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欄

郭耀煌談國家數位發展的策略方向

2021-02-03
分類 : 專欄
0
A A
0
1200 2g9a9841 郭耀煌照片

行政院政務委員郭耀煌

五大面向著手提升數位國力

「資料驅動、智慧加值」將驅動全球經濟與社會變革,行政院從資料治理、智慧加值、萬物互聯、資安防護與數位匯流五大面向「超前部署」臺灣數位發展。

採訪/施鑫澤 文/林裕洋


近年來數位經濟發展相關議題已成為顯學,早在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即以:數位經濟再創新做為當年度全球資訊科技報告的年度主題。而在2016OECD數位經濟部長級會議上,也明確揭示應支持資訊自由流通,擁抱新興技術與應用所帶來的機會,利用線上平臺帶來的機會促進創新商品、服務交易,持續推動數位創新及創造以帶動成長。

1990代後期網際網路技術問世後,2000年思科、微軟、英特爾、Vodafone等科技公司,已擊敗許多老牌知名製造企業,名列2010年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中。隨著數位經濟釋放跨產業商機,改變產業遊戲規則趨勢下,再次改變全球產業結構,蘋果、微軟在2010年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中,分別名列第三、第五名等地位。

近10年在數位創新科技引領數位轉型趨勢,全球數位資料量快速增加,且重要性日增,甚至數據成為驅動全球經濟變革的重要支柱。在2020年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中,幾乎清一色都是以資料加值服務為主的數位公司,即便是投資公司BerkshireHatha,信用卡業者-VISA,也將投資中心或營運重心放在數位經濟上。

行政院政務委員郭耀煌說,根據wearesocial公布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為止,全球總人口達到78億,有67%人使用手機,近60%人使用網際網路。目前全球有90%連網人口透過行動設備連網,而社群活躍用戶數已達44億,約佔總人口53%,年增長12.3%。值得一提,由於全球有56%人口集中於都市,因此也促成智慧城市建設之需求。

在數位浪潮下,有兩件事情值得注意。首先是數位疆土,已經成為國家影響力的延伸。國家疆土概念已經從地理政治層面,延伸到虛擬網路的「數位主權」(DigitalSovereignty)層面,這是指一個國家管理及運用自己數位資源的權力。因此,科技與數位領域不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與戰略的問題。

其次,數位人權成為國家治理的核心價值,保障所有人擁有平等的數位發展機會及享有公平的數位公民權利,而且落實數位包容精神,數位資源及網際網路的近用權不因居住地、身心狀態、性別、族群、財富、立場、或其他地位,而有所區別。

台灣數位製造業實力強勁 強化數位服務業刻不容緩

1980年代以前,台灣經濟發展主要以工業、農業為主。1980年代開始,台灣開始跨足個人電腦製造領域,儘管此時數位產業產值並不高,在1990年佔整體GDP不到5%,但年成長率超過12%以上,此時可為數位1.0時代。隨台灣資訊產業開始跨足半導體製造、IC設計領域,進入數位2.0時代,帶動數位產業產值年成長率呈現20%高成長,並且在1998年底正式超過整體GDP的5%。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台灣資通訊產業在累積多年製造經驗與技術後,也獲得切入網際網路與行動通訊等領域,讓台灣數位產業進入數位3.0的時代,且產值呈現爆炸性成長的趨勢,約在2006年突破整體GDP的10%。隨著行動裝置在2007年問世,也帶動全球進入以雲端服務與數據分析的數位時代4.0時代,台灣數位產業產值也率創新高,在2011年達到整體GDP的15%,超過民生工業、化學工業、金屬機電工業等總和。

根據MIC的2020台灣數位經濟市場預估報告指出,台灣半導體產值約達2兆7893億元,約佔全球產值達21.54%,至於資訊硬體則達到11兆7834億元,約佔全球產值94.26%。相較之下,資訊軟體、電子商務的產值低許多,分別僅佔全球產值的0.6%、0.25%。

郭耀煌指出,數位產業涵蓋數位製造業及數位服務業組成,我國整體數位產業的產值目前約佔GDP比重達19.2%,高於美國的10.6%、韓國的10.6%。但是台灣數位服務佔數位產業比重僅有16.6%,遠低於美國的91.5%、韓國的33.1%,代表台灣數位產業仍然以製造業為主,在年成長率趨緩的狀況下,數位產業結構有加速調整的必要,以掌握這一波數位經濟浪潮的新商機。而調整的方向就是以「資料驅動、智慧加值」為核心的數位轉型,來驅動台灣數位經濟成長動能。

