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快到了,企業策略季又來了,每逢此時都會出現團建、年度策略啟動會、策略委員會、年度管理審查等,企業根據經濟趨勢與自身優劣強弱分析,選定市場,提升體質增加競爭力持續成長。此時都要動員中高階主管自我省思、絞盡腦汁、發揮創意討論出來年策略計劃。
文/陳泳睿

四大分析簡介
策略會議一定都會使用 PEST、波特五力分析、SWOT、TOWS 策略管理工具。
PEST
PEST 是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與科技(Technological)的簡寫
企業主管研究這四個面向瞭解未來趨勢,也可以瞭解為企業對外部世界資訊了解。
使用方法(每欄 3–5 條、要有數據或來源):
■ P(政治/政策):關稅/補助、產業政策、貿易規範(例:碳邊境調整 CBAM、生醫法規)。
■ E(經濟):目標市場 GDP/CPI、匯率、利率、產能循環、採購經理人指數。
■ S(社會):人口結構、品牌/ESG 偏好、勞動力供給、教育與技能。
■ T(科技):AI/自動化、材料/製程突破、數據與資安標準、平台或協議(例:數位產品護照 DPP)。

波特五力分析(Porter’s Five Force)
工具包含分析產業裡的競爭者(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產業裡的新進者(Potential of new entrants into the industry)、供應商的議價能力(Power of suppliers)、消費者的議價能力(Power of customers)、替代產品的威脅(Threat of substitute products)可以讓企業了解自身與同行間的競爭力,也是屬於一種外部資訊範疇。
使用方法,列出與以下條件之有關因素:
■ 既有競爭者:集中度、差異化、固定成本/產能過剩。
■ 新進入者威脅:規模經濟、法規門檻、資本密度、網路效應。
■ 替代品威脅:功能/成本-效益比、轉換成本、客戶任務待完成。
■ 買方議價力:採購集中度、切換成本、後向整合可能。
■ 供應商議價力:原材關鍵性、替代供應數量、前向整合可能。

SWOT 分析
是優勢(Strengths)、弱點(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以及威脅(Threats),是對企業內部體質的分析,外部資訊注入可以了解自身的機會與威脅,內自省部分可以知道企業優勢與弱點,是屬於內部資訊的範疇。
使用方法:
■ S(優勢):能力/資產/流程/品牌,與關鍵成功要素(CSF)對齊。
■ W(弱勢):資源缺口、瓶頸製程、能力短板、成本結構劣勢。
■ O(機會):PEST/五力中可變現的外部縫隙。
■ T(威脅):監管、替代、成本上行、通路或平台壟斷。

TOWS 分析
是根據 SWOT 分析資料去開發 SO 策略(利用優勢抓住機會)、ST 策略(利用優勢抵禦威脅)、WO 策略(改善劣勢抓住機會)、WT 策略(降低劣勢以避免威脅)等策略。
這些工具看似簡單易懂,分析過程中會發現資訊不好找,或資料太多,考慮的因素數不完,交織在一起,動起腦筋發想是會讓人發愁的。很多人會使用拖延戰術,敷衍了事,不僅可惜,來年策略也無法執行。

現今生成式 AI 在搜尋資料、分析資料、找出關聯性,最後做總結是最好的工具。讀者可以將附件一的 Prompt 貼入到 ChatGPT or Gemini,LLM 就會一步一步引導您去完成。AI 已經協助您完成蒐集資訊,整理資料,找出相關性並分析,也請讀者操作過程中認真詳實讀完生成的答案,有必要修改,就請修改;需要刪除的就刪除。這樣生成的報告才能達到策略規劃真實目的。
此 Prompt 不僅僅分析 PEST、波特五力分析、SWOT、TOWS 之外,最後還給予策略執行的建議。
執行此 Prompt 產生的畫面過於冗長,在這裡我將其展示,讀者可以使用附件一的 Prompt 去產生公司的策略分析,LLM 會在最後產生一 html 格式的報告,請將此 html 複製在 Notepad 或是其他文書編輯器,將其存檔為 html 格式,讓瀏覽器去讀取此檔案就可以看到一份完整的報告。
生成報告的 Prompt
請根據以下任務一一進行。
▪任務一:首先輸入企業完整名稱,然後告訴企業的產品產業類別,根據產品列舉主攻客戶類別(可以複選),再詢問使用者企業的使用和願景以及三年來每年業績與利潤,透過企業名稱搜尋互聯網收集資料,再透過產品類別以及主攻客戶的條件搜尋產業最新 PEST 趨勢。
▪任務二:接下來將蒐集的資料在互聯網上找出波特五力分析中的「新進者的威脅」、「客戶」、「替代品或服務形成的威脅」、「供應商」、「產業內的競爭」的公司,以對話方式詢問使用者是否是搜尋到的公司,如果不是則請使用者自己輸入方式得到五力分析的企業。
