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風雲人物

【專訪】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

台灣抗疫有成 口罩國家隊驚豔全球

2020-06-08
分類 : 風雲人物
0
A A
0
1200 呂正華 15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

台灣抗疫有成 口罩國家隊驚豔全球

組成國家隊自行生產口罩,要先解決人員、機器、原料、法規等四大需求,所幸在政府、民間業者攜手合作,最終完成這項艱鉅任務。

採訪/施鑫澤 文/林裕洋


在2003年SARS經驗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對於全球各種流行病敏感度極高,在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情況下,最終藉由超前部署策略將對台灣衝擊降到最低。而在行政院宣布禁止口罩出口後,經濟部也著手召集台灣工具機、塑膠、紡織產業等,在最短時間內組成口罩國家隊,確保醫療用口罩供應無虞,降低民眾對此流行疾病的恐慌。

鑑於疫情對世界各國造成極大衝擊,秉持著人溺己溺、人飢己飢,蔡英文總統也在台灣口罩日生產量達到1300萬片後,於2020年4月1日宣布將捐贈口罩給疫情嚴峻的國家,協助各國醫護人員對抗COVID-19。在此同時,台灣口罩國家隊也正式升級為口罩國際隊,成為世界各國對抗COVID-19的重要力量之一。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說,在平常隨手可得的口罩,看似不起眼的東西,但是在疫情嚴重時就變成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台灣口罩國家隊能在短時間內成軍,人、機、料、法等四大元素缺一不可,必須每個環節都搭配才能成功。而在此亮眼成績的背後,也代表雖然許多製造業在考量成本、貼近市場需求下,過去把生產線轉移到海外市場,但是台灣本身累積的製造能量依然相當雄厚,才能在此次危機時刻中,於最短時間內創造出令人世界驚豔的成績。

內容目錄 隱藏
台灣抗疫有成 口罩國家隊驚豔全球
對抗疫情的重要資源 籌組口罩國家隊
政府、民間合作 整合人、機、料、法
政府快速調整法規 加速民間業者投入
國際供應鏈將重組 預備短鏈供應計劃
多元方案助企業 疫情紓困兼顧產業升級

對抗疫情的重要資源 籌組口罩國家隊

歷經以農業、輕工業等為主軸的經濟策略,1970年起台灣開始發展製造業,隨後憑藉著大量技術勞工、低廉工資等,在1980年代創造令人稱羨的經濟奇蹟。然隨著1990年代開始,台灣製造業因面臨台幣大幅升值,加上土地、工資成本上漲等因素,已難以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競爭,所以在相關法規開放後,開始將產線轉移到中國、東南亞國家之中。目前,台商在海外生產比例已經超越60%,足見產業外移問題的嚴重性。

正因如此,雖然台灣擁有口罩生產的能力,但是在考量製造成本的前提下,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有超過90%仰賴進口。至於台灣製造口罩因價格較貴,所以亦有超過90%外銷到日本等其他國家。面對COVID-19疫情帶來的衝擊,在行政院宣布口罩禁止出口時,也隨即責成經濟部評估台灣自行生產口罩的可能性,避免因口罩不足造成民眾的恐慌。

呂正華指出,2020年1月底時,台灣每日自行生產的醫療口罩數量約188萬片,即便全部由政府徵收,亦遠遠無法滿足防疫需求。若台灣要自行生產口罩,要先解決人員、機器、原料、法規等四大需求,所以當時第一步是在詢問原有口罩製造商的生產能力之外,也決定採取由政府購買口罩機生產設備,再交由民間生產的機制。只是口罩機並非標準產品,需要大量客製化,所以當時在紡織研究所協助下,經濟部工業局先找出相關機械廠的清單後,期盼能在一個月內打造60條口罩生產線,以便能將口罩每日生產數量達到1300萬片。

政府、民間合作 整合人、機、料、法

回顧2003年SARS來襲,在全球有8096名病例、774人死亡,台灣也因欠缺經驗,採取和平醫院封院的錯誤政策,共有346名確診病例,造成73人死亡,其中包含7名醫護人員。當時,由於政府並沒有控管醫療口罩,除造成民眾一罩難求外,不少口罩製造商也大舉添購相關設備,以便能供給台灣市場使用。然而,SARS疫情時間並不長,許多口罩製造商才剛安裝好生產機台,隨即面臨市場對口罩需求量下滑的狀況。加上,當時政府並為特別規劃台灣口罩產業的長期發展,除導致台灣口罩有高達90%仰賴進口,部分口罩製造商也結束營業。