數位發展成國家戰略背後衝擊不可忽視

無論是數位經濟發展、數位轉型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經濟趨勢。其中在數位經濟部分,預估未來全球GDP成長有7成來自數位經濟發展,2025年全球GDP的40%會來自數位經濟,目前台灣約占比20%左右,顯然還有極大空間。至於數位轉型帶動的數位經濟,約在2026年規模達到4.35兆美元,具有很大的市場機會。數位經濟發展由雲端、大數據、物聯網等IT科技、通訊科技、營運科技整合起來,需要跨領域、跨單位整合,對接的應用服務遍及金融、教育、醫療、製造、農業等領域。

「數位經濟下有幾個趨勢,包括跨域創新,數位必須融入到每個產業,而資料成為最核心資產。只是此趨勢也衍生資安防護、個資保護、法制競合等問題,甚至對現有產業生態造成的衝擊,因此都需要各單位合作一一克服。」郭耀煌解釋:「在數位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問題下,台灣數位國力發展主軸,包括資料治理、智慧加值、萬物互聯、資安防護與數位匯流等5面向。」而總統蔡英文提出成立數位發展部,也是希望在數位主流化的趨勢下,能夠有效統合我國對相關產業的發展政策,期待台灣能透過整體數位國力的提升,從數位浪潮的快速追隨者變成先行者。

六大策略推動數位國力發展

因應數位經濟的趨勢,2016年底行政院規劃「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DIGI+ 2017-2025)」,期盼打造優質之數位國家創新生態,以達成保障數位人權、開拓安康富裕數位國土、孕育創新活躍數位國力。此計畫,期望在2025年讓台灣數位經濟規模成長至新台幣6.5兆元、民眾數位生活服務使用普及率達到80%、寬頻服務可達2Gbps、保證國民25Mbps寬頻上網基本權利,及資訊國力排名能躍進至全球第6名。

當前政府更從資料治理(Data)、智慧加值(Intelligence)、萬物互聯(Connectivity)、資安防護(Trust)與數位匯流(Convergence)等五大面向形塑數位國力發展目標;並揭示以數位轉型、數位包容、網路社會、數位彊土等四大發展目標,加強資通訊建設投入,貫徹國家數位轉型,成為全球數位浪潮先行者;在數位創新部分,希望讓台灣成為具備研發製造優勢之全球智慧應用創新基地,並營造彈性有序、資本活絡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在數位包容部分,則是希望可提供便捷安全、普及城鄉之數位服務接取環境,同時保障數位人權,與提供全民信賴而平等的數位發展機會。

而網路社會的工作面向,則是放在建設普惠國民的智慧生活環境,以及營造民主互信的網路公民社會。至於最後一項數位國力的推動策略,則是從建構跨部門智慧國家治理體制,有效管理及運用國家數位資源,透過公私協力方式,延伸台灣數位影響力於國際網絡。

郭耀煌指出,為實踐數位國家的目標,行政院制定數位國力發展的六大策略,分別是:

  1. 完備法制、槓桿產官學研資源
  2. 開放創新、厚植跨域合作網絡
  3. 軟硬攜手、擴大數位轉型動能
  4. 沙盒實證、加速創新應用商轉
  5. 早期部署、深耕前瞻應用科技
  6. 全球運籌、成為最可信賴夥伴

因應國際趨勢與變化 滾動式調整策略

因應數位國家、創新經濟之發展趨勢,行政院將動態檢視並研修相關法規如資通訊安全與個人保護、智慧財產權保護、企業設立與營運、數位資產與企業籌資、數位治理等,以及應用面法規包括共享經濟、開放資料、數位金融、電子商務、智慧聯網、遠距醫療與照護等。

另外,為了提升台灣在全球數位服務經濟之地位,也必須先建構吸引全球數位人才之創新生態環境,包括發展全球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加速法規鬆綁以及強化數位服務與軟體產業之國際市場拓展能量。其次,也需健全新型態數位經濟發展環境,包括促成跨業合作,健全數位創新生態,加速產業數位轉型,充裕資金挹注,強化企業跨境經營能力,培養國際級旗艦公司,降低寬頻服務經營成本,營造創新應用商業化之友善環境,整合產學研發展開放軟體與平臺,厚植數位創新研發服務能量。第三,需要透過創新應用帶動軟硬整合,型塑臺灣產業發展新利基,包括搭配5+2產業創新方案,帶動數位創新經濟多元發展,促使前瞻基礎建設成為AI經濟、IoT經濟、資料經濟、AR/VR體驗經濟之發展動能等。

