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欄

從資訊整合切入智慧醫療ABCD

2021-12-01
分類 : 專欄
0
A A
0
Digital Health Flat Symbols Poster

口述/孫培然‧彙整/CIO編輯室


人工智慧要應用到醫療的主要瓶頸,就是能否真正落地應用。許多醫院在導入 AI 應用時,卻發現臨床醫師實際使用 AI 應用的比例並不高,大約只有 10-15%,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在應用時,還是需要醫師去操作點擊,只要醫師覺得沒必要或忘了點擊,辛辛苦苦投入研發能量的 AI 應用,依然無法發揮作用。

這也就是醫療資訊系統(HIS)為什麼會很重要的原因,唯有從流程改善,將 AI 應用與 HIS 深度結合,讓醫師不需要做任何動作,AI 就能自動提供醫師需要的資訊,醫師才會願意使用智慧醫療。

內容目錄 隱藏
UI/UX 是智慧醫療的應用瓶頸
將資料變成資訊、知識以及智慧
持續優化 AI 精確度的 ABCD 法則

UI/UX 是智慧醫療的應用瓶頸

所以 HIS 在翻新的過程中,必須要給 AIoT 或其他相關應用預留位置,先想好到時候要怎麼去呈現,因為 HIS 要顯示的資訊相當多,畫面已經夠擠了,如果說還要再放更多資訊進來,IT 人員一定要想好,到底要怎麼設計 UI(User Interface),才能提供最好的 UX(User Experience)。

所以為什麼在前幾期「HIS 的美學與人性化設計」的文章中,就已經強調 UI/UX 的重要性,因為好不容易做了一個很好的 AI 應用,結果在 HIS 中卻看不到,醫師還得先退出 HIS 系統,再另外進入 AI 系統,誰會有這麼多精力跟時間呢?

[ 推薦閱讀: 淺談 AIoT 驅動智慧醫療4.0 ]

在 HIS 還沒有優化再造前,還有另一種作法,就是多給醫師一個螢幕,然後從 HIS 用一個 API,將 AI 呈現的結果拉到另一個螢幕,因為AI要顯示的圖形有時相當大。如此一來 HIS 只要顯示什麼資訊,另一個對應的螢幕就跟著會有 AI 的資訊,醫師就可以專心處理他眼前的資訊,不用去切換畫面,眼睛往旁邊一看,就可以看到 AI 提供的資訊。

但這種做法,是在 HIS 沒有再造時,沒有辦法的辦法。而且如果要讓 HIS 能夠跟 AI 相互串聯,相關的需求及流程還是需要改造及整合。所以最好的做法,還是要設法改造 HIS 的 UI,將 AI 放進來,做到最佳化的 UX。

將資料變成資訊、知識以及智慧

在邁入智慧醫療 4.0 時代,許多醫療機構才發覺現有的 HIS 系統功能非常簡陋不夠人性化與資料面不夠多元化,已經不足以應付未來的大數據及 AI 的前瞻性應用,所以必須要先做好 HIS 優化再造,以 AI 及 AIoT 為基礎,把不足或欠缺的功能加強,這個部份也就是基礎架構或是基礎建設,也就是資訊管理常講的,要怎麼將日常的線上交易處理(OLTP)的資料收集起來以後,來做資料的整合分析,進一步做到線上分析處理(OLAP)洞燭先機。