有鑑於此,政府決定出面購買60條口罩機產線(隨後再追加32條),在可免去業者自行投資疑慮之外,且放在擁有生產空間、專業經驗的合格口罩製造商中,也能確保口罩生產速度與品質。在口罩機生產線部分,考量到權和機械、長宏機械兩家設備製造商的人力有限,初期由金工中心、工研院、精機中心等法人單位協助生產,最後在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號召下,由哈伯精密、靄崴科技、台灣瀧澤科技、東台精機、東捷科技、上銀科技、程泰機械、亞崴機電、永進機械、台灣引興、普森精密 、協易機械、三鋒機器、東培工業、友嘉實業、大立機器、吉輔企業、盈錫精密、高明精機、凱柏精密、嵩富機械 、新穎機械 、源潤豐鑄造 、德大機械 、慶鴻機電 、泓鉅精機、鍵和機械等業者組成口罩國家隊,最終在40天達成內完成92條產線的不可能任務。

呂正華表示,口罩機是由多種零件組成,具備1分鐘生產120片的能力,而其中最重要元件之一是超音波壓電元件,主要掌握在日本廠商手中。在中國禁止相關元件出口下,日本廠商在中國生產的零件無法運出,因此口罩廠商努力向德國供應商搶貨,才能讓口罩機順利組裝。另外,在打造口罩機器設備的同時,工業局也確認熔噴不織布供應商的供貨狀況,確保人員、機器、原料等供應無虞。

政府快速調整法規 加速民間業者投入

當初政府決定將口罩機放在口罩業者的廠房中,除可加速口罩生產速度外,也能免去自行建置廠房、空調設備的困擾。另外,為達到物盡其用的目標,避免疫情結束之後,口罩製造機束之高閣,爰在法規上同步以國有財產法為基礎,找到法源依據,讓公務員有法規可依循。獲得政府分配口罩機的業者,只要免費提供政府180萬片口罩,並且以目前收購價格再提供320萬片,即可取得該生產設備的所有權。

「口罩機設備歸廠商所有後,未來當疫情減緩、口罩需求下滑時,業者可趁此機會淘汰舊設備,達到帶動產業升級的目的。」呂正華解釋:「另外,為避免重蹈SARS後塵,衛生福利部也考慮修改政策,日後相關醫療院所採購口罩等防疫物資將以MIT產品為主,維持台灣口罩產業的持續運作。」

國際供應鏈將重組 預備短鏈供應計劃

過去20多年,中國憑藉著低廉勞力、土地成本,以及相關政策補助下,吸引全球企業投資,也成為供應眾多原料、零件、成品的世界工廠。受到COVID-19衝擊,中國採取大規模的封城策略,以致於開工日期延後超過1個月,也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極大衝擊。根據經濟部工業局調查,許多台商在中國生產基地都逐漸回復運作,不過受限於全球經濟停滯、需求量大減,目前產線稼動率仍然無法提高。

由於中國供應鏈停擺後,許多產業運作都受到很大影響,以至於紛紛尋找其他替代方案。以生產額溫槍為主的泰博科技為例,原本是與中國供應商搭配,現在則改與台灣供應商合作,除可避免缺料之外,產品品質也得以更上一層樓。另外,為避免重演供應鏈過度集中於中國,導致原物料供應缺貨的狀況再度上演,美、日政府都提出協助該國企業搬家的策略,期盼將產線遷回美國、日本。

呂正華認為,全球經濟不可能回到早期農業時代,各國都自行生產所有的產品,基本上還是會維持國際分工、在地生產的特色,才能兼顧成本、效率,以及市場需求。不過,經過此次疫情之後,全球製造業生產基地確實有可能會重組,同時也會考慮短鏈供應的問題,以便日後面對類似狀況時,能維持各產業的穩定運作。

多元方案助企業 疫情紓困兼顧產業升級

因應本次COVID-19肺炎疫情影響,經濟部工業局正積極協助受衝擊產業,能因應疫情衝擊持續營運、盡速復工及留住研發人才,以及輔導廠商發展防疫科技自主技術研發,解決防疫痛點需求。因此,根據「製造業紓困及輔導轉型措施」、「經濟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發生營運困難產業事業紓困振興辦法」及「經濟部協助產業創新活動補助獎勵及輔導辦法」,經濟部工業局已經公告「產業創新平台特案補助」。

至於計畫申請及後續簽約管考等相關行政作業,由經濟部工業局委託財團法人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成立之「經濟部工業局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計畫專案辦公室」協助推動。基本上,只要符合「經濟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發生營運困難產業事業紓困振興辦法」第3條資格規定、國內依法登記成立之獨資、合夥、有限合夥事業或公司,以及非屬銀行拒絕往來戶,且公司淨值為正值等業者,均符合申請資格。

呂正華說,對相關紓困法規有問題的企業,也可以多打經濟部免付費「1988紓困振興專線」,客服會提供各部會紓困振興措施諮詢服務,並可協助轉接各部會業務專責窗口。此外,經濟部網站紓困振興專區亦可連結智能客服,該智能客服已收錄常見問答,可提供24小時線上提問。