郭耀煌指出,國家數位政策之實施,必須落實跨部會協力模式,而維繫民間活力,更是發展數位經濟的不二途徑。我們希望透過前述種種措施,達成涵蓋產業經營、政府運作、生活型態等面向的國家全方位數位轉型,讓全民共享數位創新紅利,同時設定具台灣特色及優勢的數位經濟發展模式,維持台灣的整體競爭力。

鑑於全球經濟變化快速,在相關方案推動期間,行政院也將視國際產業、技術、應用趨勢演進及國內發展,滾動式調整計畫推動方向與進程目標,全力提升台灣的數位國力。

標籤: 國家數位發展金融金融業
上一篇文章

臺灣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啟動

下一篇文章

【醫療業】醫院因應首波疫情經驗談─高醫附設醫院篇

相關文章

120063009032
專欄

【編輯室札記】再談 OT 與 IT 整合那些事

2025-09-04
1200 林宏文 250122
專欄

從關稅,匯率及人才 看台灣產業競爭力

2025-09-01
1200 31916d952b5f
專欄

隨插即用的製造業產品碳足跡系統

2025-08-27
下一篇文章
1200 高醫 01黃明國

【醫療業】醫院因應首波疫情經驗談─高醫附設醫院篇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近期文章

  • 【專訪】廣運機械營運管理中心總經理沈麗娟
  • 台塑網凝聚管理智慧 驅動企業數位營運躍升
  • 數位健康新藍圖 衛福部長石崇良推動次世代智慧醫療
  • 【專訪】信驊科技營運長謝承儒
  • 組織轉型 驅動企業 AI 規模化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1200 林宏文 250122

    從關稅,匯率及人才 看台灣產業競爭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五大產業 IT 組織現況與 CIO 領導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數位健康新藍圖 衛福部長石崇良推動次世代智慧醫療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十大必知安全發展趨勢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Rapidus 二奈米成功試產有何意義?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有效的防火牆管理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川普2.0來襲:長期韌性、短期彈性的供應鏈新趨勢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廣運機械營運管理中心總經理沈麗娟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國立成功大學特聘教授兼副校長郭耀煌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綠色金融科技新創加速打開淨零大門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雜誌紙本
  • CIO 雜誌 HYREAD 版
  • CIO 雜誌 Zinio 版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 協進會

關於我們

  • 公司介紹及工作機會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編:84493719|台北市 100 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 15-1 號 19 樓|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7/28 活動延期通知

因高雄市政府於7/28早上宣布全日停班停課,因此「智慧醫療研討會高雄場」活動延期舉辦。主辦單位將另行公告研討會相關訊息,歡迎報名參加!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I170d17

擔心採用雲端 LLM 翻船,地端 LLM 建置成希望

地端 LLM 伺服器建置系列報導 LLM 的風潮刻正吹向企業市場,當前想要運用得

1200630

HITCON 2025 啟動資安韌性新時代 打造國際交流盛典

文/鄭宜芬 今年 HITCON 2025(台灣駭客年會)聚焦 Cyber Res

I170s04 1

川普2.0來襲:長期韌性、短期彈性的供應鏈新趨勢

對等關稅政策正衝擊全球經濟發展,面對地緣政治、貿易壁壘等挑戰,臺灣製造業在佈局全

◤圖片由 Gemini 生成

雲端平台成駭客中繼站 資安院籲強化郵件與雲端安全防護

文/鄭宜芬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近期發現,駭客攻擊手法持續進化,開始濫用常見雲端服

I169s13

資料品質已成為企業資料治理與關鍵決策的重心

愈來愈多的企業透過機器學習與 AI 工具持續分析資料以產出洞察,然而左右資料分析

I2501f02

【金融業】Corporate One 的即時支付轉型之路

在瞬息萬變的金融服務業中,數位轉型已不再是選項,而是生存的關鍵。對於以服務會員為

1200 Amd台灣區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經理林建誠

AMD 2025 AI SOLUTIONS DAY 聚焦全方位 AI 解決方案,開源生態系成戰略核心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發展,AI 運算已成為企業創新與數位

1200630090344

【專訪】信驊科技營運長謝承儒

營運資安雙軸整合 COO 領軍數位轉型 在高科技製造業中,數位轉型並非僅是技術導

I170s12

五大產業 IT 組織現況與 CIO 領導力

在全球數位轉型風潮席捲下,各產業企業資訊長已成為帶領組織迎戰市場變局的核心推手。

Ciotaiwan Logo 600 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四堂課
  • 智慧醫療研討會 台北/高雄場
  • 金融科技高峰會 春季/秋季場
  • 製造業CIO論壇 台北/台中/高雄場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亞太CIO論壇
  • CISO資安學院 金融/醫療/新竹場
  • CIO Insight 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