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聚焦於 GenAI 的未來發展與企業 AI 算力的策略布局,深入探討企業 AI 的導入現況與未來趨勢,解析企業如何從目前的文書辦公應用,邁向更自主的 AI 代理(AI Agent)時代,並在成本與安全的權衡下,規劃出最佳的算力投資方案。
調查/ CIO Taiwan ·解析/劉彥岑(資策會數轉院金融科技中心副規劃師)
AI 已是全球產業發展的共同關鍵字,不少專家皆劍指 AI 是未來 10 年的科技核心。AI 議題仍持續發酵,正驅動企業思考如何有效應用,以強化營運效率與提升未來產業競爭力。
[ 下載 2025 CIO Insight 調查報告]
高階經理人應該深入了解 AI 轉型不單純只是技術升級,而是一場組織結構、營運流程與企業文化的全面變革。有此,本文將聚焦 GenAI 未來發展與企業 AI 算力布局,探討企業 AI 導入現況與後續應用趨勢。
GenAI 發展成為具備 AI 能力的 Agent
近兩年聊天服務 ChatGPT 引爆全球關注與影響產業發展動向,更是帶動其他相關應用涵蓋語音生成、圖像生成、影片/3D 畫面生成以及程式碼生成等領域。GenAI 能如日中天其來有自,原因除了大型企業開始積極採納應用於商業活動,再加上 ChatGPT 成功消除了人們過往對於「互動式聊天機器人」的失望。根據 2025 CIO Insight年度問卷調查,有近五成的企業導入 AI,顯示 AI 布局成為企業其一重要的關鍵策略。主要三大用途為資訊生成與處理(65%)、決策與預測(53%)和認知與感知(53%),也可以發現 GenAI 的商業應用高於其他兩者(圖 1),說明 ChatGPT 問世的這兩年掀起 GenAI 遍地開花之應用浪潮。

由上方數據可以發現目前企業著墨 AI 的方向,是以文書辦公與程式分析為主,幫助企業員工處理重複性高的繁瑣任務,並交給各類型的大型語言模型生成資訊與預測內容。因此,2025年AI 代理(AI Agent)是個值得留意的科技趨勢,旨在沒有人類介入之情況下,AI 透過機器學習自主完成任務、做出決策。像是回答電子郵件、管理工作行事曆或定期檢測程式碼與資料庫數據等數位助手,從單獨的對話視窗(ChatGPT)邁向主動服務的貼心代理人(Agent GPT)。未來有機會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 Agent,處理不同的工作任務。
AI 算力布局面面觀
為擴大 AI 垂直應用,算力需求與技術升級在各地崛起,此現象不僅帶來科技層面上的突破,更將重塑整個產業生態。從 2025 CIO Insight 調查,可以發現五大產業在 2025 年都會增加 AI 算力的預算,高科技製造(65%)、傳統製造(66%)、健康醫療(85%)、服務業(81%)以及金融業(88%),顯示 AI 算力布局已是各家插旗的必爭之地。導入 AI 算力同時,企業亦關係資訊傳遞安全性與資源投入成本,其二規劃面向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圖 2)。

企業在投入 AI 算力之前,需思考 AI 技術最終能要達成什麼目的,並釐清技術具體應用場景與能解決的實際問題,才不會陷入為 AI 而 AI 的囹圄。再者,AI 算力投資成本昂貴,當運算模型越來越複雜,開發成本則會越來越龐大。不少企業會透過租賃雲端服務商的算力平臺或第三方業者合作開發,加速垂直應用步伐。
[ 推薦閱讀:企業 IT 現代化營運現況與趨勢 ]
在企業對於 AI 運算的成本考量下,有些業者僅需要小規模的需求,聚焦於某一重要營運流程,無須殺雞用牛刀。這些企業更傾向於小型語言模型的 AI 服務,以小算力、小模型、低參數的需求特徵,即可滿足大部分需求。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 Facebook 與 IG,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因應 AI 產業應用增加,算力需求扶搖直上。企業開始使用自建資料中心、多雲及雲地端等 AI 不同環境,過去企業主要仰賴單一雲端運算服務,但現在高度重視資安危機與算力基礎建設備,雲地混合的運算成為主流 AI 趨勢。長久之計,企業會讓較複雜且有難度的運算由雲端伺服器執行,而地端伺服器則是處理較簡單的運算,強化企業營運效率與節省 AI 資源投入成本。
結語
企業在 AI 布局需要更加謹慎且納入策略性的思維,不但要優化成本結構,更達到資安與生產力的需求。成功的關鍵來自於找到適合企業自身規模與需求的解決方案,並非不是盲目追求最大、最新的 AI 模型。AI 算力布局企業需要掌握「快」、「狠」、「準」三大方向:「快」 ─ 即時掌握市場先機與產業發展趨勢;「狠」 ─ 下定決心投入 AI 必要資源;「準」 ─ 精準聚焦內部實際的技術需求。最後,各產業因為 AI 的興起都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唯有採取正向積極未雨綢繆的態度,才能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中紮穩馬步。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