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宜芬
2025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16 日登場,以「AI 跨域創新、智慧驅動未來」為主軸,展現臺灣在 AI、半導體與智慧永續等領域的創新能量。經濟部、國科會及農業部聯合策展,展出超過千項技術成果,聚焦「AI 串流百工百業生態系」與能源轉型趨勢。展會並舉辦 40 場以上論壇與媒合活動,涵蓋半導體、生成式 AI、量子科技與資安等議題,展現產業競合、數位轉型與 AI 應用落地的關鍵趨勢。
經濟部部長龔明鑫表示,創博會配合著國家重要的產業發展政策,從「5+2 產業創新計畫」、「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五大信賴產業」,再到推動「AI 新十大建設」,源源不斷的將尖端技術呈現在世人面前。今年創博會聚焦在人工智慧應用及永續科技的跨域整合,其中與 AI 相關的技術運用就超過 300 件,相信可以替建立 AI 生態系,提供良好的未來技術布局,普惠百工百業;創博會也成為作為全球重要技術交易平台,也舉辦 AI 跟次世代通訊議題的國際論壇,成為一個具有特色且值得參觀的會展。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與 Facebook,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科技展演與國際鏈結 打造創新交流平台
本屆展會邀集國內 439 家廠商,及19 國 93 家國際機構,包含 3M、富士通、軟銀、台達電等企業,共計展出 1,110 件技術,並且打造創新經濟館、未來科技館、智慧永續館等三大主題館與國際專區,由經濟部、國科會及農業部召集各部會及科研單位,聚焦 AI 應用,並規劃創新互動環節,提供與會者 AI 導覽、互動積分遊戲及量子科普展演,提升觀展體驗。
展會期間將舉辦超過 40 場論壇與技術發表,開幕式同步舉辦智慧機器人論壇,以「台灣未來的關鍵賽道」為主題,邀集德、日、美三國學者專家交流機器人全球發展趨勢與關鍵技術。亦邀請 Origin Ventures 等 30 家跨國創投與智財技術服務機構,協助參展單位進行技術交流與商業洽談。
論壇議題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科技、運動科技、智慧醫療與永續發展,如「半導體科研青年論壇」(Silicon Brain | 半導體 x AI),邀請 SEMI 20 Under 40 半導體新銳獎得主及 2025 TSIA 半導體獎得主進行分享;「次世代通訊應用暨資安協作國際論壇」則以「跨越 5G,邁向次世代」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解析 5G 智慧應用、資安落地策略及與衛星通訊趨勢;「AI Everyday:看見台灣產業的下一步」論壇扣緊「AI 新十大建設」相關應用,聚焦生成式 AI、無人機安防、智慧照護與裸視 3D 沉浸娛樂等前瞻應用的跨域交流,探討 AI 如何落實於百工百業,推動產業智慧升級。另舉辦「2025 國際技術媒合會」,集結日本、新加坡、美國、泰國、加拿大及澳洲等多國企業及創投參與,強化合作機會並建立鏈結。

[ 推薦閱讀:智慧機器人應用 SIG 成立 臺南整合產官學研共推 AI 機器人聚落 ]
AI 與能源雙引擎 驅動臺灣產業新契機
政府推動五大「信賴產業」中,具指標性的 AI 領域, 2026 年目標產值突破新臺幣 1 兆元,而半導體產值將達新臺幣 2.6 兆元,顯示在 AI 與高速運算需求帶動下,產業仍具持續成長動能。另一方面,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2024 年全球能源轉型相關投資首次突破 2 兆美元,並預期清潔能源市場將在 2035 年成長至超過 2 兆美元,顯示能源永續科技已成為國際產業競逐的重要舞台。
為帶動 AI 與能源浪潮,「創新經濟館」以「AI 串流百工百業生態系」為策展理念,聚焦半導體、次世代通訊、精準健康、智慧機械與能源轉型等子題,其中國內參展廠商在AI應用領域占比高達 5成,凸顯國內科研成果與 AI 議題密不可分。
「未來科技館」展示涵蓋量子科技、智慧機器人、AI 應用與產學合作以及運動科技四大領域,透過沉浸式體驗呈現未來生活場景,更有未來科技獎亮點創新技術、AI 創新應用技術與 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 DEMO DAY 等發表及媒合活動。
「智慧永續館」則展示循環永續、韌性賦能與智慧創新成果,全面呼應 AI 及全球淨零轉型趨勢。
[ 推薦閱讀:強化產業 AI 信任 AIEC 推 AI 在地化評測與第三方驗證 ]
導入 AI 即時雙向翻譯技術

本屆 TIE半導體科研青年論壇導入環球睿視的即時翻譯技術。環球睿視是臺灣首家在創櫃板掛牌的 AI 科技公司,即將興櫃成為臺灣首家 AI 語意語音演算模型的 IPO 公司;環球睿視致力於 AI 語意語音處理技術,為臺灣自主研發的主權 AI 語意/語音引擎及演算核心,其 AIspeakin 即時語音轉寫翻譯語譯引擎已可支援百種語言,涵蓋全球 80% 以上使用者,具備高準確低延遲之語音辨識與語意理解能力,可處理多語對話即時語譯需求。
創新感測技術 數產署支持 AI 照護應用落地

另外,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支持下,MVE 芝程科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展出「芝程小智AI照護機器人」,整合非接觸式體徵量測技術與智慧資料分析,可即時偵測數個體徵的細微變化,並結合衛生教育資料庫,協助照護場域進行健康趨勢管理與異常預警及衛教宣導,資訊查找自然簡易的 AI 互動功能,實現安全、便利且具人性化的智慧照護環境。
工研院副總暨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本次與 MVE 芝程科技的合作,展現工研院在「A I智慧照護」領域的落地成果。服務系統科技中心近年以 5G 通訊、AI 感測與自主移動技術為核心,開發包括「5G AI 醫事輔助機器人」在內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協助醫護人員執行藥物遞送、病患互動與個人化衛教,平均可節省 52% 溝通與導覽時間,提升照護效率與服務品質。未來將持續結合產業夥伴,推動創新技術走入長照機構與社區場域,打造全民健康照護新典範。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