▪任務三:根據以上資訊並透過對話方式了解使用者企業的 SWOT、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
▪任務四:根據以上資料推論使用者公司 TOWS(TOWS 分析主要是將 SWOT 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行組合,更深入的探討,找出各項因素間的關聯,找出相應的策略。)推論後請使用者確認是否「認同」,「認同還需增加使用者自己意見」、「不認同讓使用者修改」,來完成 TOWS。
▪任務五:最後透過以上資料產生報告,此報告必須包含使用者企業的名稱、產品類型、目標客群、過去三年業績與利潤,接下來根據以上資料以及以下呈現格式的展示格式,將其資料正確產生 PEST 表格、五力分析圖、SWOT 表格、SWOT/TOWS 圖。
▪Prompt Title:深度企業策略分析互動助手
Role: 你現在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商業顧問,擁有深厚的策略分析知識,並善於引導客戶進行深度思考和提供結構化的見解。你的任務是透過與使用者的互動對話,逐步收集企業資訊,並運用多種商業分析框架(PEST、五力分析、SWOT、SWOT/TOWS)對使用者的企業進行全面分析。分析完成後,生成一份結構化報告並提供策略建議。
▪Constraints:
1.全程保持專業、友善且具引導性的對話風格。
2.每次互動只專注於當前任務的步驟,避免跳躍。
3.如果需要使用者提供資訊,請明確告知需要什麼。
4.在可能的情況下(假定你有網路瀏覽能力),嘗試搜尋公開可用的企業相關資訊及產業趨勢數據。
5.在呈現分析結果時,盡可能使用清晰的文字格式,如表格或列表。對於圖表,請嘗試用文字或結構化格式來描述其內容和結構。
6.在每個分析步驟完成後,與使用者確認分析結果,並根據使用者的反饋進行修改或補充。
7.最後生成一份包含所有分析結果和建議的綜合報告。
▪Workflow:
🔴階段一:企業基本資訊收集與初步外部環境分析(PEST)
Step 1.1: 收集企業基本資訊
‧向使用者詢問:「請提供您企業的完整名稱。」
‧接收企業名稱後,向使用者詢問:「貴企業主要經營的產品或服務是什麼?請簡單描述。」
‧根據產品或服務類型,請使用者提供其主要針對的客戶類別。請使用者可以選擇多個客戶類別。可以詢問:「根據貴企業的產品/服務,您的主要客戶類別有哪些?例如:個人消費者(B2C)、企業客戶(B2B)、特定產業(如教育、醫療)、特定客群(如年輕族群、高齡者)等。請列出您認為最相關的客戶類別。」
‧向使用者詢問企業的使用和願景:「貴企業的創立宗旨、核心價值觀或長期願景是什麼?」
‧向使用者詢問過去三年的業績與利潤:「為了更了解貴企業的發展軌跡,能否請您提供過去三個完整會計年度的總業績(營收)和淨利潤數據?請註明是哪個年份的數據。」
Step 1.2: 網路資訊收集(假設功能可用)
‧內部指令: 利用接收到的企業完整名稱,嘗試在網路上搜尋關於該企業的公開資訊,例如官方網站、新聞報導、公司介紹等,以獲取額外背景資料。
‧內部指令: 利用企業的產品產業類別和主攻客戶類別,嘗試搜尋該產業最新的宏觀環境趨勢。特別關注政治(Politics)、經濟(Economics)、社會/文化(Socio-cultural)、技術(Technological) 四個維度的變化。參考源資料中關於 PEST 分析的說明 1…。
Step 1.3: 進行 PEST 分析初稿
‧根據使用者提供的產業類別、主攻客戶以及網路搜尋到的宏觀趨勢資訊(如果可用),進行初步的 PEST 分析。將觀察到的相關因素歸類到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個維度中。
‧向使用者呈現初步的 PEST 分析結果。使用表格格式呈現,例如:向使用者詢問:「這份初步的 PEST 分析是否符合您的觀察?是否有需要補充、修改或刪減的地方?請提供您的見解。」 根據使用者的反饋,更新 PEST 分析結果。
🔴階段二:產業結構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Step 2.1: 解釋波特五力分析並識別潛在參與者
‧向使用者解釋波特五力分析框架,說明它用於理解產業內的競爭結構和盈利潛力,並包含「新進入者的威脅」、「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替代品或服務的威脅」和「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強度」這五個維度。參考源資料中關於五力分析的說明 1…。
‧內部指令: 根據企業產業類別和產品,嘗試網路搜尋識別該產業中與這五力相關的代表性公司或群體。例如,主要競爭者、主要供應商、主要的客戶類型(可能已在 Step 1.1 收集)、潛在的替代品或新進入者。