將前述的資訊變成知識,日後還可以技轉到衍生企業或者是把它變成商業模式,也就是透過整個的基礎架構、整合分析、前瞻性的應用以及商業模式,將資料變成資訊、知識以及智慧。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董事長蔡長海及院長周德陽的領導下,不斷追求卓越,更全力發展智慧醫療,各部門專業分工如下,基礎建設就由資訊中心來建置,重新 HIS 優化再造,將所有系統操作介面重新優化設計,結合 IoT 達到儀器全面連線自動化,做到全院無紙化及無片化,提升整體效能。另外,在整個醫療過程中,適時地提供 AI 來支援醫師做臨床決策支援。在 HIS 優化再造及精實流程過程中要善用行動裝置、事件驅動、條碼化、IoT、AI 及AIoT 等特性,創造出全面性的智慧流程整合最佳化。另外,一項任務就是將線上交易處理 (OLTP) 的資料,透過 ETL(Extract-Transform-Load) 的方式,彙整到各個不同類別的資料倉儲 (Data Warehouse) 及資料市集 (Data Mart)。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B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接著由大數據中心去做資料的清洗,清洗出有用的資料,做整合分析將資料昇華為有用的資訊,我們已經蒐集了大約 17 年有 300 多萬筆,以病人為中心的資料,且不斷持續更新資料,來豐富資料類型及客製化臨床研究分析。規劃未來整合到醫療臨床資料倉儲、醫療影像資料倉儲、病理影像解析平台、影像標記整合平台、基因應用分析平台、健康資料分析平台、經營管理分析平台及後勤監控資料倉儲等各種資料平台,這些平台上的資料整合分析以後,才能變成有用的資訊,希望能透過這些資訊,可以做一些前瞻性的應用,提供給人工智慧、大數據決策、精準醫療、個人健康推薦、經營管理決策支援以及職場的安全場域應用。

關於前瞻應用則交由各個人工智慧及大數據中心去做醫療 AI 的研究發展,結合各科資深臨床醫師、AI 解決架構師、巨量資料科學的專業人員,針對醫療上的需求以人工智慧為工具,提升診斷準確度協助醫療決策,實現精準醫療。目前也研發出多項醫療 AI,如:兒童骨齡身高預測、急性腎損傷預測、心電圖分析軟體、糖尿病視網膜判讀、抗藥性菌株預測、胸部 X 光多項輔助診斷、肝纖維化、藥品代謝基因交互作用、X 光預測骨質疏鬆、腦部斷層判讀出血型態、腦部斷層預測缺血範圍、以及智抗菌決策輔助系統等等,也有多項醫療 AI 陸陸續續研發中。值得肯定的是其中有兩項的醫療 AI 兒童骨齡身高預測及心電圖分析軟體也通過衛福部食藥署(TFDA) 核准,取得智慧醫材許可證。

相關醫療 AI 研發完成之後,會與本院 HIS 做密切的資訊整合,讓它能夠順利落地於本院醫療臨床應用,真正的切入到智慧醫療領域。再經過本院醫療臨床實行一段時間之後,驗證確實有助於醫療臨床輔助決策支援,才會將醫療 AI 技轉給我們的衍生企業或者是把它變成商業模式,並致力於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在預防醫學、數位醫療以及精準醫療之創新應用,以提升人類醫療品質,形成一種智慧醫療永續經營商業模式。

持續優化 AI 精確度的 ABCD 法則

為了持續優化 AI 精確度,必須要將醫療 AI 融入到平常使用的 HIS 系統內部,一一突破所遇到的瓶頸,讓醫療 AI 順利落地,並給予實質的回饋反應,形成一種生生不息的循環系統。我建議可以依照「ABCD」形成一個智慧醫療生態系統(Smart Medical Ecosystem),由 D 到 A 的順序,更用能夠持續改善資料的品質、結構化及豐富資料類型。首先是 DI(Data Integration),也就是資料的彙整,我們要先將很多的 HIS 資料,包括各科的臨床資料、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及國民健康署,甚至其他雲端的健康資料做整合。

而 Cl (Continuous Integration),就是要持續蒐集做整合。所以資料必須要不斷的去清洗,不斷改善 ETL 轉檔,不斷的去整合。甚至,往前要求來源端的 HIS 必須改寫程式防止使用者輸入錯誤、將非結構化資料變成結構化、增加新欄位及功能來豐富資料類型。俗話說得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我認為要優化 AI 精確度,CI 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唯有不斷的迭代持續整合,才能有更好的資料品質,提供給使用者利用線上分析處理工具,將很多的資訊變成商業智慧,也就是 BI(Business Intelligence)。最後,我們可以透過機器學習或認知方面的學習模型,透過學習模型可以推論或是預測未發生的事件,也就是近年來很夯的熱門話題人工智慧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就是我所定義的「ABCD」-資料彙整(DI)、持續整合(CI),再從商業智慧(BI)到人工智慧(AI)。

