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新聞速寫

NTT最新研究顯示,企業領導人和員工對未來工作方式看法存在重大分歧

2021-11-18
分類 : 新聞速寫
0
A A
0

79%的組織領導人認為員工更願意在辦公室工作,但只有39%的員工表示更願意在辦公室全職工作

• 在員工體驗方面,執行長對其組織的滿意度比業務人員高出41%

• 57%的員工在選擇雇主時會考慮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全球科技及商務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NTT Ltd.今天發佈2021年《全球工作場所報告》(Global Workplace Report)。在全球企業準備迎接後疫情時代之際,該報告為他們提供了有關未來工作方式的重要見解。報告發現,在「適應工作新常態」方面,企業領導人的滿意度明顯高於員工。報告指出,若要瞭解員工如何重新評估他們在工作上的需求,企業還需獲得更清晰的組織洞察。

相同的認識,不同的觀點

NTT在23個國家進行了1,146次訪談,發現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遠距工作存在困難,其中82%的受訪者表示遠距工作對組織績效構成挑戰,81%的受訪者表示遠距工作對員工構成挑戰。與此同時,63%的人力資源長表示,員工福祉在疫情期間大幅下降。

然而,對上述問題的廣泛認識,並不一定能夠轉化為對組織能力的真實評估。與業務人員相比,認為其組織在管理工作時間方面非常有效的執行長高出20個百分點,認為其組織在防止職業倦怠方面很有效的執行長高出28個百分點,對其組織在員工體驗(EX)方面的能力感到非常滿意的執行長高出41個百分點。

這種認知上的差距反映出員工信心的極度缺乏,只有38%的員工表示雇主充分重視他們的健康和福祉,只有23%的員工表示他們非常樂意為雇主效勞。

重視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此次調查發現,雇主和員工在滿意度方面出現差異是因為雙方對未來工作方式所持態度有很大的不同。員工心聲 (Voice of the Employee,VoE) 的資料顯示,在可以選擇居家、混合或辦公室工作方式時,員工對三種方式的選擇相當平均,分別為30%、30%和39%。

該項發現打破了「員工更願意在辦公室工作」的成見,而79%的組織持這種觀點。事實上,來自VoE的資料顯示,只有39%的員工希望在辦公室全職工作。

NTT Ltd.進入市場 (GTM) 解決方案全球資深副總裁Alex Bennett評論道:「目前,大家都在談論遠距工作,但員工的真實需求可能複雜得多。如果在任一方面未能正確評估並回應員工的真實需求,都會為組織帶來嚴重風險。這並不是一般的工作偏好問題,我們發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通勤時間的長短,目前已成為員工在求職時考慮的兩大重要因素,因此在員工與工作場所策略方面的優異表現將成為企業真正的競爭優勢。」

重視員工體驗

如果缺乏全面的資料和洞察,將很難根據對員工觀點的清晰認識而採取行動。就資料優先順序而言,52%的企業表示VoE是其首要關注點,僅次於工作場所分析 (54%)。儘管如此,只有39%的組織制定了VoE方案,37%的組織依靠員工即時情緒分析,而54%的組織利用員工意見調查。

該項研究還顯示,與改善日常生活品質相比,應用此類資料來改善組織的員工體驗需要做更為深入的工作;40%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宗旨和價值觀是他們現在選擇工作單位時考慮的第三大因素,在這方面,員工和企業領導人的認識一致,89%的受訪者認同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目標應成為組織議程的核心。

Bennett總結道:「我認為這是在呼籲我們將思維從關注行動轉向關注結果。重要的不是我們要做什麼以改善工作場所,而是我們如何讓員工切實受益。如果缺乏衡量員工情緒的成熟方法,組織將不可能認識到這些問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三分之二的員工表示,他們尚未配備在家上班所需的所有工具,且只有55%的組織表示,他們的辦公室空間已為混合式工作型態做好準備,為此他們感到非常滿意。儘管如此,仍有82%的組織表示將在未來12個月內重新打造辦公室空間,營造創新並具有社交功能的辦公室環境。很顯然,企業已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人力策略考慮不周將導致員工的不滿,制定有效的人力策略應從考慮員工的真正需求入手。」

