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帽(Red Hat)認為提供客戶新穎、進階與有助益的體驗,是新興5G服務能否成功被採用、甚至替企業帶來效益的關鍵。
文/Kim Buck(紅帽資深全球行銷經理)
世界各國競相啟動5G網路,也推出諸多相應新興服務,除此之外,在物聯網時代,電信服務供應商逐漸從硬體網路設備遷移至虛擬化基礎架構,更快速且符合經濟效益地擴大規模,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戶需求。為提供更穩健的5G服務,電信業者可將雲端基礎架構從網路核心延伸至邊緣,縮短與用戶、裝置及資料來源的距離,以改善應用服務效能並降低延遲。
5G邊緣雲端架構調查報告
2020年1月,知名電信趨勢研調機構 Heavy Reading 針對全球電信業者的5G策略進行深入調查,紅帽也參與贊助這份報告中電信業者邊緣「雲端部署」的部分。其中,指出電信業者部署邊緣雲端架構的四大目標為:
- 確保應用服務高效能、
- 提供垂直產業應用服務、
- 降低頻寬使用率與營運成本、
- 供應差異化資通訊服務。
在幾年前的雲端部署調查中,電信業者仍多專注於降低頻寬與營運成本。但我們從這份報告觀察到,應用服務效能已經成為部署邊緣雲端架構的主要驅動力,而提供垂直產業應用支援也成為趨勢。
我們與5G邊緣雲端運算的距離夠近嗎?
5G被賦予眾望,預計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於邊緣端擷取、處理與儲存數據,電信業者因此能提供多樣化的新服務,如數位醫療、智慧交通管理、萬物聯網及自動駕駛車輛、機器感測處理與預測性維護,以及即時數據分析。
雖然這份報告顯示80%以上的電信服務供應商已開始部署邊緣雲端基礎架構,卻僅有19%認為企業自身的部署已臻成熟。不過多數的受訪者預計2023年將擁有上百個邊緣雲端據點,且34%受訪者表示支援數量可望達上千個。
於邊緣運算的無線接取網路(RANs)
Heavy Reading也調查OpenRAN與5G對於電信業網路的重要性,發現儘管傳統RAN仍為當前5G市場主流,但有些電信業者相信vRAN架構將成為支援電信邊緣運算 (Far Edge) 的主力。
針對不斷最佳化的新興5G服務,尤其是高度穩定、低延遲的通訊服務,只有透過解耦RAN架構才能滿足相關技術需求。在此情況下,使用虛擬化或雲端原生策略會較傳統的硬體設備更符合成本效益,因此目前vRAN 已幾乎成為必要的存在。
電信業者針對5G核心網路使用的平台

電信業者部署邊緣雲端架構的目的相當多元,因此必須有能力在虛擬機 (VM)和容器中支援多樣的工作負載。報告顯示42%營運商計畫將5G核心網路以應用程式型態搭載於虛擬機,也有許多電信業者曾向紅帽表示將同時使用虛擬機、容器、虛擬網路功能(VNF)與雲端原生網路功能(Container Network Function, CNF),主要因它們的虛擬化基礎架構技術已成熟,具一定的穩定性和彈性,且背後有一套花費多年建立、值得信賴的有效營運模式所支援。
紅帽支援電信業者從CSP(Communications Service Provider)轉型至DSP(Digital Service Provider)
紅帽的開源雲端平台協助數位服務供應商,將網路服務搬遷上雲端並延伸至邊緣運算節點。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已成為網路功能虛擬化(NFV)的開源標準雲端平台,而Red Hat OpenShift則領導企業級Kubernetes發行版,為CNF做準備。
舉例而言,土耳其首家以5G進行電視直播的電信業者Turkcell,便選擇以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作為自家Unified Telco Cloud NFV的基礎架構平台,成功將新服務推出的時間縮減66%。此外,Turkcell能根據網路流量,依比例擴展功能,並隨時使用供應商所推出的虛擬網路新功能。
阿聯酋電信供應商龍頭Etisalat Group也選擇於自家的SAHAB NFV電信雲端使用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在多個基地台間提供大規模數位服務。為承載CNF並迎接下一階段的NFV,且特別為5G世代做準備,Etisalat已經完成驗證將Red Hat OpenShift平台作為NFV架構的延伸。
保持開放的邊緣端
隨著電信業者逐漸轉型成提供多樣化垂直產業服務的數位服務供應商,我們正於開源社群積極發展解決方案(如Red Hat OpenShift虛擬化中的KubeVirt技術),以簡化電信業者轉型至5G與邊緣雲端的流程。
紅帽相信持續讓邊緣保持開放的特性能帶來諸多效益,包含由開源社群驅動的創新力,以及一致的管理、自動化與調度能力,協助電信業者推出更多新服務,並有效管理網路邊緣的上百萬個裝置。在邁向轉型、迎接5G與邊緣時代之際,電信業者能藉由紅帽的開放式混合雲技術,管理多樣化工作負載,提供創新與差異化的服務,進一步縮短與客戶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