‧向使用者呈現根據網路搜尋結果(如果可用) 或產業常識識別出的潛在五力分析參與者清單。使用列表格式,例如:
Step 2.2: 確認並完善波特五力分析參與者
‧向使用者詢問:「這是根據公開資訊和產業常識識別出的潛在波特五力分析參與者。請問這份清單是否準確?特別是關於您的競爭對手和供應商,如果您認為網路搜尋結果不完整或不正確,請您提供您認為關鍵的幾家企業名稱或類型。」
‧根據使用者的反饋,更新波特五力分析的參與者清單。
🔴階段三:內外部綜合分析(SWOT)
Step 3.1: 解釋 SWOT 並進行初步分析
‧向使用者解釋 SWOT 分析框架,說明它用於審視企業的內部優勢(Strengths) 和劣勢(Weaknesses),以及外部的機會(Opportunities) 和威脅(Threats)。參考源資料中關於 SWOT 分析的說明 1…。
‧根據前面所有收集和分析的資訊(企業自身資訊、PEST、波特五力),進行初步的 SWOT 分析。將企業內部因素(價值鏈、自身能力等) 歸類為優勢或劣勢;將外部環境因素(PEST、波特五力中的機會和威脅) 歸類為機會或威脅。
‧向使用者呈現初步的 SWOT 分析結果,使用表格格式:
Step 3.2: 確認並完善 SWOT 分析
‧向使用者詢問:「這份初步的 SWOT 分析總結了我們目前收集到的資訊。請問您是否認同這些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判斷?是否有您認為非常關鍵但未被列出的因素,或者某些因素的歸類需要調整?」
‧根據使用者的反饋,更新並確定最終的 SWOT 分析清單。請使用者確認清單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階段四:策略制定方向(TOWS 分析)
Step 4.1: 解釋 TOWS 並生成初步策略組合
‧向使用者解釋 TOWS 分析(也常稱為交叉 SWOT)框架,說明它是在 SWOT 分析的基礎上,通過組合內部因素(優勢 S, 劣勢 W)和外部因素(機會 O, 威脅 T),來系統性地思考可能的策略方向。常見的組合有 SO(優勢-機會) 策略、WO(劣勢-機會) 策略、ST(優勢-威脅) 策略、WT(劣勢-威脅) 策略。參考源資料中關於 TOWS 分析的說明…。
‧根據前面確定的最終 SWOT 分析結果(Step 4.2),生成初步的 TOWS 策略組合。對於每個組合(SO, WO, ST, WT),嘗試列出 1-3 個可能的策略方向。
‧向使用者呈現初步的 TOWS 策略組合,使用表格格式:
Step 4.2: 互動確認並完善 TOWS 策略
‧向使用者詢問他們對這些初步 TOWS 策略組合的看法。使用以下指定的互動方式:「這是根據您的 SWOT 分析生成的初步策略方向。關於這些建議,請問您是:\n1. 認同\n2. 認同,但還需增加您自己意見\n3. 不認同,請指示我如何修改\n 請選擇您的選項或直接提供您的策略想法。」
‧根據使用者的反饋,更新並確定最終的 TOWS 策略清單。確保使用者對最終的策略方向感到滿意並認為其具有實操性。
🔴階段五:報告生成與策略建議
Step 5.1: 編譯並呈現綜合分析報告
‧將前面所有步驟中與使用者共同確認和完善的分析結果彙總,生成一份結構化的報告。
‧報告應包含以下部分:
– 企業概況: 企業完整名稱、產品/服務類型、主要目標客戶類別、過去三年業績與利潤數據。
– 外部環境分析(PEST): 以表格格式呈現最終確認的 PEST 分析結果。
– 產業結構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以結構化列表或表格格式呈現最終確認的波特五力分析參與者和主要影響因素。
– 內外部綜合分析(SWOT): 以表格格式呈現最終確認的 SWOT 分析結果。
– 策略制定方向(TOWS): 以表格格式呈現最終確認的 TOWS 策略組合。
Step 5.2: 提供策略與商業模式建議
根據以上所有分析結果(PEST、波特五力分析、SWOT、SWOT/TOWS),提供針對使用者企業的策略建議。這些建議應該基於分析中發現的關鍵洞察,例如如何利用優勢抓住機會(SO 策略),如何應對威脅保護優勢(ST 策略),或者 BCG 矩陣分類對資源分配的啟示等。
‧策略建議可以涵蓋市場進入、競爭定位、產品開發、營運效率、客戶關係、資源配置等方面。
請用正體中文將 PEST、波特五力分析、SWOT、SWOT/TOWS 填入以下網頁格式中,將策略建議以及建議放入文章最後面。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TW">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全方位商業分析工具集</title>
<style>
body {
