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CIO論壇 台北場
在商業環境快速變化下,精準掌握供應鏈才能從中勝出。Blue Yonder 運用單一平台打破資料孤島,並藉由超過 100 億次 AI 預測能力,提供企業橫跨「計畫、執行、優化」的全方位供應鏈洞察。
文/林裕洋
目前全球供應鏈正面臨勞動力短缺、關稅戰等多元挑戰,多數企業受限於老舊資訊系統與零散工具所限制,以至於陷入難以精準掌握供應、需求之間的協調性,陷入庫存失衡與成本飆升等困境。在傳統端對端資料整合工具功能有限,無法滿足「即時可視」與「跨層協作」需求,也突顯出引進 AI 技術的急迫性。而以 AI 為核心驅動的 Blue Yonder 端對端供應鏈智慧平台,可讓企業更快看見問題、預測並主動修正,實現即時可視、智慧調度與多層協同作業的目的。
Blue Yonder 亞太區解決方案副總裁蘇昱彰表示,Blue Yonder 作為全球供應鏈 AI 解決方案領導者,解決方案最大優勢在於運用單一平台打破資料孤島,並結合超過 100 億次 AI 預測能力,提供企業橫跨「計畫、執行、優化」的全方位供應鏈洞察。有別於傳統工具只能解決片段流程問題,我們是以共同資料雲平台為核心,讓企業從第一角度重新思考供應鏈問題,進而達成重塑供應鏈韌性的目標。
三大主軸出發 打造新世代供應鏈
融合 AI 技術的 Blue Yonder 平台,涵蓋「計畫優化」、「即時協調」、「執行同步」等三大主軸,助企業打造「透明、敏捷、智慧」的新世代供應鏈。此平台的供應鏈規劃模組功能非常強大,從需求預測、生產供應、庫存管理到訂單承諾,全程結合 AI/ML 算法與即時資料。「共用數據平台」部分,可透過資料整合功能助企業建構一個動態聯網的數位孿生機制,實現全網協同與即時監控。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 Facebook 與 IG,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蘇昱彰指出,在 AI 功能部分,Blue Yonder 平台的 AI 智慧代理,在物流端可協助倉儲與運輸管理者追蹤績效、感知異常與給出路線或配送優化建議,減輕管理者負擔。至於庫存優化AI代理部分,則以 AI 分析即時的供需變化與庫存狀況,調整即時排程與成本最小化的配置策略,讓企業在「外部變化與供應吃緊」的雙重壓力下依然可保持彈性運作。
又譬如說因應現今難以捉模的關稅政策,Blue Yonder 是一整套可持續進化的供應鏈智慧架構,透過平台化即時信息整合與 AI 自主學習,讓企業轉變為主動建立多套場景模擬與協同決策,進而在詭譎多變的商業環境中,精準洞察變化趨勢以精準應對。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