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網站會員
CIO Taiwan
  • 活動
  • 影音
  • 趨勢分析
  • CIO IT經理人雜誌
  • CSO精選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IO Taiwa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精選文章

大多數人將永遠在家辦公

2020-11-25
分類 : 精選文章
閱讀時間 :3分鐘
0
0
大多數人將永遠在家辦公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有44%的白領勞動力已被轉移至遠端工作。我們會100%轉移到遠端勞動力嗎?

文/Steven J. Vaughan-Nichols 譯/陳薇真


在家辦公對你來說可能是陌生的新型態,但對我而言卻不是。我已經這樣工作30多年了,但是,身為自由撰稿人,這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但是,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你和你的公司可能仍對此很陌生。我有一些事要告訴你:要習慣在家工作。許多公司不會在短期內或在某些情況下開放辦公大樓。

愈來愈多公司計劃在可預見的將來讓員工遠端工作,包括Google、Microsoft和Uber。還有其他一些企業如Reddit、Dropbox和Twitter已轉型,大多數員工永遠都不需要回到公司辦公室。

而且,對於某些員工來說,這還不賴。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早期,IBM調查發現,有54%的員工更喜歡遠端工作。最近,人力資源公司Hays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近三分之二(63%)的科技專業人員表示,他們希望將來能在家工作。

自由接案網站AppJobs執行長暨聯合創始人 Alok Alström 從該公司未來工作研究報告中指出,「大多數白領員工的遠端工作比例比過去高,尤其是在家工作,以節省一些通勤時間並擁有更多的家庭時間。」他補充說:「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有44%的白領公司將其勞動力轉移至遠端工作。」

AppJobs已經在這條道路上。 「我們已經改用較小的辦公室,嘗試不讓每個員工每天都需要到辦公室,而且我們已經創造了更多的社交和線上協作會議的空間,因為我們相信現今的趨勢是辦公室不再是主要的工作空間,而是協作的空間。」

其他人則對在家工作沒有這麼積極的反應。 Preciate旨在幫助企業和團隊創造虛擬社交聚會平台,其執行長 Ed Stevens 預測,五分之一(20%)的員工每周至少一天會在家工作。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有5%的美國勞動力全職在家工作。他相信,「雖然全職在家工作的比例至少會成長至10%,但每周至少一天在家工作的比例遽增,可能達到20%。」

蓋洛普民調發現,雖然美國遠端辦公的平均百分比只有些微變化,由42%到49%,然而,遠端在家工作的平均工作日卻增加了一倍以上,從去年秋天的每月5.8天到2020年8月的11.9天。在所有美國員工中,遠端辦公的平均天數也增加了一倍多,從每月的2.4天增加到5.8天。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在家工作。有些人很討厭這樣的工作型態。如 Ask a Manager 網站 Alison Green 所說的,有些人想念他們的同事,而且Zoom並無法滿足他們。有些人喜歡辦公室工作給他們的規範,而有些人則難以找到在家工作的身心空間。而且,如同你猜想的,許多人發現他們與其說是「在家工作」,還不如說是「活在工作之中」。

轉型為在家辦公

雖然有些工作無法順利地轉變為在家辦公,但大多數辦公室工作都可以在你家的客廳完成。對於那些因經濟衰退和商業房地產價格高漲而感到壓力的公司,這種趨勢也很有意義。正如Twitter執行長 Jack Dorsey 在2月份大流行浪潮開始時的法說會中提及:「在舊金山集中發展已不再對我們有利,我們將努力分散勞動力,來改善我們的執行力。」

當然,有些公司比其他公司更有能力轉為全面遠端工作。例如,AI自動化公司Catalytic執行長 Sean Chou 說:「作為軟體即服務(SaaS)公司,我們已經具備了過渡至遠端工作的強大設備。透過我們自己的平台與Slack和Zoom等其他工具,我們保持聯繫並確保工作流程不受影響。即使疫情消退之後,我們也計劃保持遠端優先。」

即時雲端資料複製的獨立供應商HVR執行長 Anthony Brooks-Williams 也已準備好進行轉變。 他說:「作為一家全球性的、雲端導向的科技公司,我們大多數科技已就位。有所改變的是現在我們倚賴Slack、Asana、Dropbox、Office365和Zoom作為溝通的主要方式。」

話雖如此,Brooks-Williams指出:「我還是鼓勵員工使用如電話等等的傳統科技聯絡同事。有時候,解決問題只需要一通簡短的電話。」

甚至在疫情之前,部分企業就已經開始採用部分遠端辦公。智慧財產權律師事務所Wolf Greenfield人力資源資深總監Elizabeth Dornburgh表示,她的公司已部分採用遠端辦公了。她說:「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我們允許高達70%的員工每周遠端工作一到兩天。」

然後,她解釋說:「對公司來說,是否要進行全面遠端辦公已經不是一個理論性的問題。3月初紐約州 New Rochelle 當地疫情發生時,我們認為我們可能已經暴露在危險之中了。為了確保員工的安全,我們採取了很多謹慎的措施,從那以後,我們一直100%處於遠端工作狀態。」

