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宜芬
資安威脅日益升溫、帳密外洩成為日常,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 10 日出席「InfoSec Taiwan 2025 國際資安組織大會」時指出,資安是所有數位應用與產業發展的基礎,若資安沒做好,無論產業發展目標多大,都是空談,在全世界排序很前面談。此次活動由台灣數位安全聯盟與資安大聯盟聯手主辦,齊聚來自海內外的資安領域專家,共同討論資安戰略與創新技術。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與 Facebook,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AI 攻防與量子防護成關鍵課題
黃彥男說明,隨著 AI 相關網路攻擊頻率上升,政府網路每日遭遇超過 240 萬次探測與攻擊,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其中多為自動化攻擊,難以仰賴人工即時應對。然而 AI 不僅為攻擊工具,也能作為防禦手段,協助提升異常監控與事件過濾能力。未來幾年,AI 資安攻防與量子資安防護將是關鍵發展方向。
台灣資安產業近年成長快速,黃彥男指出,去年產值達新台幣 817 億元,預期明年有望突破千億元。他提醒,資安是所有應用與產業發展的基礎,包括半導體、加密貨幣、數位金融等,都必須以強韌的資安為前提,「如果資安沒做好,不僅影響應用推動,更可能造成金融市場動盪與民生安全風險」,期許資安產業走向國際。
台灣數位安全聯盟榮譽理事長蔡一郎表示,今年是變動的一年,全球區域戰爭與網路世界駭侵事件從未斷過,數以萬計的攻擊也頻繁出現,甚至醫療或金融等特定產業也淪為目標。因此 InfoSec Taiwan 期許藉由海內外專家交流實務經驗、最新發現與技術能量,提升產業的因應與處理能力。
台灣資安大聯盟會長涂睿珅則說,台灣有很多資安業者稱得上是台灣、國際之光的技術中,如 FIDO 等技術已逐步獲得政府單位採用,更安全也更便民。
[ 推薦閱讀:【專訪】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 ]

無密碼驗證 FIDO 推新興身份識別架構
「FIDO 代表無密碼時代來臨了。」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林青嶔組長出席 FIDO 專場時,提及對於 FIDO 技術與無密碼驗證應用發展的重視,將推廣 FIDO 到各行各業,推動類實名制的身份認證。
FIDO 透過生物辨識(如指紋、臉部)或硬體金鑰替代傳統密碼,利用公開金鑰加密機制進行身份驗證,無須在伺服器儲存密碼,可有效降低帳密外洩風險並提升使用便利性。
專場議題匯聚來自電商、旅遊、金融、票證、認證與工業電腦等產業,包括酷澎、網際威信、元大銀行、飛碼科技、東擎科技等實戰部隊,分享如何打破傳統帳密思維,公開實務與治理策略,用 FIDO、Passkey 與 FDO 技術,導入流程與應用的成果,為資安防線注入新能量。
酷澎揭示電商如何從零到一、建構以 FIDO 驅動的認證架構;網際威信展示其 Veri FIDO 在一卡通與可樂旅遊上的跨場景應用;元大銀行則揭露與金管會 Fast-ID 的合作細節,打造金融服務中的資安新典範。飛碼科技則大方公開驗證導入的關鍵步驟與實用指南,助攻業界複製成功模式;東擎科技更進一步將 FDO 技術實踐於邊緣 AI 部署。
FIDO 聯盟台灣分會會長張心玲強調,帳密的資安疑慮已是事實,Passkey 是下一個全球通行的資安語言。Google、Apple、Microsoft 等科技巨頭已全面支援 Passkey 登入,代表「無密碼」不再是未來,而是「此刻」。
FIDO 聯盟更推動「Passkey Pledge」倡議,邀請企業加速導入 Passkey,翻轉用戶登入體驗;台灣也迅速跟進,包含神盾、偉康科技、全景軟體與工研院等多個單位皆積極響應,在多元場景中實踐 Passkey 技術落地,打造真正無密碼、無破口的資安生態圈。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