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遺留系統到 AI 前沿:Clorox 案例揭示 IT 領導者必須面對的架構現代化、資安韌性與創新 ROI 挑戰。這是一場重塑企業 IT 戰略、風險管理與價值創造的深刻變革。
編譯/Frances
在快速變遷的消費品市場中,即使是 Clorox 這樣擁有百年歷史的居家清潔用品巨頭,也無法免於數位浪潮的考驗。2021 年,Clorox 啟動了一項為期五年、投資鉅資 5.8 億美元的全面數位轉型計畫。這不僅僅是技術升級,更是一場從底層 ERP 系統到前端 AI 應用的策略性重塑,旨在實現生產力、效率的顯著提升,並驅動業務的長期成長。
IT 領導者的數位困境:遺留系統、資安威脅與數據挑戰下的關鍵轉折
Clorox 的轉型並非一蹴可幾,而是被一系列迫切的挑戰所推動:
挑戰 1. 遺留系統的沉重包袱
二十五年 ERP 的現代化困境 Clorox 發現其長達 25 年的舊版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已成為業務靈活性和資料可見性的主要瓶頸。這不僅僅是系統老舊的問題,更是累積的沉重包袱,難以適應現代業務需求。這項龐大任務對 IT 領導者而言,是極其複雜且風險極高的,牽涉到訂單管理、庫存追蹤和交易執行等所有核心功能。
挑戰 2. 資安防線的失守
2023 年網路攻擊的慘痛教訓 最直接的催化劑莫過於 2023 年 8 月遭受的網路攻擊。這次攻擊導致 Clorox 的營運中斷、產品創新延遲,並產生了約 4,900 萬美元的恢復成本。更令人震驚的是,這起攻擊並非源於複雜的技術漏洞,而是外部 IT 服務供應商 Cognizant 的服務台人員在未經身分驗證的情況下,輕易洩露了網路密碼並重置了多重身份驗證(MFA)。這起事件不僅造成了高達 3.8 億美元的總損失,也暴露了遺留系統的脆弱性以及第三方供應商管理與基本資安驗證流程的巨大風險。
挑戰 3. 數據碎片化阻礙智能決策
建立統一數據平台的迫切需求 在傳統環境下,Clorox 等消費品公司面臨著「數據碎片化」的挑戰。這意味著企業內部數據來自多個獨立且未整合的系統,例如舊有的 ERP、不同的經銷商、零售商平台以及行銷工具。這些數據來源彼此保持斷開,使得 IT 部門難以提供 AI 模型所需的「乾淨、整合的數據」(clean, consolidated data)以進行準確的預測或自動化操作。 這種碎片化的現象,導致了 Clorox 在實現即時業務洞察、精準需求預測或供應鏈最佳化方面的困難。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 Facebook 與 IG,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更甚者,許多 AI 驅動的數位轉型計畫,如個人化行銷或產品開發,可能因此效果不佳或完全停滯。對 CIO 而言,建立統一的數據系統不僅是技術整合的挑戰,更是一個龐大的營運障礙,需要強大的「數據治理」框架與跨部門、跨市場的組織協調才能克服。
挑戰 4. AI 人才與策略落差,轉型路上的能力鴻溝
儘管人工智慧被視為未來趨勢,但 Gartner 的調查顯示,約 44% 的 CXO 仍不完全熟悉 AI。同時,許多組織內部「最頂尖的技術專家似乎也缺乏與時俱進的 AI 知識」。這在 Clorox 內部也引發了對 AI 認知與實施能力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的擔憂。這種 C-suite 領導者與其團隊之間存在的落差,對公司成長構成阻礙,也凸顯了缺乏統一 AI 策略藍圖的痛點。
[ 推薦閱讀:AI 預算規劃 ]
Clorox 的 IT 戰略核心:5.8 億美元的「平台世代重置」與智能 AI 驅動
面對這些挑戰,Clorox 決心進行一場根本性的轉變,其核心策略圍繞著三大支柱:全面重建 ERP 系統、大規模投資 AI,以及營運模式的現代化。