其他公司即使精通科技,但面臨的挑戰更多。人力資源派遣服務評比公司 PEO Compare 的經理 Nelson Sherwin 說:「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我們100%的員工在辦公室工作。現在,是100%在家工作」

為什麼要這麼大刀闊斧?Sherwin解釋:「這是必要的,因為沒有別條路。我們不想讓任何人冒險,而且這件事似乎不會很快結束。這也使我們有了重新安排甚至遷移辦公室的靈活度。如果沒有那麼多人在辦公室,那麼我們不如找小一點的辦公室,也更適合我們的需求。」

到目前為止看來還算不錯,但是有些公司從辦公室轉移到在家辦公的體驗卻完全不同。 Pakastani服裝公司YourLibaas的聯合創始人 Akram Tariq Khan 坦言:「一開始這是一場災難,因為我們沒有所需的專業知識或科技基礎設施來進行線上作業。工作和私人界限開始混淆,員工感覺彷彿公司期望他們從早到晚都要工作。」

解決方案?在公司外部尋求專家幫助。 Khan繼續說道:「當時,我們外包的人際關係公司與IT團隊合作,打造更適合遠端工作的SOP。現在比大流行之前的情況更好:幸福度更高,生產力提高了,會議減少了,知識共享流程更加簡化了。」

永久進入遠端工作模式

無論是公司已轉型或是完全沒有準備好要進入這個新工作型態的世界,有一件事浮上檯面。我詢問過的50位資深主管中有70%告訴我,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他們將堅持遠端工作。有些人是因為擔心大流行將持續數月之久。但是,其他人發現在家工作對他們而言效果很好。

Chou說:「我個人因為比較少分心和減少通勤而提高了生產力。雖然這麼說,我還是想念與同事們相處的時光,並且知道許多同事都希望能夠再見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將保留某種形式的辦公室,即使比起傳統辦公室,它更像是一個集會中心和有彈性的工作空間。」

總部位於Indianapolis的科技與管理顧問公司KSM Consulting運營長Natalie Litera說:「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我們組織中有一些高度協作的團隊,我們以為無法成功地轉型為遠端工作,結果發現我們完全誤判了。他們可以,也的確正在蓬勃發展。遠端工作使我們有機會像一家公司一樣工作,而不是分散在四個不同的地點工作,這確實很有價值,我們甚至開始招募外地人,這是KSM顧問公司的要務。」

不僅僅是科技公司將永久性地轉移到在家工作,保健品品牌 Eu Natural 執行長暨創始人 Vinay Amin 說明,在轉變為完全遠端工作遇到一些初期問題之後,「我們簡化了流程,現在有12名高生產率、高敬業度的員工。」

因此,Amin總結:「我們已經決定將永久轉變為遠端工作,這對企業和我的員工都是有益的。我的員工更快樂,因為他們節省了通勤的時間和金錢,我也節省了辦公室租金開銷。」

支援在家辦公的科技

無論是企業,或是業界,都重複出現一些主題和產品。首先,企業的未來屬於SaaS。當微軟決定推出SaaS辦公套件Office 365來取代PC的舊式Office 2019時,他們便押注了贏家。也許有些公司沒有使用 Google Workspace(以前稱為 G Suite)或 Office 365,但我無法找到案例。

商業領域的SaaS程式,例如客戶關係管理(CRM)程式 Apptivo CRM、SalesForce和SugarCRM的SugarCloud,市場佔有率已經迅速增長。新冠病毒加劇了此趨勢。

產業領域、垂直市場SaaS的發展也比以往更快。如同TrustRadius在最近的研究指出,「在過去的十年中,垂直SaaS公司的市場規模增長了兩倍。以前,許多開發人員和思想領袖都以為農業、家庭保健、工業等行業不會很快就使用新的(主要是雲端的)軟體,他們跌破眼鏡。」

當談論到垂直SaaS和新冠病毒大流行時,很難找到數據。然而,在與眾多IT主管對談時,他們不時提到他們正在尋找私有雲和公有雲的方法,來滿足其特定的IT利基需求。

在交流中,眾所皆知的名字不斷出現。如今Covid-19肆虐下的人們依靠Slack和Zoom來工作。沒錯,Microsoft Teams 和Google的視訊和團隊計劃團隊都有各自的擁護者,但是新來的協作軟體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極大的關注。

如基本的VPN和遠端安全管理等其他科技尚未在疫情中出現市場的領導者。在這場服務爭奪戰中,我希望Google的新VPN產品及其 Google One 雲端儲存服務能夠為遠端工作網路市場佔有率開闢新的篇章。

未來遙遙無期

企業試圖轉移至遠端工作的歷史悠久,然而早期很多嘗試都遇到挫折。原因有很多,但通常可以歸結為「如果我看不到人,那代表他們一定沒在工作。」

今日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今天,所有人都被迫在客廳、廚房和陽春的家庭辦公室工作。更重要的是,與五年前相比,我們的科技和家庭網路環境已經準備好應對遠端工作的需求。

