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宜芬
為防堵詐騙集團假冒政府單位行騙,數位發展部 19 日宣布與 LINE 合作試辦「政府 LINE 官方帳號認證機制」,建立統一的識別標準,幫助民眾快速辨識公務帳號真偽,降低受騙風險。通過認證的政府 LINE 官方帳號會顯示「藍盾標章」與「機關、職稱、姓名」等資訊,初期將於臺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試辦,預計明年第一季擴大至中央、地方全面推動。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與 Facebook,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近年詐騙集團頻冒用市長、區長或村里長等公職人員照片及名字,成立群組意圖借款詐騙,要求民眾提供個人資料或進行轉帳,或誘騙點擊連結,導致個資外洩或蒙受財產損失。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指出,弱勢民眾、長者是最容易受騙的族群,詐騙集團會利用人性弱點,假冒縣市政府社工人員,透過 LINE 進行詐騙,盼藉新機制解決相關問題。
據統計,偽冒政府 LINE 帳號通報案件數為 310 件,真實案件 236 件;疑似偽冒案件 71 件;自刪帳號 3 件。假帳號佔比高達兩成,偽冒情況嚴重。
常見通報案件服務類型為衛生醫療(31%)、警政(14.84%)、社會福利(12.26%),其他如觀光、財稅、消防、資訊中心等。
有鑑於政府機關運用即時通訊軟體提供民眾各項便民服務,現今已相當普及且逐漸深入民眾日常生活之中,故數發部與 LINE 合作,協助各機關執行公務人員建立經認證政府 LINE 官方帳號。
有盾不一定是真的 兩要素破解真偽
數位發展部司長王誠明說明,官方帳號認證機制整合了政府的審核與 LINE 平臺的認證功能,讓官方帳號資訊更透明,民眾僅需確認「藍色盾牌」標誌,及標示完整的「機關+職稱+姓名」,透過簡單兩要素就能識別公務帳號真偽,確認訊息真實性。
如果發送帳號僅有灰盾,無具體顯示機關、職稱與姓名,且訊息內容含有可疑連結、要求提供個資,民眾就應提高警覺,再三查證,以免受騙。

為強化政府 LINE 官方帳號的授權管理機制,數發部建置「政府機關授權公務員申請 LINE 官方帳號系統」(簡稱 GPAS),訂定相關管理規範,協助使用機關申請「機關管理者帳號」並維護授權白名單,並要求機關指派專責人員管理公務帳號,定期檢查使用情形,並確保登入密碼具備足夠安全強度與保護機制,公務人員透過 LINE 官方帳號 APP 與民眾互動,不影響既有個人帳號。
LINE 方面則建置認證官方帳號系統(簡稱 LINEOA),協助使用機關端創建經認證之官方帳號(即藍盾帳號)。

數發部說明,詐騙訊息會破壞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信任,此次與 LINE 共同推出官方帳號認證機制,希望民眾更容易識別政府帳號,安心接收通知。數發部將積極協助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導入使用,並持續與民間業者協力合作,從源頭防堵詐騙,一起打造更安全的數位溝通環境。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