策略 1. 核心平台重塑 ERP,綠地建置奠定現代化營運基石
Clorox 選擇了「徹底的綠地建置(greenfield implementation)」來替換其運行 25 年的 ERP 系統。這個詞彙源自建築領域,意指在一塊未開發的土地上從零開始建造一個全新的建築物,而非在現有結構上進行改造。在 IT 領域,這意味著 Clorox 將其 ERP 系統從頭開始設計、開發和實施,擺脫舊有系統的複雜性與束縛。 新的 ERP 系統涵蓋了訂單管理、庫存追蹤和交易執行等所有核心業務流程,其目標是提供對交易活動、供應鏈流程和零售庫存的即時可見性,從而實現資料驅動的決策和更高的營運響應能力。
策略 2. AI 雙引擎驅動,加速創新與提升效率的戰略投資
Clorox 投入鉅資於人工智慧,將 AI 視為提升生產力與創造力的工具,而非裁員的理由。公司採取了去中心化的 AI 推廣策略,鼓勵員工進行基層的 AI 實驗,讓團隊自行嘗試工具並分享有效案例。
‧生成式 AI 賦能行銷與研發:Clorox 整合了 Microsoft Copilot 和第三方生成式平台到行銷與研發營運中。AI 加速了視覺廣告的創建、產品構思和消費者洞察。例如,Hidden Valley Ranch 品牌利用 AI 分析消費者偏好和風味趨勢,產生新的食譜和行銷角度。AI 甚至協助生成了成功上市的產品概念,例如發泡潔廁錠 Toilet Bomb。這些投資將新產品上市時間縮短了 30%。
‧預測性 AI 最佳化營運:AI 技術被用於需求預測、收益管理和行銷執行等核心工作流程。公司也正探索利用 AI 進行供應鏈最佳化,以預測需求高峰並減少供應短缺。
策略 3. 堅定承諾與組織文化轉變
儘管鉅額轉型成本高昂且過程複雜,Clorox 高層展現出堅定的決心。Linda Rendle 執行長強調,轉型對長期成長「絕對必要」。她也坦承短期會有「時機噪音」(timing noise),即因 ERP 實施期間的系統轉換、暫時性停機與初期磨合所導致的短期營運及財務數據波動,這雖非結構性問題,卻是達成長期策略目標所必需經歷的過渡階段。高層也積極推動組織文化轉變,鼓勵員工進行「基層 AI 實驗」,並強調培訓與賦權員工參與 AI 整合決策,而非自上而下的強制推行,以促進組織內部的技能提升和變革接受度。
量化轉型價值:IT 投資如何從成本轉化為可衡量商業成果?
這項鉅額投資正在轉化為具體的商業效益,驗證了高層對 ROI 的承諾:
‧財務效益:ERP 系統預計到 2026 財年將帶來每年 5.6 億至 5.8 億美元的營運成本節省,並推動 2026 財年調整後每股收益(EPS)增長 22-25%。財務長預計營業利潤率在轉型後將接近 18% 的目標。
‧營運效率:新的數位基礎設施提升了對需求的即時響應能力,並減少了手動工作負擔。AI 在供應鏈最佳化方面的應用,有助於預測需求高峰並減少供應短缺,並降低庫存持有成本高達 30%。
‧創新速度:生成式 AI 將新產品上市時間縮短了 30%,加速了創意內容的生成和消費者洞察的提取。例如,AI 協助推出了發泡潔廁錠「Toilet Bomb」。
‧生產力提升:AI 增強了員工生產力,實現更具成本效益的內容創作,而無需裁員。例如,JPMorgan Chase 利用 AI 使顧問處理資訊速度提升 95%, fueling a 20% rise in gross sales in asset and wealth management,並預計節省 15 億美元的成本。
IT 藍圖前瞻:持續演進的智能基礎架構與未來 AI 整合策略
Clorox 視此次數位轉型為「一次性的世代重置」,為未來數年的成長與競爭優勢奠定基礎。然而,他們也深知,轉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飛輪效應」:營運效率所節省的資金將被重新投資於業務,形成一個持續創新的良性循環。
‧持續的 AI 投資:Clorox 計劃以「可持續的速率」繼續投資 AI 能力,並將其視為「核心業務策略」的一部分。