記得2015年左右的視訊會議情況的人都知道我的意思。今天,我五歲的孫子正在使用 Google Classroom 中的 Google Meet 來「認識」他的幼兒園同學。

我們也生活在幾乎所有上班族都不在辦公室工作的時代(即便還沒準備好)。現在,我們都參與了遠端工作實驗。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員工和老闆發現他們喜歡這樣。

我們會100%轉移到遠端勞動力嗎?當然不是。但是,我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大多數員工在家工作,而非花半小時通勤到達昂貴辦公大樓。現在是時候了,科技已準備就緒,遠端工作的時代來臨。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
標籤: 最新文章
上一篇文章

恩主公數位轉型-壓低客製比重 避免流程繁複

下一篇文章

鈺登科技打造SONiC解決方案服務典範

相關文章

IT另一種ROI:創新報酬 (Return On Innovation)
精選文章

IT另一種ROI:創新報酬 (Return On Innovation)

2021-01-13
什麼是ISAC或ISAO?這些網路威脅資訊共享組織如何提高安全性
精選文章

什麼是ISAC或ISAO?這些網路威脅資訊共享組織如何提高安全性

2021-01-07
資料準備工具 - 資料分析策略的秘密武器
精選文章

資料準備工具 - 資料分析策略的秘密武器

2021-01-06
下一篇文章
建立以資料驅動的自動化安全防護機制

鈺登科技打造SONiC解決方案服務典範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

📈 CIO閱讀七日排行

  • 【專訪】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

    【專訪】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2019-20 CIO大調查報告PDF下載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AI最常見的應用有哪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Gartner公布2021年9大重要戰略技術趨勢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2020-21 CIO大調查報告PDF下載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醫療業關鍵基礎設施資安進入落實階段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明鏡為鑒:10個數位轉型成功案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國泰金控資深副總姚旭杰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RPA成市場主流 惟須注意可用性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多雲架構挑戰大 仰賴單一方案克服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數位及平面

  • CIO Taiwan 網站
  • CIO 電子報
  • 《CIO IT經理人》數位版雜誌 (Zinio)
  • 《CIO IT經理人》平面雜誌

關注社群

  • Line 加入好友
  • Facebook 粉絲頁

合作夥伴

  • CIO協進會
  • CIO.com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旗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0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5-1號19樓 | TEL: 886-2-2321-4335

Copyright© Flag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登入
  • 註冊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活動
  • 影音
  • 最新文章
  • 產業速報
  • 新聞速寫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專欄
  • 精選文章
  • 原生現場
  • 供應商視野
  • 線上調查
  • CIO IT 經理人雜誌
  • 電子報
  • 下載
  • 聯繫我們

© 2020 CIO Taiwan 版權所有

CIO Taiwan 歡迎你回來!

可用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

歡迎註冊 CIO Taiwan 網站會員

請輸入 Email 及 使用者名稱(將來無法變更)

欄位皆為必填 登入

找回密碼

請輸入 使用者名稱 或 Email 以重設密碼

登入

您已閒置超過 3 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點擊空白處、ESC 鍵或關閉回到網頁

新冠肺炎延燒 NetApp助企業應變

面對不可預測的意外總是令人嚴正以待,企業永續營運的危機也考驗著IT人員對突發事件

【專訪】遠東機械集團 發得科技新產品開發部經理蘇柏丞

邁向工業4.0 坐穩全球 汽車鋁圈設備商寶座 發得科技在與客戶合作跨足工業3.0

病毒大流行 美國銀行客戶倚賴聊天機器人

為提供關心個人財務的使用者,美國銀行(BofA)推出了虛擬助手Erica。而在新

以最簡可行的智慧啟動AI計畫

人工智慧系統不需要完美就可以投入生產,它們只需要比人類更好。 文╱Zeus Ke

資料準備工具 - 資料分析策略的秘密武器

資料準備經常被援引為組織利用資料的主要障礙。而為企業取得適當的工具將有助於得到突

【專訪】聯新國際醫療 智慧醫療實驗室執行長許詩典

發展智慧醫療 勾勒無圍牆醫院的願景 我們以智慧醫療為基礎,徹底落實沒有圍牆的醫院

CloseMenu

文章分類

  • 產業速報
  • 專欄
  • 影音
  • 風雲人物
  • CXO分享
  • 產業瞭望
  • 原生現場
  • 精選文章
  • 趨勢分析
  • 供應商視野
  • 新聞速寫
  • 下載
  • Sponsors

熱門標籤

  • 最新文章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製造業
  • 物聯網
  • 資料與分析
  • 資安
  • 區塊鏈
  • 5G
  • 儲存
  • 基礎架構

活動

  • CIO價值學院
  • 企業防疫與持續營運計畫 線上座談會
  • 亞太CIO線上高峰論壇
  • 製造業CIO論壇
  • 金融CIO高峰會
  • Asia Leadership Forum 2020
  • 智慧醫療研討會
  • 商業服務科技論壇
  • CIO大調查

影音

  • 影音