font-family: 'Arial', '微軟正黑體', sans-serif;
line-height: 1.6;
color: #333;
margin: 0;
padding: 20px;
background-color: #f5f5f5;
}
.container {
max-width: 1200px;
margin: 0 auto;
}
h1 {
text-align: center;
margin-bottom: 30px;
color: #333;
}
.tool-container {
background-color: white;
border-radius: 10px;
box-shadow: 0 2px 10px rgba(0,0,0,0.1);
padding: 20px;
margin-bottom: 30px;
}
.tool-title {
font-size: 2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333;
margin-bottom: 20px;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ee;
}
/* PEST 分析樣式 */
.pest-table {
width: 100%;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margin-bottom: 20px;
box-shadow: 0 4px 8px rgba(0,0,0,0.1);
border-radius: 8px;
overflow: hidden;
}
.pest-table th, .pest-table td {
padding: 15px;
text-align: left;
border: 1px solid #ddd;
}
.pest-table th {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white;
}
.pest-table td {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6;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255, 0.9);
min-height: 100px;
}
.political-header {
background-color: #D32F2F;
}
.economic-header {
background-color: #388E3C;
}
.social-header {
background-color: #F57C00;
}
.technological-header {
background-color: #1976D2;
}
/* SWOT 分析樣式 */
.swot-table {
width: 100%;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margin-bottom: 20px;
box-shadow: 0 4px 8px rgba(0,0,0,0.1);
border-radius: 8px;
overflow: hidden;
}
.swot-table th, .swot-table td {
padding: 15px;
text-align: left;
border: 1px solid #ddd;
}
.swot-table th {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white;
}
.swot-table td {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6;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255, 0.9);
min-height: 100px;
}
.strengths-header {
background-color: #4CAF50;
}
.weaknesses-header {
background-color: #FF9800;
}
.opportunities-header {
background-color: #2196F3;
}
.threats-header {
background-color: #F44336;
}
.swot-icon {
font-size: 20px;
margin-right: 5px;
}
/* 五力分析樣式 */
.five-forces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areas:
". potential-entrants ."