‧技術融合:展望未來十年,AI 將超越最佳化層面,成為「戰略協調者」,與物聯網(IoT)、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和擴增實境(AR)等技術融合,實現即時、情境感知的洞察。
對 IT 領導者的關鍵啟示:從 Clorox 轉型案例學習的 IT 戰略與實踐
Clorox 的數位洗禮,不僅是一次技術升級,更是企業面對數位化挑戰時,如何透過 IT 策略與領導力,轉危為機、重塑競爭力的典範。對於每一位追求卓越的 IT 領導者,Clorox 的經驗都值得深思與借鑒:
1. IT 投資組合策略化:
確保每筆科技支出都能直接驅動業務 ROI 將 IT 策略與企業的整體商業目標及關鍵績效指標(KPIs)緊密連結,是轉型成功的基石。在投入更高預算之前,IT 領導者應預先描繪預期的 ROI,清晰定義財務與營運效益、維護成本及潛在風險,避免為技術而技術。Clorox 鉅資投入,正是基於對「強勁回報」的堅定信心,並將 AI 視為提升生產力與創造力、驅動組織 ROI 的戰略工具。
2. 數據生態系:
智能決策的燃料與規範 成功的 AI 應用和即時的業務洞察,離不開高品質、整合且治理完善的資料基礎。Clorox 的 ERP 重建核心目的之一,便是解決「數據碎片化」的營運障礙,建立「乾淨、整合」的數據生態系統。CIO 必須積極推動數據策略、數據工程和數據治理,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可用性,涵蓋資料隱私、安全、角色權限控制(RBAC)和資料血緣追蹤,並確保 AI 模型能夠依賴高品質、具代表性且無偏見的數據進行精準分析與決策。
3. 資安供應鏈:
構建全方位信任與防禦 資安是永無止境的戰役,人為因素往往是最大的漏洞。IT 領導者必須從 Clorox 2023 年網路攻擊的慘痛教訓中汲取經驗,將零信任原則擴展到整個資安供應鏈。這不僅要加固技術防線,更要嚴格審視第三方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員工培訓以及最基礎的人為驗證流程。實施「零信任重置流程」(zero-trust reset processes),要求多因素驗證和主管共同批准憑證更改,並將此原則延伸至所有環節,特別是外包的服務台。此外,在與供應商簽訂合約時,必須明確指定營運安全要求,而非僅止於抽象的服務水準協議(SLA),以構建企業全方位的資安韌性。
4. IT 人才與協作文化:
釋放數位潛能的關鍵 技術轉型需要組織文化的配合。面對「AI 人才與策略落差」,IT 領導者必須透過鼓勵「基層 AI 實驗」、提供持續培訓,並將 AI 定位為「增強」而非「取代」員工生產力與創造力的工具。這有助於提升員工的接受度與參與度,將他們轉變為數位轉型的積極推動者,填補技術與領域專業知識的人才缺口,並建立跨職能協作的「學習與適應」文化。
5. 核心系統:
勇敢面對世代挑戰 當遺留系統成為業務發展的沉重包袱時,IT 領導者必須有魄力推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重建。像 Clorox 這樣將運行 25 年的 ERP 系統進行「徹底的綠地建置(greenfield implementation)」,儘管短期內充滿挑戰和「時機噪音」(timing noise),但卻是奠定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必要之舉。這不僅是技術上的更新,更是公司營運模式和數位能力的根本性再造,為未來數十年的競爭優勢鋪平道路。
Clorox 的數位洗禮,不僅是一次技術升級,更是企業面對數位化挑戰時,如何透過 IT 策略與領導力,轉危為機、重塑競爭力的典範。對於每一位追求卓越的 IT 領導者,Clorox 的經驗都值得深思與借鑒。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