至於為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產業技術與產品之創新研究,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透過推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簡稱SBIR計畫),帶動中小企業研發人才的培育、研發能力的累積,進而提升產業之競爭力及加速傳統產業之轉型與升級。台灣資訊科技在全球舉足輕重,醫療品質也深獲國際肯定,所以在COVID-19期間,台灣出現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防疫科技。經濟部工業局希望藉由設立產業升級創新平台方式,延續防疫科技能量,如可用於智慧醫療、長照平台等領域,進而達到帶動產業與供應鏈升級的目的。

標籤: Covid-19口罩呂正華國家隊
上一篇文章

【專訪】桃園市資訊科技局局長陳崗熒

下一篇文章

VMware vSphere 7整合Bitfusion功能,針對AI和ML應用提供彈性基礎架構

相關文章

1200630 (2)
風雲人物

【專訪】南仁湖集團資訊部經理劉哲宇

2025-08-07
1200630
風雲人物

【專訪】漢翔公司資訊處處長方一定

2025-08-07
1200630
風雲人物

【專訪】聯華電子資深副總經理暨資安長吳宗賢

2025-08-05
下一篇文章

VMware vSphere 7整合Bitfusion功能,針對AI和ML應用提供彈性基礎架構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近期文章

  • 綠色金融科技新創加速打開淨零大門
  • 鼎新、友上、偉勝 IT×OT+AI Agent 三方推動 AIoT 與 ESG轉型
  • 數發部部長黃彥男借調期滿 請辭歸建中央研究院
  • HITCON 2025 啟動資安韌性新時代 打造國際交流盛典
  • IT 為價值核心扮演企業轉型引擎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I170d17

    擔心採用雲端 LLM 翻船,地端 LLM 建置成希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有效的防火牆管理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資安署攜衛福部四策略強化醫界防護 資安將納醫院評鑑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漢翔公司資訊處處長方一定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資料品質已成為企業資料治理與關鍵決策的重心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從七法案看 AI 發展之法律風險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南仁湖集團資訊部經理劉哲宇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邁向個資保護新時代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川普2.0來襲:長期韌性、短期彈性的供應鏈新趨勢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人工智慧時代的 FATE 原則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雜誌紙本
  • CIO 雜誌 HYREAD 版
  • CIO 雜誌 Zinio 版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 協進會

關於我們

  • 公司介紹及工作機會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編:84493719|台北市 100 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 15-1 號 19 樓|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7/28 活動延期通知

因高雄市政府於7/28早上宣布全日停班停課,因此「智慧醫療研討會高雄場」活動延期舉辦。主辦單位將另行公告研討會相關訊息,歡迎報名參加!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I170d05

ESG 永續資訊揭露標準浮現

文/林呈欣 在全球永續浪潮與主管機關政策驅動下,企業資訊揭露已從財務報表邁向涵蓋

I170s11

有效的防火牆管理

常見的防火牆規則管理錯誤與最佳實務! 文/屠震 防火牆可以阻擋非法的入侵,透過防

1f1gkuh2.hrd

資安署攜衛福部四策略強化醫界防護 資安將納醫院評鑑

文/鄭宜芬 近年全球關鍵基礎設施頻傳駭客攻擊,尤其醫療領域成為重點目標。為提升我

I169s12 (1)

當數位分身遇見 XR 沈浸式技術,一切可能盡在 3D 模擬中

數位分身與 XR 整合之產業應用 數位分身(Digital Twin)技術最初在

1200630

【編輯室札記】企業導入生成式 AI 帶來的副作用

總主筆/施鑫澤 當前可說是 AI 遍地開花、百花齊放的盛況,政府也大力倡導百工百

I170s04 3

IT 為價值核心扮演企業轉型引擎

在現今數位浪潮下,IT 角色已從傳統後勤單位,轉變為價值創造的核心角色。企業應持

1200630 (1)

國際加速器解密 進軍美國百億市場通路

文/鄭宜芬 不少新創團隊擁有頂尖技術,卻找不到進入美國市場的門路。國際創投加速器

I159d11

數發部部長黃彥男借調期滿 請辭歸建中央研究院

文/鄭宜芬 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因中央研究院借調期限將於 8 月 31 日屆滿,

1200630

【影】AI × 無人船 臺灣自研智駕船航向未來

文/鄭宜芬 從「國艦國造」到「無人船駛向前線」,在地緣政治風雲詭譎、AI 浪潮翻

Ciotaiwan Logo 600 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四堂課
  • 智慧醫療研討會 台北/高雄場
  • 金融科技高峰會 春季/秋季場
  • 製造業CIO論壇 台北/台中/高雄場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亞太CIO論壇
  • CISO資安學院 金融/醫療/新竹場
  • CIO Insight 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