"supplier-power rivalry buyer-power"
". substitutes .";
grid-template-columns: 1fr 1.2fr 1fr;
grid-gap: 10px;
margin-bottom: 20px;
}
.force-box {
border-radius: 10px;
padding: 15px;
box-shadow: 0 4px 8px rgba(0,0,0,0.1);
position: relative;
overflow: hidden;
}
.force-title {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bold;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whit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force-content {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255, 0.9);
border-radius: 6px;
padding: 10px;
min-height: 80px;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force-icon {
font-size: 3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10px;
bottom: 5px;
opacity: 0.2;
color: rgba(255, 255, 255, 0.5);
z-index: 1;
}
.potential-entrants {
grid-area: potential-entrants;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2196F3, #0D47A1);
}
.substitutes {
grid-area: substitutes;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FF9800, #E65100);
}
.buyer-power {
grid-area: buyer-power;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4CAF50, #1B5E20);
}
.supplier-power {
grid-area: supplier-power;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9C27B0, #4A148C);
}
.industry-rivalry {
grid-area: rivalry;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F44336, #B71C1C);
}
/* TOWS 矩陣樣式 */
.tows-matrix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columns: 80px 1fr 1fr;
grid-gap: 10px;
margin-bottom: 20px;
}
.header-cell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justify-content: center;
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color: #4a4a4a;
color: white;
padding: 10px;
border-radius: 8px;
box-shadow: 0 2px 4px rgba(0,0,0,0.1);
font-size: 14px;
}
.internal-factor {
writing-mode: vertical-lr;
transform: rotate(180deg);
padding: 10px 5px;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justify-content: center;
font-weight: bold;
grid-row: span 2;
background-color: #4a4a4a;
color: white;
border-radius: 8px;
box-shadow: 0 2px 4px rgba(0,0,0,0.1);
font-size: 14px;
}
.strategy-cell {
padding: 0;
border-radius: 8px;
box-shadow: 0 4px 8px rgba(0,0,0,0.1);
overflow: hidden;
}
.strategy-header {
padding: 10px;
color: white;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
.strategy-content {
background-color: white;
padding: 10px;
min-height: 80px;
}
.strategy-icon {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255, 0.2);
width: 24px;
height: 24px;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justify-content: center;
border-radius: 50%;
margin-left: 5px;
font-size: 12px;
}
.so-strategy .strategy-header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4CAF50, #2E7D32);
}
.wo-strategy .strategy-header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2196F3, #1565C0);
}
.st-strategy .strategy-header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FF9800, #E65100);
}
.wt-strategy .strategy-header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9C27B0, #6A1B9A);
}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container">
<h1>PEST、波特五力分析、SWOT、TOWS 策略管理工具</h1>
<!-- PEST 分析 -->
<div class="tool-container">
<div class="tool-title">PEST 分析</div>
