 AI 技術來削減成本,以應對日益嚴峻的通膨壓力。
Ocado 透過 AI 提升工作效率,連同去年共裁減 1,500 名員工
英國最大線上食品雜貨零售商 Ocado 正利用 AI 工具提升工程團隊生產力,並藉此削減成本。將裁減數百個技術部門職位,作為這家虧損中的線上雜貨商透過人工智慧降低成本的措施之一,AI 目前已用於輔助其研發與工程作業。
這家擁有約 20,000 名員工的公司表示,AI 已幫助提升工程團隊的工作效率,使其得以在技術與財務部門合計裁撤 500 個職位。Ocado 在上個會計年度中,已先行裁減過 1,000 名員工。
Ocado 集團執行長 Tim Steiner 表示,該公司正在善用各類 AI 工具,以提升工程團隊的生產力,並計劃未來在研發上的支出也會減少。AI 同樣也有助於提升倉儲機器人的生產效率,使得公司在銷售成長的同時,可以減少對新員工的依賴。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