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欄

要做好 ESG 工作 碳管理系統不可或缺

2024-11-19
分類 : 專欄
0
A A
0
要做好 ESG 工作 碳管理系統不可或缺

本文彙整碳管理系統初探系列報導內容,在一年半期間將市場上類似產品品牌進行一系列的專文介紹,讓 ESG 團隊有更為趁手的工具。

文/林呈欣


200-林呈欣
◤ 林呈欣為政大經營管理博士(DBA)候選人。現任政大企管系兼任講師、淡江大學商管學院兼任副教授、輔仁大學理工學院兼任副教授。並兼任數家企業數位長職務與董事會永續委員會之永續長職務。過去經歷於台灣微軟與微軟中國大中華區企業顧問服務總監。

碳盤查與永續報告書已成為多數行業首要關注焦點,而企業採取碳管理的必要性,在於法遵與各方面的驅動力。台灣上市櫃公司對於法遵的要求,有非常多法規需要遵循。在此特別提出兩個主要法規,在於金管會頒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上市櫃公司應於 2029 年之前完成實體公司、合併報表母子公司之範疇一與範疇二的組織型盤查與取得外部第三方查證。以及配合金管會於 2023 年 8 月正式發布「推動我國接軌 IFRS 永續揭露準則藍圖」,自 2026 會計年度起,分階段以「直接採用(Adoption)」方式,來直接接軌 IFRS 永續揭露準則(目前已經公布 S1 與 S2,以及日後持續公布的其他永續揭露準則),此時必須要揭露溫室氣體範疇三。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acebook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每個階段只有在首年的豁免項目,可以不用揭露溫室氣體範疇三,僅需揭露氣候議題。以上除了在溫室氣體範疇一、範疇二要求組織型盤查與查證之外,更是在溫室氣體範疇三要求進行資訊揭露,這對上市櫃公司造成沉重負擔。

內容目錄 隱藏
企業未來的減碳路徑
第一階段:碳排放盤查資料分析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企業 ESG 決策與執行需要運用碳管理系統
當前碳管理系統初探
以碳管理系統進行碳管理

企業未來的減碳路徑

企業在面對法遵與各方面的驅動力,進行碳管理的有下列常見的減碳路徑。以下說明幾個常見階段當中的具體行動。

第一階段:碳排放盤查資料分析

設定範圍與邊界來排放源鑑別是碳管理中至關重要步驟,需要收集並分析,包括直接和間接排放的碳排放數據,以及完整生命週期的產品碳足跡數據。透過鑑別排放源之後,組織可以了解其碳足跡,辨識主要排放源與排放熱點,並建立基礎數據,為後續碳管理和減排,提供可推動方向所需之資訊與數據。

第二階段

淨零轉型策略。碳管理首要確立碳管理目標。確認組織的碳管理總目標,包括減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實現碳中和等的短中長期目標。設立明確的目標,可以提供方向和指導,依照此目標,可衡量碳管理的成果。組織應將總體減碳目標再分解(Drill-down)與細分以建立具體可落實的細部減碳目標。要細分這些總體減碳目標,可以依照不同排放來源、不同部門,或者不同產品類別,來進行細分分解,以確保能對準具體可落實的減碳目標,並確保減排措施的計劃與行動,可以有效達成這些細部減碳目標。制定減排策略,根據碳盤查結果,和設定減碳的總體目標與細部目標,組織需要開始規劃和實施減排策略。有效的措施能夠幫助組織降低碳排放,實現既定目標。

第三階段

減碳與提高能效。確保減排措施的計劃與行動,包括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採用可再生能源、優化生產過程、進行碳捕獲和封存等。碳管理需要定期進行監控和報告,以評估工作進展和成果。組織應該設立監控系統,來追蹤未來各種情境下的所擬定的各措施方案下,實際的碳排放,並定期進行報告。這樣未來可以依此來持續檢驗各措施方案下的成效,並提供充足透明的訊息來回應內部和外部的利害關係人的需求。碳管理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組織應該不斷努力提升碳管理實踐。這可以通過定期評估目標達成情形、檢查措施效果、尋找新的減排機會,以及追蹤最新的最佳實踐和技術進展來實現。

第四階段

碳資產管理 碳中和。在「碳有價時代」,企業將進行碳資產管理,以應付在未來「碳中和」企業還無法完全淨零以前,將會是一個需要透過「碳交易」來取得自願性碳權,以此提早能夠來達成「企業碳中和」的目標。

◤ 圖二、企業 Esg 決策與執行
◤ 圖一、企業未來減碳路徑

企業為因應氣候變遷帶給企業的實體風險,以及未來因應法遵、科技與碳定價付費的轉型風險,很多企業紛紛推動內部碳定價(ICP,Internal Carbon Pricing)制度,來落實企業內部的低碳投資、提高能源效率、改變企業內部的員工、企業外部供應鏈等重要利害關係人的行為、建立企業組織文化與整體價值鏈的共識。

