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IT經理人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產業瞭望

【零售業】紐西蘭Warehouse集團轉向敏捷開發 推動數位轉型

2021-08-19
分類 : 產業瞭望
0
A A
0
10-1200-The_Warehouse1

(圖片來源:The Warehouse Group 官網)

Warehouse集團數位長 Michelle Anderson 認為,在零售業為支援客戶新行為的科技推動重大變革時,敏捷式開發為IT帶來許多好處。

文/Sarah Putt‧譯/葉庭筠


數位轉型需要整個組織改革 ─ 從「指令鏈」(chain of command)的階層到敏捷方法的部落模型 ─ 在此模型下,小組和部門為部落(tribe)和分會(chapter)取代嗎?敏捷方法或許不是強制,但紐西蘭最大的零售集團威爾豪斯(The Warehouse Group, TWG)的數位長(Chief Digital Officer, CDO) Michelle Anderson 相信敏捷方法對這家零售業的科技翻新的確大有幫助。

[ 下載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掌握最新數位轉型趨勢 ]

「我認為團隊覺得更有自信了,因為他們更快產出效果,自主性更高,生產力也日漸提升。這不像傳統緩慢的開發周期,一個解決方案要花上一年以上才能完成,」她說。

敏捷開發為什麼對IT更有好處?

300-Michelle_Anderson
The Warehouse Group 數位長 Michelle Anderson。

Anderson指出,Warehouse集團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敏捷式開發支援辦公室運作的多品牌零售業,是該公司很重要的一步。該公司旗下品牌共包括 The Warehouse、Warehouse Stationary、Noel Leeming 和 Torpedo 7,。

六個月前這家零售業巨人,在謹慎審視敏捷開發後做了轉換,在2020年6月的紐西蘭交易所

NZX發布組織架構變更的更新訊息,提到有必要提高產品上市速度和生產力。他們找了世界上採用「敏捷化」的組織當作範例,參酌歐洲的銀行、電信公司,以及矽谷科技公司,包括Google和Netflix,Anderson形容這些公司是「生來就走敏捷模式」(are born natively this way)的組織。該公司也請教了紐西蘭最大電信業者及數位服務業者Spark,他們多年前也為了自身轉型而改採敏捷模式。

[ 推薦閱讀: 軟體開發、操作與資料科學的敏捷性要求 ]

「你可以採用敏捷開發方法的大原則,但落實在組織時,你還是必須加以修改,使它成為最適合你的模式,」她說。

Warehouse集團中,部落的定義是依客戶旅程(customer journey)的角色和任務來定義;例如客戶策略、客戶契合(customer engagement)與客戶行政服務(customer fulfilment)。每個部落層級下有數個分隊(squad),下面又有數個分會(chapter),這些組織各自擁有不同傳統技能。作為數位長,Anderson主掌數位和電子商務分會,電子商務相關單位、行銷、技術、數位媒體、個人化及搜尋引擎最佳化。她也兼管資料部落、Home頁部落和客戶行政服務部落。

從IT角度來看,在Warehouse的敏捷模式中,DevOps之類的元素是嵌入在部落內的多個分隊中。「它讓傳統上的開發等後台功能,例如作業端功能,拉得更貼近組織其他功能,」她說。

「傳統上會說:『這是我要開發的』、『那是另一端開發的』,現在不會再那樣切分,大家要共同合作,一起開發最簡可行產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測試和學習,你得運用所有不同技能來推進開發進程。」

線上與實體商店被數位轉型了

個人化和無縫的客戶體驗對Anderson而言是相當關鍵的概念,她說這些都因數位而革新,不論客戶是否有在線上或在實體店內購物。「客戶看到的是品牌,不是通路,因此數位不能單獨拉出來做思考。」

Warehouse集團正把三個品牌(包括Warehouse、Warehouse Stationary 和 Neol Leeming)從個別網站平台上移到Salesforce商務雲上。Salesforce是Warehouse集團行銷和客戶服務作業的主要科技,用它整合全集團的客戶資料相當合理,Anderson說。「先從品牌建立單一客戶視角,然後提升到集團層次,這麼做為我們開啟了資料寶藏。我們可以運用單一品牌的洞見來推動另一品牌的經驗。」

[ 推薦閱讀: 科技如何協助零售供應鏈 ]

Anderson的團隊利用Salesforce堆疊中的AI技術,提供量身打造的內容和服務,藉此推動客戶契合和關聯性。「如果你在網站上和一項產品互動,我們該依據什麼建議你類似商品,或是可和已關注服務的周邊配套?」

Anderson表示,良好的資料治理對於客戶資料十分重要。「你必須公開、透明,取得用戶同意,而在使用客戶資料時,你也必須百分之百依規定為之。這些都以信任為基礎。」

2020年12月公布的紐西蘭新版隱私法(Privacy Act)並未造成什麼改變,但Google的Chrome瀏覽器計畫於2022年(跟進其他主要瀏覽器)移除第三方cookies,卻將帶來重大挑戰。Anderson表示,Google的第一方資料(像是電子報訂閱戶的電子郵件)將是推動「個人化客戶旅程」的一種途徑。

「線上購買+實體店取貨」的興起何以是數位挑戰?