想要在醫療場域將 AIoT 賦能,邁向智慧醫療 4.0,其實跟工業 4.0 的推動,有很多作法是不謀而合,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及物聯網,還要加上智慧裝置以及 5G 通訊技術,這樣的六大元素,才能夠創造出更好的智慧醫療 4.0,讓病人醫療照護更安全,提升效率、減少錯誤率,在醫療過程中,適時地提供醫師做臨床決策支援,來降低病人的風險,提升醫療機構的服務效率。


上一篇文章

是方電訊7×24直連IBM Cloud

下一篇文章

Viewsonic 教育市場展成果

相關文章

I171d06
專欄

AI 助教在高等教育的功能與潛力

2025-09-15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專欄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2025-09-11
I171d13
專欄

打造企業 AI 知識庫 從高品質資料開始

2025-09-11
下一篇文章
(左起viewsonic朱家良董事長、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

Viewsonic 教育市場展成果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近期文章

  • 【影】移動新未來 曾鑫城:無人車發展有三大驅動力
  • 智安推 DAM+ 監控方案 資料庫防護再升級
  • 聯發科首款採用台積電 2 奈米旗艦 SoC 預計明年底上市
  • AI機器人資安不是附加選項,而是核心設計需求!VicOne發表全球第一份《AI機器人資安風險與防護白皮書》
  • 2025達梭系統臺灣年度高峰論壇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透過 ISO 42001 規範進行 AI 與 Data 治理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十大必知安全發展趨勢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台塑網凝聚管理智慧 驅動企業數位營運躍升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金融業】永豐金獲資安獎肯定,如映科技 CyberEyes 助攻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資安院「資安週報」出爐了!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Rapidus 二奈米成功試產有何意義?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打造企業 AI 知識庫 從高品質資料開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全球最佳智慧醫院 臺灣 13 家上榜、登亞洲第二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擔心採用雲端 LLM 翻船,地端 LLM 建置成希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組織轉型 驅動企業 AI 規模化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雜誌紙本
  • CIO 雜誌 HYREAD 版
  • CIO 雜誌 Zinio 版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 協進會

關於我們

  • 公司介紹及工作機會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編:84493719|台北市 100 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 15-1 號 19 樓|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7/28 活動延期通知

因高雄市政府於7/28早上宣布全日停班停課,因此「智慧醫療研討會高雄場」活動延期舉辦。主辦單位將另行公告研討會相關訊息,歡迎報名參加!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12006300904

【專訪】廣運機械營運管理中心總經理沈麗娟

整合轉型工具鏈 營運全面數位化 廣運集團打造戰情中心,高度整合轉型工具鏈,同時重

120063009032

【編輯室札記】再談 OT 與 IT 整合那些事

總主筆/施鑫澤‧刊期/2025.9 上個月連續幾場轟轟烈烈的製造產業的工業自動化

I170s04 1

川普2.0來襲:長期韌性、短期彈性的供應鏈新趨勢

對等關稅政策正衝擊全球經濟發展,面對地緣政治、貿易壁壘等挑戰,臺灣製造業在佈局全

1200 31916d952b5f

隨插即用的製造業產品碳足跡系統

文/葉宏謨 2025 年 7 月 24 日,環境部長彭啓明確定 2026 年將是

I2501f02

【金融業】Corporate One 的即時支付轉型之路

在瞬息萬變的金融服務業中,數位轉型已不再是選項,而是生存的關鍵。對於以服務會員為

1200630

數位轉型意識提升 2025 企業數位五力自評 69.3 分創新高

文/鄭宜芬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AMT聯盟)近日發布《2025 企業數位新

120063009092

吳田玉:臺灣 AI 與數據中心先進製程 未來 2 至 3 年持續領先

文/鄭宜芬 SEMI 全球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 8 日

I171s06a

十大必知安全發展趨勢

當前的安全威脅,不僅在攻擊手法上日新月異,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攻擊管道與攻擊面,也

◤圖片由 Gemini 生成

AI 加持讓資料工程師如虎添翼

資料工程師在各行各業的企業中任職,協助管理與儲存企業營運所需的資料。一方面,所有

Ciotaiwan Logo 600 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四堂課
  • 智慧醫療研討會 台北/高雄場
  • 金融科技高峰會 春季/秋季場
  • 製造業CIO論壇 台北/台中/高雄場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亞太CIO論壇
  • CISO資安學院 金融/醫療/新竹場
  • CIO Insight 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