[ 推薦文章:明基材料落實數位節能 邁向2050淨零碳排 ]

內部碳定價制度,在實施步驟上,依循著「目標與共識建立」、「內部碳定價實施範圍與實施機制建立」、「建立內部碳定價的實施形式」、與「訂定內部碳費與內部基金」等。內部碳定價的實施,分為隱含價格(Implicit Price)、影子價格(Shadow Price)」、「排放抵換(Offset)」、「內部碳價(Offset)」與「內部排放交易(Internal Emission Trading)」。

企業 ESG 決策與執行需要運用碳管理系統

依照企業面臨的驅動力,像是碳盤查與永續報告書的資訊揭露,企業導入碳管理數位工具來進行碳管理所需數據的管理。常見的作法:

  1. 企業採用碳管理數位工具,主要為了各種驅動力:符合合規與查證(確信)所需:碳管理數位工具支援國內外的標準,像是 GHG Protocol、ISO 14064-1:2018、ISO 14067:2018、ISO 14068-1:2023,以及法遵與符合預期使用者需求,像是符合國內環境部、金管會、經濟部等各部會,以及國外法令,像是歐盟等,以此來降低合規風險。
  2. 碳管理數位工具,以有效率的收集、儲存、分析、計算、報告碳相關數據,並管理碳數據,以及面對價值鏈的生態系統進行資料交換,以取得範疇三的數據。
◤ 圖二、企業 Esg 決策與執行
◤ 圖二、企業 ESG 決策與執行

以下說明碳管理數位工具,在各方面的具體做法:

  1. 數據蒐集:碳管理數位工具在確認能符合預期使用者需求,以及確認遵循組織型盤查標準與準則之下,依照 「間接排放源重大性鑑別準則」來進行排放源鑑定,與後續依照量化方法來計算碳排放數據。
  2. 量化計算:依照上述數據蒐集取得的溫室氣體之源與匯的過程中,取得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移除量,進行量化計算。碳管理數位工具要能夠就最終計算結果,最終輸出成果也要能夠滿足「準確性」、「再現性」等特定條件。
  3. 資料儲存:碳管理數位工具在過程中,將收集大量數據,並處理與利用。資料儲存時應確保儲存的資料,具備「完整性」、「相關性」、「一致性」與「透明度」。
  4. 報告分析:碳管理數位工具並對資料進行儲存與索引,讓第三方查證單位日後可依照預期使用者需求,來查證碳管理數位工具能夠生成的報告書、清冊與相關文件。碳管理數位工具也能夠根據碳管理,生成各種供分析目的所需的資料與報表,也可展現儀表板等視覺化工具。
  5. 工具確效:碳管理數位工具,經過第三方查證機構進行檢核數據內容與符合查證程序,進行確效。工具確效將需要經過「測試前準備與建置測試資料」,來經由第三確效來完成確效。

當前碳管理系統初探

為協助 CIO 在企業內部,透過建置碳管理數位工具來執行 ESG 決策及進行碳管理工作。本刊「碳管理系統初探」的系列文章專欄中,介紹了各式各樣的碳管理數位工具,包括組織型碳盤查、產品碳足跡、水足跡、能源管理,這些碳管理數位工具由 IT、ERP、CRM 等系統廠商來提供,像是 SAP、鼎新、Salesforce、微軟、Tagetik。也有從綠色供應鏈調查平台出發的「ezGHG」 合併財務報表出發的倍力資訊提供的「碳管家」。

[ 推薦文章:環境專業出發 大云永續打造 ESG 願景 ]

以及從系統整合出發的資拓宏宇的「歐碳永續雲」、精誠資訊的「Carbon EnVision」;從環安衛管理系統(Environmental Health Safety,EHS)出發的雷技匡騰的「Q-Carbon」。與顧問公司資誠永續的「神碳計算機」、工研院開發「永續碳管理平台」。甚至從碳領域客製開發服務出發的信星資訊提供的「碳星雲」。

提供這些系統的廠商,從原本熟悉環保、節電或者循環經濟等產業的本業,並在碳管理系統提供 AI 模組來加強數位轉型,以此來發表具有特色的碳管理系統。像是熟悉環保與循環經濟的大云永續提供的 WaaS (Waste Management As-a-Service)與 ESMS (CHASE Sustainability Cloud)。或者從數據核實與驗證的數據平台出發的鄧白氏,提供中小型企業使用「ESG 永續標章」與「供應鏈管理」、「ESG 永續平台」。這都可以連結到金管會在 2024 年底將上線的「ESG 數位平台」。

以碳管理系統進行碳管理

碳管理所做的資料揭露,常有下列三個主要目的:

  1. 符合法規以及相對應的第三方查證「Verification」與確信「Assurrance」,包含組織型碳盤查報告書與完成日後的永續報告書。
  2. 企業未來建立在為了達成淨零以及未來減碳路徑下的碳管理,以呼應 2050 年淨零排放與填答 CDP,以及參與各種自願性倡議,像是自願性減碳路徑(像是 SBTi)的目標、RE100、EV100、Climate Action 100+ 等等。
  3. 企業因此將進行自願性的綠色供應鏈,落實永續供應鏈、綠色智慧製造與綠色產品的產品設計、循環經濟。像是廢棄物與廢水的減量與回收、提升製造效率與工廠智慧節能,落實責任採購,以及強化供應鏈韌性等。為此,未來將在企業內部進行內部碳定價(ICP)等等,都需要碳管理系統。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上一篇文章

【碳管理系統初探】環境專業出發 大云永續打造 ESG 願景

下一篇文章

數位轉型與資安韌性:零售物流業資訊長的必修課

相關文章

I171d06
專欄

AI 助教在高等教育的功能與潛力

2025-09-15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專欄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2025-09-11
I171d13
專欄

打造企業 AI 知識庫 從高品質資料開始

2025-09-11
下一篇文章
1200x630i161s14 (1)

數位轉型與資安韌性:零售物流業資訊長的必修課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近期文章

  • AI機器人資安不是附加選項,而是核心設計需求!VicOne發表全球第一份《AI機器人資安風險與防護白皮書》
  • 2025達梭系統臺灣年度高峰論壇
  • 零壹科技首度榮獲「2025外資精選台灣企業百強」肯定 持續推進集團布局與多元策略
  • 榮耀再臨!華碩獲2025《Newsweek》全球最受信賴企業
  • 用 AI 減輕法遵負擔!快合規企業版與核心3.0全新發表,強化廣告審查合規與 ESG 社會責任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十大必知安全發展趨勢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台塑網凝聚管理智慧 驅動企業數位營運躍升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金融業】永豐金獲資安獎肯定,如映科技 CyberEyes 助攻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資安院「資安週報」出爐了!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Rapidus 二奈米成功試產有何意義?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打造企業 AI 知識庫 從高品質資料開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擔心採用雲端 LLM 翻船,地端 LLM 建置成希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把握痛點 安可人生創商機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網路安全 ─ 建立地區辦公室(1)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雜誌紙本
  • CIO 雜誌 HYREAD 版
  • CIO 雜誌 Zinio 版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 協進會

關於我們

  • 公司介紹及工作機會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編:84493719|台北市 100 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 15-1 號 19 樓|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7/28 活動延期通知

因高雄市政府於7/28早上宣布全日停班停課,因此「智慧醫療研討會高雄場」活動延期舉辦。主辦單位將另行公告研討會相關訊息,歡迎報名參加!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圖片由 Gemini 生成

AI 加持讓資料工程師如虎添翼

資料工程師在各行各業的企業中任職,協助管理與儲存企業營運所需的資料。一方面,所有

120063009044

數位健康新藍圖 衛福部長石崇良推動次世代智慧醫療

文/鄭宜芬 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為臺灣嚴峻的醫療現況帶來了轉變的契機。次世代數位

I169s13

資料品質已成為企業資料治理與關鍵決策的重心

愈來愈多的企業透過機器學習與 AI 工具持續分析資料以產出洞察,然而左右資料分析

Owennini1200

從關稅,匯率及人才 看台灣產業競爭力

文/林宏文 日前我參與並主持一場「前瞻未來10年勞動市場」研討會,包括中央大學經

I170s17

虛擬資產的監理與安全

文/魏銪志(亞太監理科技協會理事) 虛擬資產的商機 從 2009 年比特幣的創世

I171s09

網路安全 ─ 建立地區辦公室(1)

從頭開始為地區辦公室建置網路基礎設施。 文/屠震 談到終端設備、本地辦公室和全球

I170s04 2

智慧製造再升級燈塔工廠成主流

在川普 2.0 時代下,商業環境變化更為快速、難以捉摸。燈塔工廠是智慧製造的進化

120063009032

【編輯室札記】再談 OT 與 IT 整合那些事

總主筆/施鑫澤‧刊期/2025.9 上個月連續幾場轟轟烈烈的製造產業的工業自動化

I170s18

7 大容器安全一把抓!別讓容器成為駭客下一個易下手目標

VM 虛擬機器承襲了與其實體伺服器相同的資安風險,而容器(container)的

Ciotaiwan Logo 600 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四堂課
  • 智慧醫療研討會 台北/高雄場
  • 金融科技高峰會 春季/秋季場
  • 製造業CIO論壇 台北/台中/高雄場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亞太CIO論壇
  • CISO資安學院 金融/醫療/新竹場
  • CIO Insight 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