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服務科學學會 2025 年度主題論壇
台灣服務科學學會 2025 年度主題論壇以「AI 時代的跨界合作與價值共創」為核心,成功地匯聚了不同領域的專家,探討 AI 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促進產學界的交流與互動,也為未來在 AI 驅動下的服務創新與跨界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丁友庭
台灣服務科學學會理事長黃三益以「大型語言模型的能與不能」為題,為論壇揭開序幕。他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運作方式類似於不斷延伸的文字接龍,雖具備處理龐大資料與多項任務的能力,卻仍面臨諸多挑戰與侷限。在打造LLM 的過程,首要挑戰是選擇語言進行訓練,這將直接影響模型未來的應用效果。他強調,LLM 具備「邊講邊想」的能力,但終究缺乏人類的自主性與同理心,無法真正與人共情。為了提升語言模型在回答問題時的準確性與實用性,黃三益理事長建議可導入 RAG 技術,以補強 AI 模型的知識基礎並強化其「邊做邊學」的回應能力。

台灣設計研究院研發長劉世南表示,當有了 AI 後,我們應當反思現在正在做的事情該如何做。以設計產業為例,設計師經常需要跨領域合作,所以如何與 AI 有效協作成為一大關鍵。唯有善用 AI 減少重複性工作,才能讓設計師將更多心力投注在發揮獨創性與專業價值上。國際專案管理學會台灣分會榮譽理事長高治中也指出,未來的專案管理將更加重視協作式領導、軟實力與資料處理能力,因此專案經理需學會與 AI 合作。AI 助理的導入將提升執行效率,並兼顧品質、時程與預算等多項細節,讓專案推動更加順暢。台灣行銷科學學會秘書長林郁翔分享,為了讓 AI 發揮效能,模型訓練必須仰賴大量且高品質的資料,以避免維度災難,確保預測與決策的準確性。當 AI 結合行銷科學後,能幫助企業「洞」人心扉,並打造「動」人心扉的行銷方案。

AI 雖然能補足人力,卻不等於完全取代專業人員角色。就如醫療領域的應用 AI 核心依舊離不開「人」。臺灣醫學設計學會理事長曾俊儒強調,AI 優化醫療服務的終極目標,是與醫療團隊協同合作,打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生態系。從病理分析、疾病預防,到個人化健康管理,讓 AI 優化病患就醫體驗。無論是在設計、行銷、專案管理,或是醫療服務領域,AI 的角色不是取代人,而是成為人類的創新夥伴。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 Facebook 與 IG,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台灣服務科學學會透過五位講者的精彩分享,讓與會者了解 AI 的應用發展趨勢及 AI 協作創新的重要性。期待未來學會能持續協助產學界的跨界合作與價值共創。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