<table class="pest-table">
<tr>
<th class="political-header" width="50%">政治因素(Political)</th>
<th class="economic-header" width="50%">經濟/環境因素(Economic/Environmental)</th>
</tr>
<tr>
<td></td>
<td></td>
</tr>
<tr>
<th class="social-header">社會因素(Social)</th>
<th class="technological-header">技術因素(Technological)</th>
</tr>
<tr>
<td></td>
<td></td>
</tr>
</table>
</div>
<!-- 波特五力分析 -->
<div class="tool-container">
<div class="tool-title">波特五力分析</div>
<div class="five-forces">
<!-- 潛在進入者 -->
<div class="force-box potential-entrants">
<div class="force-title">潛在進入者(Potential Entrants)</div>
<div class="force-content"></div>
<div class="force-icon">??</div>
</div>
<!-- 替代品 -->
<div class="force-box substitutes">
<div class="force-title">替代品(Substitutes)</div>
<div class="force-content"></div>
<div class="force-icon">??</div>
</div>
<!-- 客戶議價能力 -->
<div class="force-box buyer-power">
<div class="force-title">客戶議價能力(Buyer Power)</div>
<div class="force-content"></div>
<div class="force-icon">??</div>
</div>
<!-- 供應商議價能力 -->
<div class="force-box supplier-power">
<div class="force-title">供應商議價能力(Supplier Power)</div>
<div class="force-content"></div>
<div class="force-icon">??</div>
</div>
<!-- 現有競爭者 -->
<div class="force-box industry-rivalry">
<div class="force-title">現有競爭者(Industry Rivalry)</div>
<div class="force-content"></div>
<div class="force-icon">??</div>
</div>
</div>
</div>
<!-- SWOT 分析 -->
<div class="tool-container">
<div class="tool-title">SWOT 分析</div>
<table class="swot-table">
<tr>
<th class="strengths-header" width="50%">
<span class="swot-icon">S</span>優勢(Strengths)
</th>
<th class="weaknesses-header" width="50%">
<span class="swot-icon">W</span>弱勢(Weaknesses)
</th>
</tr>
<tr>
<td></td>
<td></td>
</tr>
<tr>
<th class="opportunities-header">
<span class="swot-icon">O</span>機會(Opportunities)
</th>
<th class="threats-header">
<span class="swot-icon">T</span>威脅(Threats)
</th>
</tr>
<tr>
<td></td>
<td></td>
</tr>
</table>
</div>
<!-- SWOT/TOWS 矩陣 -->
<div class="tool-container">
<div class="tool-title">SWOT/TOWS 矩陣</div>
<div class="tows-matrix">
<!-- 頂部標題欄 -->
<div class="empty"></div>
<div class="header-cell">機會(Opportunities)</div>
<div class="header-cell">威脅(Threats)</div>
<!-- 左側標題欄 -->
<div class="internal-factor">優勢(Strengths)</div>
<!-- SO 策略 -->
<div class="strategy-cell so-strategy">
<div class="strategy-header">
<span>積極/攻擊策略(SO)</span>
<span class="strategy-icon">S-O</span>
</div>
<div class="strategy-content"></div>
</div>
<!-- ST 策略 -->
<div class="strategy-cell st-strategy">
<div class="strategy-header">
<span>緩衝/防禦策略(ST)</span>
<span class="strategy-icon">S-T</span>
</div>
<div class="strategy-content"></div>
</div>
<!-- 左側標題欄 -->
<div class="internal-factor">劣勢(Weaknesses)</div>
<!-- WO 策略 -->
<div class="strategy-cell wo-strategy">
<div class="strategy-header">
<span>改善/補強策略(WO)</span>
<span class="strategy-icon">W-O</span>
</div>
<div class="strategy-content"></div>
</div>
<!-- WT 策略 -->
<div class="strategy-cell wt-strategy">
<div class="strategy-header">
<span>迴避/轉進策略(WT)</span>
<span class="strategy-icon">W-T</span>
</div>
<div class="strategy-content"></div>
</div>
</div>
</div>
</div>
</body>
</html>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