COVID-19疫情下,客戶大量採用數位科技。在封城期間,網路銷售額成長55%,app使用增加96%,客戶習慣已經回不去了。「線上購買+實體店取貨」(click and collect)的趨勢大幅攀升,現在已達到Warehouse、Warehouse Stationary 和 Noel Leeming 總訂單量的40%。

客戶行為改變也促使企業重新審視訂單行政服務策略,目前它是經由國內配銷中心、市區店面和Warehouse位於基督城的「幕後店」(dark store,即為線上購物顧客配貨的店面,陳列方式一如正規商店,但不對外開放)」等通路出貨。「我認為對紐西蘭比較有挑戰,因為地理上我們各島間有水路阻隔,又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舖貨,」她說。

[ 推薦閱讀: 疫情意外加速全球寵物經濟發展 ]

現有遞送方式需要2到4天,但是否能縮短成1天呢?有沒有可能客戶願意為了省點錢甘心多等幾天?「從遞送到點擊提貨,我們需要為顧客建立完整選項,供客戶選擇他們最方便的方式。但我們的網路必須要須能支援這些選項,」Anderson說。

目前Warehouse集團的供應鏈規劃中還未考慮機器人,但Anderson表示Warehouse集團的後台正在評估其他技術,像是使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驗證來自供應商的資料。

跟上科技趨勢 擴大女性比例

Anderson持續研究紐西蘭以外的市場以了解零售科技的新趨勢,以及如何移植到紐西蘭本地市場。她說採用「從測試中學習」的思維讓他們得以跟上—甚至領導—國際化供應商推動的潮流。

「零售業躍躍欲試,因為這個產業變化很多,走得很快,還能運用科技,我根本想不出哪個產業工作比起來更有趣,」Anderson說。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與 FB ,與全球CIO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Anderson的職涯從資深行銷人員的角色變成數位長。她表示,今天你說「行銷等同科技」也不為過。因此,有更多女性—傳統上被定位為行銷人員,但在IT比例較低—逐漸變成了組織中的技術領導者。「你常聽到CMO和CIO應攜手推動公司前進,這也是何以IT職位中女性愈來愈多。」

女性也正在學習大膽說出自己想要的,表達她們想躋身領導角色的企圖心。也為有抱負的領導者提供輔導的Anderson表示,「我認為女性應學習要求自身所需,更忠於支持自己。」


(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
標籤: Warehouse敏捷開發數位轉型零售業
上一篇文章

資訊長未來的關鍵角色 ─ 變革推動者

下一篇文章

雲馥數位偕台灣智園優化遠距教學平台

相關文章

1200-innovated-building-architecture-engineering
產業瞭望

建築/工程/營造 (AEC) 產業 10 大戰略技術趨勢

2022-05-12
1200-AdobeStock_410609580
產業瞭望

【資服業】益博睿資料實驗室看好無程式碼 AI 前景

2022-05-05
1200-AdobeStock_484713400_Editorial_Use_Only
產業瞭望

【金融業】富達投資透過改造其工作流來解鎖資料的力量

2022-04-29
下一篇文章
圖片:Upslash

雲馥數位偕台灣智園優化遠距教學平台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CIO點閱文章週排行

  • 1200-AdobeStock_215097680

    CISO 角色的探討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AI最常見的應用有哪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明鏡為鑒:10個數位轉型成功案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臺北榮民總醫院資訊室主任郭振宗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2022年度CIO大調查報告下載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疫情意外加速全球寵物經濟發展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從五大方向尋找蘊藏於雲端的價值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成功創建NFT品牌代幣的關鍵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導入 RPA 的10個暗黑秘密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什麼是CSO?其首要職責與條件是什麼?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電子報
  • 《CIO IT經理人》數位版雜誌 (Zinio)
  • 《CIO IT經理人》平面雜誌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協進會
  • CIO.com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0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5-1號19樓 | 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IT 經理人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設定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名稱不接受中文、將來無法更改)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Vector of employees connecting online in a network and working remotely from home for a company.

新常態下 如何在遠距工作環境維持企業文化

IT組織正努力在虛擬世界裡重現企業文化,讓員工保持高度參與並促進協同合作。 文/

Businessman using business leadership chart 3D rendering

因應疫情 資訊長重塑IT文化

IT領導人仰賴自此次疫情學習到的教訓,一面重新界定IT文化,並優化IT策略,一面

05-林宗誼202006190166-1200

HCI超融合是基礎架構新趨勢 邊緣運算成為IoT資理管理聖地

Nutanix專門打造企業雲端服務,其能將各種公有雲服務帶入企業雲之中。 文/曹

1200-202003200261

智能加上自動化 實現IT架構自主維運

如何實踐自主化的資訊基礎架構維運方式,做到「零點擊」的管理,無疑是多數企業夢寐以

Covid - 19 With People meeting and brainstorming

IT如何幫助企業減少疫情大流行的影響

你的企業資料和IT系統可提供線索,協助緩解COVID-19大流行。 文/Pete

互動資通行銷處協理錢芸霞

互動資通:協同平台需求大 私有雲成首選

第11屆金融業CIO高峰會 秋季場 在全台民眾努力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

ciotaiwan-logo-600-white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 企業防疫與持續營運計畫 線上座談會
  • 亞太CIO線上高峰論壇
  • 製造業CIO論壇
  • 金融CIO高峰會
  • Asia Leadership Forum 2020
  • 智慧醫療研討會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CIO大調查

影音

  •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