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呈欣
金管會作為金融市場的監理者,在推動企業永續轉型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金管會正透過多項措施,包括「永續金融 1.0、2.0、3.0、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公司治理 1.0、2.0、3.0、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與「我國接軌 IFRS 永續揭露準則藍圖」等政策,積極運用來推動產業轉型,特別是在溫室氣體範疇三減碳方面。
金管會於 2022 年 9 月發布了「綠色金融行動方案 3.0」,該方案涵蓋了佈局、資金、資料、培力及生態系五大面向。其中重點工作項目之一,便是研訂轉型金融指引,協助業者計算與揭露範疇三投融資組合碳排,並提出減碳目標及策略規劃。「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接續更提出多項措施,以推進企業在溫室氣體範疇三的工作,內容如下:
- 建立碳排數據庫:與經濟部、環境部等合作,建立企業碳排平均數據資料庫,以利金融業評估投融資對象的碳排狀況。
- 提高數據報送誘因:提高金融業報送企業碳排資料問卷的數量及品質誘因,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 調和碳排放申報規範:協調碳排放相關的申報規範及標準,使企業的碳排數據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
- 揭露範疇三碳排放量:鼓勵金融業揭露範疇三的財務碳排放量,同時也鼓勵金融業以去識別化或整體描述方式,說明如何協助客戶進行轉型,並註明計算範疇三所使用的方法學、資料庫、計算邊界等,以提高資訊的透明度。
金管會除了為企業資訊揭露範疇三建立基礎建設之外,金管會也發布了「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以協助金融機構辨識並支持符合永續發展的經濟活動,引導資金投入低碳企業及專案。
更重要的是,金管會鼓勵金融業揭露自身及投融資組合的碳排放情形,並規劃中長程減碳目標,金融業將依碳盤查邊界及進程,分階段訂定及揭露範疇一、二及範疇三的減碳目標。
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的目的
綜合來看,措施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 制定參考指引,引導企業轉型
這項措施旨在為企業提供明確的方向,引導其朝向更永續的經營模式轉型。企業如果發現其經濟活動的永續程度尚未達到指引的要求,可以制定轉型計畫,逐步達到永續條件。 - 為擬定轉型計畫提出建議,降低各方溝通成本
在「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建議涵蓋了企業轉型至低碳及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各項規劃,包括適用及符合參考指引之情形、願景、執行策略及行動規劃、指標與目標、治理等。透過提供明確的框架,金管會有助於企業更有效地規劃其轉型策略,並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更順暢的溝通。 - 鼓勵金融機構支持企業轉型
這項措施旨在強化金融市場對企業永續轉型的支持,促使金融機構將資金配置於具有永續發展潛力的企業。金融機構可以要求企業提供轉型計畫,以更了解企業的轉型策略與潛在風險,並據此進行更明智的投融資決策。 - 強化資訊揭露,提升透明度
為了提升市場的透明度,金管會要求上市櫃公司應自 2024 年起揭露氣候相關資訊,並持續透過永續報告書資訊揭露規範,引導企業加強 ESG 風險評估,提升揭露品質。
金管會透過制定指引、提出建議、鼓勵金融機構參與及強化資訊揭露等多項措施,積極引導企業制定轉型計畫,並促使金融機構將資金投入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企業,以加速產業的淨零轉型。
以範疇三減碳策略邁向低碳永續
範疇三排放指的是企業價值鏈上的碳排放,包括供應商、客戶、產品使用和廢棄處理等。由於範疇三排放通常佔企業碳足跡的大宗,因此成為企業減碳的重要戰略目標。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 Facebook 與 IG,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金管會發布的「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為企業制定轉型計畫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根據這份文件,企業在制定轉型計畫時,應將範疇三的計畫與行動,納入「指標與目標」的範疇中,並在「執行策略及行動規劃」中具體說明將採取的措施。
轉型計畫應涵蓋的要項
「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中,詳細列出了轉型計畫應涵蓋的要項,以確保計畫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 適用及符合參考指引之情形:
企業應辨識營運之主要經濟活動中,目前適用該指引之一般及支持型經濟活動項目,並判斷該等經濟活動項目符合參考指引所訂條件之情形。 - 願景(Ambition):
為轉型至低碳及達成永續發展目標,企業在未來某個時點期望實現之事項,例如符合參考指引的經濟活動項目及營收占比、淨零目標等。 - 執行策略及行動規劃:
為實現願景,企業在所訂之計畫假設下,規劃在業務營運、財務計畫、議合與溝通等方面將採取之行動。說明如下:
▫計畫假設:企業制定轉型計畫時,所使用之關鍵假設及參考數據。
▫業務營運:企業營運與產品服務之現況描述,以及企業在實現願景之時點前,就業務營運所規劃採取之各期程行動。
▫財務計畫:企業依各期程將採取之行動,評估所需之資金及來源,並追蹤與管理用於轉型之過程。
▫議合與溝通:企業所規劃辦理與利害關係人議合與溝通之活動,以及評估對轉型計畫之影響。 - 指標與目標:
為衡量轉型計畫之執行成效,企業所設定之指標與目標。
▫策略相關之指標與目標:為衡量業務營運、財務規劃、議合與溝通等策略之執行成效,所設定之指標與目標。
▫氣候變遷減緩相關之指標與目標:為符合對氣候變遷減緩具有實質貢獻之技術篩選標準,所設定之指標與目標,企業如另有設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亦得列入。
▫與其他環境目的及社會保障相關之指標與目標:為符合未對其他環境目的及社會保障造成重大危害,所設定之指標與目標。
[ 推薦文章:金融科技是美中角力下跨境支付的解答 ] - 治理:
企業負責核定、監督及執行轉型計畫之相關單位及程序。
範疇三減碳策略的具體實踐
在企業擬定轉型計畫時,針對溫室氣體範疇三的計畫與行動,應將其納入「指標與目標」的「氣候變遷減緩相關之指標與目標」範疇中,並在「執行策略及行動規劃」中具體說明將採取的措施。
- 設定明確的範疇三減量目標:
▫盤查基準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企業應界定組織邊界,依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規定之方法,鑑別排放源、選擇量化方法,分別計算範疇一及範疇二排放量,並在可行的情況下,計算範疇三排放量。
▫設定減量目標: 企業宜依據國際已出具之方法論,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規定,例如科學基礎減量目標,並敘明涵蓋之範疇,包括範疇三。 - 規劃具體的減量行動:
▫調整供應鏈或採購方式:針對範疇三排放的主要來源,例如採購商品和服務,企業需要與供應商議合,共同尋找減排方案,並調整採購策略。
▫調整產品或服務:企業可能需要重新設計產品或調整服務模式,以減少其生命週期中的碳排放,這也涵蓋了範疇三的排放。
[ 閱讀 林呈欣 所有專欄文章 ] - 設定與範疇三減排行動相關的指標與目標:
▫購置淨零原料比例:設定逐年提高淨零排放原料使用比例的目標。特別是購置低碳產品,逐步朝淨零原料比例邁進。
▫供應商減碳參與度:追蹤供應商的設定目標與落實執行。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