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明杰(臺灣亞太監理科技協會監事)

隨著金融市場的變化與監管需求的提升,各國監理主管機關正逐步推動金融機構提交更多元監理角度分析所需的資料,以強化監督與風險預警機制,因此各國監理分析所需的資料趨勢已呈現申報方式數位化、申報資料顆粒化和跨監理機關間資料交換的發展方向。
傳統的人工申報,由金融機構於單一窗口網站上適時提交相關報表資料的方式,已逐步被自動化、數位化等不同升級進程的新架構平台及申報方法所取代,藉以提升金融機構及監理機關的工作效率與準確性。因此,國內各監理機關近年來亦積極推動各金融業監理資訊申報機制平台的提升,以接軌國際監理資訊提供的趨勢。
現行監理資訊申報架構平台在申報流程上,在不同的環節、技術、資訊需求面向,存在著多樣化組合申報架構設計,各環節的多樣化例如:
- 申報型式:人工 Excel 申報、API Excel 申報、API JSON 申報、批次 Raw Data 申報等。
- 申報內容:統計性資料 Excel 報表申報、統計性資料 JSON 欄位申報、多維度顆粒化資料申報、明細資料申報、跨機關資料交換等。
- 申報週期:年、季、月、日、即時等。
- 申報檢核:人工核對、公式檢核、自表檢核、跨表檢核等。
- 申報安控:帳號密碼、通訊加密、資料加密、JWE、MD5 等各類應用在不同安控及資安的強化做法。
2021 年集保結算所,建置「票券金融公司數位監理申報機制」,由過去業者自行到申報系統中上傳 Excel 檔案,再由監理單位自行分析報表的做法。提升為採用 API 自動化申報、線上資料驗證、串連金融周邊機關顆粒化資料、以提供監理機關視覺化分析監理資訊,及建立即時警示通知等監理功能。
2021 年中央存保開發「純網銀監理系統」,以 API 串接來收集純網銀的監理資料,包括即時通報與定期申報資料等。並整合金管會單一申報窗口網站之申報資料,建置資料超市(Data Mart),針對監測的分析性需求及指標,以視覺化的數位儀表板產出所需的分析報表及監控指標,來強化監控流動性風險。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 Facebook 與 IG,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2022 年金管會檢查局,建置「API 申報機制」,由過去上傳 Excel 檔案至單一申報窗口網站,提升為改以 API 自動介接申報檔案,以提升申報效能、安全及品質,且採用加密傳輸及多重安全機制。
2024 年中央銀行,建置「金融資料 API 申報服務」由銀行進行驗測新申報機制,由過去上傳 Excel 檔案至金融資料網路申報系統,提升為改以 API 介接申報 JSON 格式之申報資料,並使用線上與離線雙重自動化報表檢核機制,及採用傳輸加密等多重安全機制。
2025 年聯徵中心,公告「銀行數位監理申報平台」相關規劃及試辦行,以 API 介接原金管會檢查局申報報表改以 JSON 格式申報資料,並整合聯徵資料,建置資料超市及視覺化分析平台,安控面採用傳輸加密、資料加密、金鑰管理等多重安控機制。
監理資料申報的發展趨勢,朝向申報技術更多元、申報資料更細緻化、資安控管更強化、資料檢核更自動的方向發展,未來金融機構在申報端系統建置需要面對更多系統建置上的挑戰,為因應監理機關申報資料系統架構的提升及要求,在金融機構的申報端建置以模組化設計的新一代法報申報系統,會是未來因應多重需求變化較佳的解決方案,系統架構設計可拆分為多個模組,模組間採用低耦合度的關連性設計,以因應各機關申報架構中不同環節的技術需求,在系統調整上可聚焦在相對應的模組功能進行變更,有助於大幅縮短系統調整的時程及成本。
- 自動化產表模組:將各帳務系統資料依各監理機關資訊需求,使用結構化的 ETL 程式開發設計,以申報資料報表為單位,進行各式不同粒度及不同整併邏輯資料處理,儲存於正規化設計方式資料庫中,因應申報資料的變更,將有效限縮調整的範圍。
- 報表驗證覆核模組:設計參數化資料驗證的邏輯架構,依各監理機關對於不同申報資訊欄位的驗證要求,進行申報前資料檢核,及內部驗證覆核作業,未來驗證邏輯的調整異動,僅需依單一邏輯進行調整,可快速提升申報資料品質。
- 資料格式轉換模組:將資料庫中正規化申報資料,依不同申報格式要求,以參數性設計將資料欄位進行轉換及重組如 Excel、Binary、JSON 等不同格式,格式的變換將不影響資料的內容,有效因應不同機關及不同時期的申報格式需求。
- 安控模組:在安控面將金鑰產生及保管、資料加密及解密、申報安控規格等,以獨立模組處理再輔以硬體加解密設備的彈性設計,可滿足會日益強化的資安要求。
- API 申報連線模組:控管與監理機關連線之 API 介面規格、連線要求等,再依各機關提供之 API 介面的類型,進行申報介面、查詢介面、文件下載介面等功能串接,確保有效且及時完成各週期資料申報作業。
總結
面對當前金融交易的日益複雜及金融商品的快速演變,金融監理資訊的細化和相關監理資料申報周期的縮短,將有效實現更精準的風險識別與大幅強化機構營運預警機制;因此應可明確預知未來金融監理資料的申報,無論在頻率、細度、管控及資安等各面向上,勢將呈現多重進化的嚴格趨勢。
[ 延伸閱讀:監理科技的演變與未來趨勢 ]
因此,為因應未來主管機關資料實務需求,無論從宏觀數據到微觀交易面均須徹底涵蓋,且顆粒度要求亦會越來越細緻;故金融機構申報端系統需具備模組化、參數設定的彈性架構設計,除將提升系統的即時應變效率和確保維運靈活度外,並可成功滿足監理機關的多元分析需要。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