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宜芬
AI 在運動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17 日舉辦「運動科技研發成果」記者會,其中最受矚目的「棒球科技—臺灣鷹眼」,投球軌跡誤差小於 1 公分,精準度直逼美職系統。前職棒球員張泰山表示,透過運動科學,蒐集打擊軌跡、擊球角度、揮棒速度等數據,期許工研院開發更多運動科學技術,助攻球員訓練。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與 Facebook,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棒球科技-臺灣鷹眼」整合多視角高速攝影、影像辨識與人工智慧演算法,系統可自動偵測投球軌跡、位移、與轉速等關鍵數據,可應用於科學訓練與電子好球帶,有效降低比賽爭議。此技術與實際位置平均誤差不到 1 公分,精準度媲美美國職棒大聯盟的鷹眼系統,已應用於臺北天母棒球場、臺中洲際棒球場、臺北大巨蛋,累積超過10,000筆職棒數據,並協助偏鄉紅葉少棒導入科學化訓練。
傳奇球星、NiceSports好的運動總經理張泰山表示,過去教練訓練球員,總是叫球員「出力打、打就對了」,如今透過運動科學,蒐集打擊軌跡、擊球角度、揮棒速度等數據幫助球員訓練,期待工研院發展更好的運動科學,並在國內普及,讓職業球隊、學生棒球都受惠。
登山結合無基站超距通訊與 SOS 警示
此次活動聚焦跨業、跨域、新創三大機會,並展出五大創新成果,從訓練、觀賽到防護全面升級,打造「Sports Everywhere」的新世代智慧運動場景。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表示,此計畫依據行政院「臺灣運動x科技產業策略(SRB)行動方案」執行,鎖定「運動產業科技化」與「科技產業運動化」主軸,所展出棒球、高爾夫球、自行車與登山等創新研發成果,以臺灣優勢運動項目領頭,朝「技術領先」、「產值倍增」,逐步建立臺灣運動科技新興產業生態,邁向國際新藍海市場為目標。
在「運動產業科技化」上,臺灣人相當熱愛登山,已形成全民戶外運動文化,安全登山需求明顯上升,「科技登山人—科技留守人平台(MountLink)」結合無基站窄波超距立體通訊(如 LoRa 技術)、網狀通訊架構與輕便裝置,即使在無手機訊號、無基地台的偏遠山區,通訊距離可達 800 公尺以上,也能串聯隊友或「留守人」。此技術已與政府及消防單位合作,全面強化山域安全。
臺灣是自行車王國,且擁有完整產業鏈,從整車製造到零組件都有高度競爭力,「室內騎乘訓練系統」之成果,則透過訓練台與互動軟體整合,讓教練能即時掌握坡度與選手體能變化,提升訓練精準度。

[ 推薦閱讀:製造業 AI 轉型:流程自動化、結構再造與智慧決策 ]
AI 擔任高球教練、體適能檢測
在「科技產業運動化」,所展示之「智慧高球服務系統」,首創可攜式複合感知一體機,能即時提供揮桿動作回饋,並以輕量化設計大幅縮短建置時間,適用於各類高爾夫場域,引領高球訓練走向行動化與智慧化。
「AI 智慧高球回饋訓練」首創可攜式複合感知一體機,抗環境光干擾,準確率 >90%;輕量化邊緣式 AI 動作分析,提供即時(<0.3秒)動作回饋,並整合光學、感測與 AI 分析於單一裝置中,打造智慧運動訓練新體驗,可應用於高爾夫等運動場域、串接運動科學中心數據平台等等。
「AI 虛擬教練系統」以裝置賦能與 AI 分析,提升高球訓練服務,打造虛擬教練引擎與手機 App 結合 IMU 感測技術,提供智慧化數據判讀與動作建議回饋;透過 TPI 揮桿動作特徵偵測,檢測揮桿傾向,避免運動傷害;以數位化擊球碼數表生成,協助下場時選桿與擊球攻略,已於 2025 年世壯運場域實證,帶動高球產業智慧化與整廠輸出。
「體適能 AI 檢測與訓練服務」透過 AI 高球動作檢測模型,即可取得符合國際高球檢測標準高球體適能數據,並提供個人化的高球訓練推薦,強化肌力、伸展度及心肺表現。


◤「高球體適能AI檢測及訓練服務」能分析選手動作與體能狀況,並自動生成個人化訓練方案,協助民眾自學及支援教練專業指導。
[ 推薦閱讀:AI 結合醫療資料,Absci 引領 AI 篩選藥物浪潮 ]
經濟部技術司表示,此次計畫目標讓企業能更有效導入 AI 與智慧感測技術,促進運動訓練精準化、產品商業化與國際市場拓展,展現臺灣運動科技產業升級的新契機。這些成果為產業帶來新的合作與商機,從設備製造到數據服務,都展現了臺灣在智慧運動領域的完整實力。未來,經濟部將持續攜手工研院、資策會、自行車中心等研發法人,並結合地方政府與企業,共同打造從場域驗證到國際市場的創新生態。
「運動×科技行動計畫」自 2023 年啟動,計畫執行期為 112 至 115 年,總經費約新臺幣 5 億餘元,由各推動與研發單位分工合作。計畫聚焦新興運動科技應用,帶動軟硬整合與虛實融合服務,引領高科技產業運動化(如設備業、運動器材製造業、資通訊產業等),並推動優勢運動項目產業化(如棒球、高爾夫、戶內外運動場館),預期全程計畫結束促成企業投資約 30 億元、衍生產值約 75 億元以上,加速運動科技從研發到應用的全面升級。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