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宜芬
為推動人工智慧(AI)醫療產品的臨床實證與政策落地,衛生福利部資訊處 20 日舉辦「臺灣 AI 影響性研究中心聯合啟動大會暨國際研討會」(Taiwan Clinical AI Impact Forum 2025),正式宣告我國 AI 影響性研究制度啟動。此次活動聚焦「以臨床實證推動 AI 醫療創新」主軸,展現臺灣在建立AI 臨床效益與醫療經濟影響評估的重要里程碑。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與 Facebook,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表示,AI 技術在影像判讀、疾病預測與臨床決策支援等領域發展迅速,但其臨床效益與醫療經濟價值尚待以科學方法驗證。為此,衛福部自 113 年啟動「AI 影響性研究中心」制度,於臺北榮總、臺中榮總、三軍總醫院、成大醫院及臺大醫院等五家醫學中心設置 AI 影響性研究中心示範據點,推動跨院臨床實證、中央審查委員會(C-IRB)與多中心資料串流分析機制,形成我國 AI 臨床試驗與健保給付評估的重要基礎。
啟動大會邀集產官學研領袖共同出席,象徵政府與臨床醫療體系攜手合作,邁向可信任 AI 醫療實證的新階段。「AI 影響性研究中心聯合啟動儀式」會中由李建璋、召集人成大醫學院校長沈孟儒、臺中榮總名譽院長陳適安、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良基與五大 AI 影響性研究中心與其跨體系合作聯盟醫院中心代表共襄盛舉,宣示臺灣 AI 實證制度正式運行。
芝加哥大學合作揭示臨床 AI 治理實務
國際研討會部分,特邀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教授同時是芝加哥大學數位轉型中心共同創辦人Stephen Weber, MD, ScM,與美國芝加哥醫學中心首席醫療資訊長高承楷副教授分享臨床 AI 治理、監管與教育推動經驗,同時與健保署、醫學中心共同探討真實世界證據(RWE)如何支援 AI 臨床效益與支付模式創新。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臺灣 AI 影響性研究中心的制度設計在亞洲地區具有前瞻示範性,可為 AI 醫療導入建立可複製的研究框架。
下午場由五家 AI 影響性研究中心接力發表臨床實證成果:台北榮總以「從治理到臨床」為題,說明 AI 影響性研究中心建置實務與肺癌 LDCT-AI 隨機試驗的設計與執行經驗;臺大醫院則從眼科 AI 驗證延伸至一般門診臨床試驗,分享以隨機臨床試驗實證推動 AI 輔助診斷系統之應用;三軍總醫院以最低成本執行介入性研究,評估 AI-心電圖請付績效模式對 ST 段上升型心肌梗塞(STEMI)的影響與潛在商業模式;台中榮總以 VeriOsteo OP® 智骨篩為例,說明 AI 影響性中心建置與多中心 CIRB 實作挑戰;成大醫院從婦癌影像身體組成與化療劑量的雙向研究出發,展示如何由臨床實證走向價值創造,連結南部 AI 生態系與健保決策,充分體現「由實證到給付」的政策願景。
座談會由李建璋主持,邀集健保署、各大醫學中心與研究團隊代表,探討 A I臨床試驗推動、資料共享、倫理審查與經濟評估之挑戰與未來方向。與會者均肯定衛福部建立 AI 實證制度的關鍵價值,認為其不僅能協助 AI 技術安全落地,也能作為健保給付決策的重要依據,開創 AI 醫療產業與政策並進的新格局。
AI 影響性研究中心將持續以「試驗—實證—給付」的證據循環,推動 AI 醫療產品的價值評估與健保接軌,期盼透過產官學研的共同努力,使臺灣成為亞太 AI 臨床實證與支付創新的關鍵樞紐,並與國際標竿接軌,為國人打造更智慧、安全與可近的醫療環境。
[ 推薦閱讀:數位健康新藍圖 衛福部長石崇良推動次世代智慧醫療 ]
啟動智慧醫療學校及 CMIO 臺美聯合培訓計畫
為推動臺灣智慧醫療邁向國際,衛生福利部於今日(11月19日)舉辦「臺灣智慧醫療學校暨醫療資訊長台美聯合培訓啟動大會」,會中宣布啟動全國首創「臺灣智慧醫療學校」及「醫療資訊長(CMIO)台美聯合培訓計畫」,臺美雙方正式展開智慧醫療與高階醫療資訊人才培育的戰略合作,並開啟臺灣醫療數位轉型的新篇章。
衛福部資訊處李建璋處長表示,全球醫療正從傳統照護走向以資料為核心的智慧決策新時代,臺灣在醫療品質與公共衛生資訊整合方面具備堅實基礎,未來將透過跨國協作與高階人才培育,建立能夠連結臨床、資料與科技的智慧醫療生態系,推動醫療品質全面升級,這將是臺灣醫療體系邁向全球領先的重要里程碑。
「臺灣智慧醫療學校」為國內首創智慧醫療教育與培訓平臺,整合線上學習、AI互動測驗與數位認證機制,課程涵蓋醫療資訊安全、醫療大數據、醫療AI與醫療資訊管理四大核心領域,結合國內外專家師資共同授課,並提供實務演練與國際研修機會,以強化專業人員的智慧醫療應用能力,成為推動臺灣智慧醫療人才培育與跨界交流的重要基地。
「CMIO台美聯合培訓計畫」將作為智慧醫療領導人才養成的關鍵推手,獲選參與者除接受專業課程訓練外,亦可獲衛福部補助赴海外進行為期六個月的進階實務訓練,返國後推動落地方案,促進臨床與資訊應用的整合,實質提升醫療品質與效率。美國芝加哥大學附設醫院(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al Center)為培訓計畫之海外合作基地之一,會中邀請該院CMIO Dr. Cheng-Kai Kao分享美方實務訓練規劃與執行經驗,協助臺灣建立國際接軌的培訓模式,形塑可持續發展的智慧醫療人才生態。
會議尾聲舉行CMIO座談會,由國內各大醫療機構關鍵領袖齊聚參與,與李建璋處長、芝加哥大學附設醫院Prof. Stephen Weber 、Dr. Cheng-Kai Kao,以及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張慈映副所長進行深度交流,探討醫療領導者如何運用AI、數據與臨床洞察重塑醫療服務模式,並就CMIO在連結臨床與科技領域的策略角色提出培訓建議,共同開啟智慧醫療國際合作新契機。
[ 推薦閱讀:AI 輔助病歷標準化 衛福部自動編碼輔助系統獲「未來科技獎」 ]
李建璋強調,藉由智慧醫療教育平臺啟動與CMIO培訓招生說明,將作為臺灣推動智慧醫療與國際人才培育的新起點。未來衛福部資訊處將持續以開放合作的精神,串聯國內醫學中心與國際頂尖機構,推動跨國醫療創新與人才循環,培育具國際視野的醫療資訊長與數位醫療領導者,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智慧醫療新願景。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