標籤: NTT全球工作場所報告
上一篇文章

資料治理新創FST Network完成種子輪290萬美元募資

下一篇文章

NTT Ltd.制定永續發展策略架構,承諾到2040年達成淨零排放

相關文章

Mediatek 1 624x416
新聞速寫

聯發科攜手 Google 全球首推車用 Project Treble

2025-08-20
【新聞照片一】moxa 憑藉助攻世界頂級客戶完成數位轉型的豐富經驗,持續攜手台達電子、雲界數位創新等生態系夥伴推進智慧轉型不斷進階
新聞速寫

工業 AI 漲勢可期 Moxa 揭櫫應用落地三大關鍵

2025-08-20
左起至右:新代科技
新聞速寫

新代科技以 AI 與智慧科技賦能產業 推進數位化與智能化

2025-08-20
下一篇文章

NTT Ltd.制定永續發展策略架構,承諾到2040年達成淨零排放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近期文章

  • 新創總會與台灣資安大聯盟 攜手打造雙向資安合作平台
  • 聯發科攜手 Google 全球首推車用 Project Treble
  • 工業 AI 漲勢可期 Moxa 揭櫫應用落地三大關鍵
  • 新代科技以 AI 與智慧科技賦能產業 推進數位化與智能化
  • AI 與數位雙生虛實整合 驅動產業數位永續競爭力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I170d17

    擔心採用雲端 LLM 翻船,地端 LLM 建置成希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聯華電子資深副總經理暨資安長吳宗賢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面對生成式 AI 帶來的勞役不均現象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川普2.0來襲:長期韌性、短期彈性的供應鏈新趨勢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燁輝企業總經理張振武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漢翔公司資訊處處長方一定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MCP ─ AI 模型與數據世界的橋樑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資安署攜衛福部四策略強化醫界防護 資安將納醫院評鑑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從七法案看 AI 發展之法律風險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邁向個資保護新時代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雜誌紙本
  • CIO 雜誌 HYREAD 版
  • CIO 雜誌 Zinio 版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 協進會

關於我們

  • 公司介紹及工作機會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編:84493719|台北市 100 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 15-1 號 19 樓|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7/28 活動延期通知

因高雄市政府於7/28早上宣布全日停班停課,因此「智慧醫療研討會高雄場」活動延期舉辦。主辦單位將另行公告研討會相關訊息,歡迎報名參加!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1200630

【專訪】聯華電子資深副總經理暨資安長吳宗賢

資安為雙軸轉型奠基 點亮晶圓代工燈塔 聯電導入工業 4.0 技術,2025 年入

1200 林宏文 250122

Rapidus 二奈米成功試產有何意義?

文/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三十年,著有《晶片島上的光芒》) 最近日本 Rap

0814

雲端平台成駭客中繼站 資安院籲強化郵件與雲端安全防護

文/鄭宜芬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近期發現,駭客攻擊手法持續進化,開始濫用常見雲端服

I169s05

生成式 AI 為台灣產業帶來流程再造

生成式 AI 發展迅速,除了先行導入者累積了許多導入經驗,相關科技組織也積極布建

I169s13

資料品質已成為企業資料治理與關鍵決策的重心

愈來愈多的企業透過機器學習與 AI 工具持續分析資料以產出洞察,然而左右資料分析

1200630

【影】AI × 無人船 臺灣自研智駕船航向未來

文/鄭宜芬 從「國艦國造」到「無人船駛向前線」,在地緣政治風雲詭譎、AI 浪潮翻

1200630

工研院 MedBobi 2.0 上線 AI 助降五成醫護離職率

文/鄭宜芬 AI 發展日新月異,成為各院留住醫護人手的利器。工研院 21 日宣布

智慧醫療產業的價值轉譯與下一步:從技術導入走向臨床決策支援的關鍵路徑

本文從產業趨勢、技術應用、政策制度與策略建議四個面向切入,描繪智慧醫療價值轉譯的

I170s03

AI 轉型下的企業如何拆解人才難題?

文/王義智 從 Shopify 「AI Baseline」到 Google「體面

Ciotaiwan Logo 600 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四堂課
  • 智慧醫療研討會 台北/高雄場
  • 金融科技高峰會 春季/秋季場
  • 製造業CIO論壇 台北/台中/高雄場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亞太CIO論壇
  • CISO資安學院 金融/醫療/新竹場
  • CIO Insight 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